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271214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10.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课件1第4章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2010级(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气体与蒸汽的热力过程,引 言,实施热力过程的目的:,2、达到预期的状态变化,如: 定压吸热过程(锅炉:水的焓,液汽,获作功能力) 定压放热过程(凝气器:乏汽焓,汽液,便于泵送),1、实现预期的能量转换,如: 绝热膨胀过程(热机:Q W;喷管: Q c) 绝热压缩过程(压缩机: W p;泵: W p ),研究热力过程的目的:,揭示过程中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情况,进而找出影响转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热力过程的一般方法,根据实际过程的特点,将实际过程近似地概括为几种典型过程:定容、定压、定温和绝热过程。 不考虑实际过程中不可逆的耗损,视为可逆过程。 工质视为理想气体 比热容取定值

2、,实际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很难确定其变化规律。为简化分析,假设:,分析热力过程的一般步骤,确定过程方程 p = f ( v ) 确定初态、终态参数的关系及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量 确定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 在p-v图和T-s图画出过程曲线,直观地表达过程中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4-1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典型热力过程:定容、定压、定温、绝热过程。,假设:理想气体、可逆过程、定值比热容,基本公式:,一、定容过程,1、过程方程,2.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3. 能量转换,4. p-v图和T-s图,二、定压过程,1. 过程方程,2.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3. 能量转换,4. p-v图

3、和T-s图,定v 线比定p 线陡,Why?,定v:,三、定温过程,1. 过程方程,2.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3. 能量转换,4. p-v 图和T-s 图,四、绝热过程,可逆的绝热过程是定熵过程,可逆过程:,ds = 0,绝热过程:q = 0,1. 过程方程,即:定熵过程方程为指数方程,2.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3. 能量转换,绝热线比定T 线陡,Why?,4. p-v图和T-s图,定T:,四种典型热力过程 p-v 图和T-s 图,例1,分析 安全阀起跳前:定v;起跳后:定p,氧气储罐上安全阀起跳压力为0.7MPa, 问:加热到285 时,加入的Q=?,判断安全阀是否起跳:,方法1:假设没有起跳

4、,p:0.550.7,看t 能否达到285,方法2:假设没有起跳, T :38285,看p是否大于0.7MPa,Qv= m1 Cv (T2 - T1) = 56.3kJ,(2)定p :变质量,写出 Qp的微分式:,= 126.2kJ,需加热量:Q = Qv + Qp = 56.3+126.2=182.5 kJ,例2: 1kg空气:t1=100、p1=2bar; t3=0 、p3=1bar,其中1-2为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其熵变为0.1kJ/kgK,2-3为可逆定压放热过程, 求:1)s123 ;2)q123,分析:,理想气体、定比热容,1)求s123, s12已知,要求s23,要求T2,2)q

5、123 =+q12 + q23,可逆定压,证,可逆:,例3: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b)=RT,热力学能u=cvT+u0,其中cv、u0为常数。试证明在可逆绝热过程中该气体满足下列方程式:,可逆绝热:ds = 0,例4:将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所作技术功的大小,表示在T-s图上。,分析:,绝热过程技术功:,面积1ba21,1,2,T,S,五、多变过程, 工程实际中有些热力过程,p、v、T有明显变化,且系统与外界交换的Q不可忽略。则不能用上述4种基本热力过程来描述。, 实验发现,这种过程 p、v 的关系依然保持近似的指数函数, 因此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过程-多变过程,其过程方程为:,n

6、 -多变指数, n ,2.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1. 过程方程:,多变过程分析,3. 能量转换,若q/w不是恒定,则n是变化的。为便于分析计算,常用一个与实际过程相近似的n不变的多变过程来代替,该多变指数称为平均多变指数。,平均多变指数的确定方法,(1)等端点多变指数,已知过程线上两端点(p1,v1)、 (p2,v2):,适用:初、终参数计算,(2)等功法多变指数,假想一多变过程,使之Wt 与实际过程Wt 相等。,v,适用:功量计算,(3)利用实际过程的lg p lg v 坐标图计算,将实际的多个(p,v)数据点画在lg p lg v 坐标图上,然后拟合成一条直线,因:,n 就是该直线的斜率

7、。,(4)利用p v 图面积比计算,例5 活塞对汽缸内的2kg空气压缩后,比容降为原来的1/5,汽缸对外散热100kJ。已知等功法多变指数n=1.31, 等端点多变指数 n=1.21。比热容取定值, 求技术功.,解,n用哪个?,n=1.21,T1 =384K,n用哪个?,n=1.31,wt,Wt =m wt,多变过程与四种典型热力过程的关系,多变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从定容线出发,n由-0 + ,沿顺时针方向递增,过程中各能量项正负方向分析,内能与焓,定温线是确定du、dh正负的分界线,热量,定熵线是确定q正负的分界线,体积变化功,定容线是确定w正负的分界线,技术功,定压线是确定wt

8、正负的分界线,各能量项正负方向图,例6,1、试将理想气体的下列多变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出来: (1)工质既膨胀、又放热 (2)工质既受压缩、又升温、吸热 (3)工质既受压缩、又降温、降压,(3)工质既受压缩、又降温、降压,(1)工质既膨胀、又放热,(2)工质既受压缩、又升温、吸热,解,例7,A、B体积相同。对A腔缓慢加热,直到A、B内压力为0.4MPa时停止。设气体比热容为定值, cp=1.01kJ/kgK,cv=0.72kJ/kgK。求: (1)A、B两部分终态容积和终态温度; (2)对A腔的加热量; (3)A、B腔内气体的熵变和总熵变; (4)将A、B腔内过程在p-v和T-s图上

9、表示出来。,解 分析:,B:缓慢、无摩擦、绝热可逆绝热:定s过程,A:p、v、T变,有Q交换:吸热膨胀多变过程,(1)先计算工质物性:,B腔:定s过程:,A、B腔终态温度可用状态方程求出:,(2)求A腔吸热Q:,方法1:取整个容器工质为系统,W=0:,方法2:取A为系统,A对B做功:,(3)求S:,B定s过程: SB=0,总S= SB+ SB=831.7 J/K,(4)过程图示:,作 业,P113:思考题 14 P113:习题1、4,4.2 蒸气的热力过程,基本过程:定容、定压、定温、定熵 求解任务:确定: 初、终态参数; 过程中的w、q、u、h等。,与理想气体不同:水蒸气cp、cv 、u 、

10、h 、s不是T的单值函数,不能用公式计算,而是查图表获得,基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一般关系式仍可利用:,与理想气体相同,可逆:,蒸汽热力过程分析的一般步骤,已知:初态2个参数如(p, t)或(p, x)或(t, x);一个终态参数;过程特征。 求:其他未知参数、交换的能量,步骤: (1)由初态2个已知参数查出其余所需参数; (2)由过程特征和一个终态参数确定终态点,查出其余终态参数; (3)由初、终参数计算u 、h (4)计算q、w :方法如下:,计算q、w ( wt )的方法,1、可逆过程:,初、终参数积分上下限,过程特征pv、Ts关系 (过程方程),2、不可逆过程:根据过程特征,利用h-s

11、图计算,蒸汽定容、定压过程,一、定容过程,二、定压过程,v1=v2,则:,p1= p2 ,则:,蒸汽定温、定熵过程,三、定温过程,四、定熵过程,s1=s2 于是可得:,T1=T2,于是可得:,例8:,初态(p1, t1),终态(p2, x2)间热力过程在p-v图上为一条直线,求: q、w,(1)查图表其余所需初态、终态参数: v1, v2 , h1 , h2,思路,(2)h=u+pv u,若题中改为:热力过程在T-s图上为一条直线呢?,蒸汽热力过程分析例题,例9:锅炉中,管外高温烟气对管内的水定压加热使之汽化。管内:给水(9MPa,30),出口蒸汽(9MPa,450);管外烟气定压放热:由15

12、00降为250。烟气近似为空气,cp=1.079kJ/kgK。求: (1)生产1kg该蒸汽需要多少kg烟气? (2)生产1kg该蒸汽,烟气、蒸汽的熵变。,解 分析:,1、系统无W交换,纯换热问题。热平衡:Qy=Qw,2、烟气无相变,而水有相变,要计算Qw ,需知道水侧进出口状态,查饱和表: 9MPats=303.4 给水:未饱和;蒸汽:过热,查过冷水、过热蒸汽表: 给水(9MPa,30 ):hw1=133.86kJ/kg, sw1=0.4338kJ/kg.K 蒸汽 (9MPa,450 ) :hw2=3256.0kJ/kg, sw1=6.4835kJ/kg.K,(2) 烟气的熵变:,水的熵变:,

13、(3) 孤立系总熵变:,例10:汽轮机效率为0.85,求: (1)每kg蒸汽所做的功。 (2)膨胀过程的熵产,(1)求功:wt=h1-h2。先确定定熵时的终态( p2 , s2s = s1 ) h2s , 实际h1 - h2=0.85(h1 - h2s ) ,确定实际终态( p2 , h2),(2)熵产:系统绝热熵流=0 熵产= s2 - s1,解,分析,定熵时的终态:,(1)每kg蒸汽实际做功:,(2)熵产:,有效能损失:,方法2:查图法,1、 p1 , t1线交点:初态点1,2、 从1点做垂线交p2线:2s点,查出h2s,3、实际终态焓:,4、实际终态2:h2水平线与p2交点。再查出s2,

14、4.3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h-d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含湿量越大的空气越潮湿。,(2)冬季干燥,说明温度低的空气比温度高的空气更干燥。,(3)北方冬季室外30 ,空气中不可能存在水分,1、 湿空气过程及其应用,加热:1-2:,冷却:12(ttd),td,露点,d,继续冷却到 =100%:露点, 含湿量值相同、状态不同的湿空气,具有相同的露点。,一、 加热 (或冷却) 过程,二、绝热加湿过程,喷水加湿1-2:, tw查取方法:定h线与 =100%线交点处的温度值,结果:(1) d、t,(2) h1h2, h值相同、状态不同的湿空气,具有相同的湿球温度,tw,(2) 凝水量:,2,2,

15、d2,d1,h2,三、冷却去湿过程,(1) 过程曲线,空调工程常用方法,四、绝热混合过程,五、工程应用,(1) 烘干过程,(2) 冷却塔,作 业,P113:思考题 58 P113:习题 5,4.4 绝热节流,节流:流体流经截面突缩的孔口时压力下降的现象。,原因(机理):热力学、流体力学,一、绝热节流分析,节流过程不可逆,节流前后流体的焓不变,节流后压力下降、比体积增大,绝热节流过程为定焓过程?,孔口附近,动能不可忽略:,二、焦耳 - 汤姆逊效应,焦耳-汤姆逊效应(1852年):绝热节流后流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也称为“节流温度效应”,对于理想气体:,多数气体的T;少数气体如H2、He的T,节流后,p,节流前、后:,节流系数(焦-汤系数):,因为节流过程压力下降,即 dp 0,节流微分效应:微元压降导致的温度变化,节流积分效应:有限压降导致的温度变化,回转温度(inversion temperature):,节流微分效应 J = 0 时的气体温度,Ti,例:范德瓦尔气体状态方程:,Ti,回转曲线:将T-p图分为两区, ,不存在冷效应,冷效应区: 微元dp、有限p, T均,热效应区: 微元dp : T、一定的p : T,但压降大到一定程度后,T,节流的应用,压力、流量(功率)调节-各类阀门,制冷:普冷、低温工程-热力膨胀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