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712926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 主题 班会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端午,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

2、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为法定放假日子。2010年6月16日为端午节。,我们的习俗,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3、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4、,我们的屈原,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自称颛顼的后裔。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

5、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长叹息以掩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我们的想法,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2、 端午来临之际,你都做了些什么事? 3、你会包粽子吗?是谁教你的?在当时学习的过程中有些什么感受? 4、 这一节班会课你了解了些什么?,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记忆,节日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文化和民族的认同。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因为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传统节日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从七夕的金凤玉露,到重阳的登高赏菊,从秦腔的底蕴悠绵,到京剧的唱念坐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浩繁的史帙中显得那样熠熠生光、璀璨夺目。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之材,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让华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