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70666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他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春望望岳“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作者简介,“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句数多少不限,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感知诗歌,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听范读 要求:(1)明确字音、节奏 (2)把握情感,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2、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每小节诗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内容 情感,秋风破屋 痛惜 群童抱茅 无奈、痛心 破屋漏雨 悲凄

3、、愁苦 祈求广厦 忧国忧民、 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对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诗句:,八月_,卷我_。_洒江郊,_长林梢,_沉塘坳。 南村群童_,忍能_,_入竹去,_呼不得,归来倚杖_。 俄顷_,秋天_。_冷似铁,_踏里裂。_无干处,雨脚_。自经_,_何由彻! 安得_,_!_安如山。呜呼!_见此屋,_受冻死亦足!,第一节赏析:,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描写秋风的威力?,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4、,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好。既形象又有力度。,4、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风破屋,诗人对茅草的关注,透露着对现实的焦虑,侧面反映着诗人处境的艰难窘迫。根根茅草的动向都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使人痛苦的心弦。 痛惜,这一节的叙述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第二节赏析:,1、落在地上的茅草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诗人饱经战乱

5、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4、给本节加一个小标题。此节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群童抱茅。无奈痛苦,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破屋漏雨,3、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请找出来赏析。,4、“

6、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5、本节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 的时局。,忧思痛苦,第四节赏析:,1、面对这重重的不幸,诗人在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2、给本节加一个小标题。,期盼广厦,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忧国忧民,或:广厦万间,诗人的理想在当时可以实现吗? 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思考:,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对话诗人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可参考示例;也可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地说一段话。 示例:你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把火炬,即使身处狂风暴雨中,你依旧倔强地绽放着,始终没有泯灭那善良博大的人性之光,无数人的心灵因你而点亮。 (提示:明星、航标、风帆、灯塔、旗帜、丰碑、高山、大海、舵手 ),拓展延伸,套餐A: 1、背诵课文。 2、不看课本凭印象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写下来。 套餐B: 1、背诵默写课文。 2、奇思妙想: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