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706476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旅游学概论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杨载田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掌握旅游者活动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空间行为类型;对新兴的旅游体验的概念、类型、特点、质量标准及其开发原则、国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国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活动行为的层次特点及影响因素,旅游体验开发设计的原则。难点为国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一、国际上的旅游者概念 1.国际旅游者 (1)国际游客(Visitors):是指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外,基于任何其它目的到一个不是自己居住的国家去访问的人。 (2)国际旅游者(Tourists):是

2、指到一个国家作短期逗留至少停留一夜(即24小时)、至多不超过一年的游客。 (3)国际一日游游客(Excursions):是指到一个国家旅游而不过夜(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2.国内旅游者 世界旅游组织以是否在目的地停留过夜为标准,将国内游客区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1)国内游客(Domestic Visitors):是指任何以休闲、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为目的,不论国籍如何,而到其居住国境内其它地方进行一年之内旅行的人。 (2)国内旅游者(Domestic Tourists):指那些到居住国境内某地去旅行,停留时间超过

3、24h但不足一年的游客。 (3)国内一日游游客(Domestic Excursions):是指除为从访问地获取任何经济利益以外的其它任何目的,到居住国境内某地去旅行,停留时间不足24h的游客。,二、中国的旅游者概念 1.国际旅游者 (1)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任何报酬。 (2)海外旅游者:是指那些在我国大陆旅游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但不超过12个月的海外游客,即过夜的海外游客。 (3)海外一日游游客:指那些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

4、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日往返的外国游客,即不过夜的海外游客。,2.国内旅游者 (1)国内游客: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其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主要访问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该地目的地获取报酬的人。 (2)国内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国内游客。 (3)国内一日游游客: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10km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h但又不足24h,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住宿设施内过夜的游客。,三、旅游者的类型 1.

5、传统分类的旅游者类型 (1)空间:按照其是否跨越国境而分: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 (2)时间:按照旅游者旅游时间的长短而分:过夜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 (3)出游目的,将旅游者划分:消遣(休闲)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和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2.时代性分类的旅游者类型 (1)、休闲型旅游者; (2)、生态旅游者; (3)、乡村旅游者;,3.对旅游者进行分类的意义 (1)、有利于摸清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实用的方针政策; (2)、有利于进行市场营销; (3)、有利于针对性开放旅游产品。,第二节 旅游者活动行为,一、旅游者活动行为层次的特点 1.旅游活动行为方式的层次性 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系统

6、示意图,2.旅游者活动行为空间轨迹的系统性,3.旅游者活动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1)、区内旅游流大于区外旅游流,到周边地区或周边邻国的近距离旅游仍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但区外长距离旅游的比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主要国际旅游始于也终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和流量主要集中于欧洲、北美和东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3)、旅游者实行综合性旅游活动,即一次旅游走遍多个国家和地区渐成规律;,(4)、休闲旅游者所形成的流向和流量,多集中于旅游特色突出、吸引力很强、旅游设施和服务较好的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和文化特色显著的旅游区域; (5)、一般旅游者所形成的旅游流量和流向趋向于具有强大政治、经济、文

7、化活力的国家首都、繁华的经济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等大都市; (6)、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旅游者流向和流量趋向于具有“3S”(阳光、海水、沙滩)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林区。,二、影响旅游者活动行为的主要因素 1.内动力 2.外动力 3.中间条件,三、旅游者活动的空间行为类型 1.大尺度空间行为 所涉及的范围为省际、全国和国际,其空间行为特点: (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去旅游。 (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 (3)力图采用环闭状路线旅游。,2.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 中尺度空间行为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为省内、地区(市)内;小尺度空间行为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为县(市)内、风景区内。中、小尺度的空间

8、行为除同时具有大尺度空间行为的一般特征外,另还有两个明显特点: (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 (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第三节 旅游者体验,一、体验、体验经济、旅游体验的概念 1.体验的基本概念 体验是个人的体验,事实上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的感觉。,2.体验经济的基本概念 体验经济是在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而出现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是一种以为提供体验的主要经济价值提供品的经济形态。 理想特征:(1)、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行为的结果退居到第二位,消费过程上升到第一位; (2)、消费场所的气氛、服务以及消费者的参与程度甚至超越了商

9、品本身的价值; (3)、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表现为享受与自我发展型,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日渐失势和对个性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3.旅游体验的基本概念 旅游体验:旅游者通过感觉器官、触觉器官与思维活动,对所处旅游环境与过程经历的体会与感验,并以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方式所体验到放松、变化、经验、新奇和实在等快感。,二、旅游者体验的类型、特点和质量标准,1.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1)根据旅游者追求审美愉悦体验的内容划分:旅游审美愉悦体验、旅游世俗愉悦体验。,(2)根据塑造高质量旅游体验的途径划分:视觉体验、

10、听觉体验、嗅觉体验、味觉体验、触感体验五种类型。 (3)根据旅游体验的内容划分:娱乐、教育、逃避、审美、移情。,2.旅游体验的特点 (1)亲身经历性。 (2)综合感受性。 (3)旅游体验形式与旅游者心理期望的对应性。,3.旅游体验的质量,(1)旅游体验质量的一般标准。 (2)“三性”、“三感”和“三求”标准。 三性: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和可参与性,是核心内容; 三感: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终极目标; 三求:求补偿、求解脱和求刺激,核心动力。 (3)最佳体验标准:高峰体验、畅和沉浸体验。,三、旅游体验开发设计的原则,1.主题性原则 2.参与性原则 3.差异性原则 4.真善美原则 5.挑战性原则

11、6.优化组合原则,实 战 演 练,一、课堂讨论 1.比较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在活动行为层次特点、活动行为及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空间类型等各方面的同异 2.以实例说明旅游体验衡量标准中的“三性”、“三感”和“三求”的内在联系 二、复习思考题 1.旅游者与一日游游客,国际游客与国内游客、海外游客的根本区别 2.当代最具影响的新型旅游分类方法 3.旅游活动行为的层次及特点、空间轨迹及地域分布规律 4.影响旅游活动行为实行的主要因素及具体的空间行为活动类型 5.体验、体验经济与旅游体验的基本概念,旅游体验的主要类型及其质量标准 6.旅游体验开发设计原则,三、技能训练 1.网上搜索关于旅游体验的国内

12、研究动向,并下载谢彦君、孙柖平、邹统钎关于论旅游体验近期期刊各1-2篇,并认真学习领会。 2.对图3-1、3-2进行解析,并在老师指导下试“旅游动机过程目标模式图” 3.网上搜索并整理陈光甫及其中国旅行社建国前关于服务的经典范例 4.网上搜索徐霞客晚年祖国西南万里行壮举的基本情况,草绘其行踪线路图,并标注沿线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和风景名胜,四、案例分析 【案例3-1】:“劳动教育”乡村旅游 案例分析提示: 1、由“劳动教育”乡村旅游,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勤俭持家”的意义; 2、“劳动教育”乡村旅游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种旅游产品要怎样设计才会取得更大的效果。,【案例3-2】: 体验快乐主题公园的命脉 案例分析提示: 1、体验快乐作为主题公园命脉的理论依据,对中国旅游开发有何启示; 2、深圳世界之窗旅游品牌的特色是什么。,五、旅游景观审美,背包旅游者 自驾车旅游者,自行车旅游者 农业旅游者,温泉度假旅游者 购物旅游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