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70734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李香兰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教学流程:一、导入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二、诗歌学法指导问:学习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1、析诗题2、知作者3、想画面(故事)4、品语言5、悟情感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1、简介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

2、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公元760年春天,杜甫

3、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2、解析诗题:(板书课题)(1)“为”的读音,(2)“为-所”被动句式(3)歌行体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

4、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四、初读,知内容。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示例:八月 / 秋高 / 风怒号,卷我 / 屋上 / 三重茅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吾庐 / 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例秋风破茅屋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群童抱茅去丧乱长夜苦五、默读,想画面。(配乐)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在前三节中

5、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六、自读,品语言。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2、对比阅读:卷我屋上三重茅吹我屋上三重茅(“三”是虚数,“几”的意思,那你认为在这里究竟表示多还是少,为什么?)布衾多年冷似铁布衾多年冷似冰七、品读,悟情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

6、?)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面对当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八、“杜甫很忙”之我见。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1、看漫画,说看法2、填诗句:九、小结(记一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