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讲义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270565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7.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管理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地籍管理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地籍管理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地籍管理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地籍管理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管理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管理讲义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讲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地籍管理概述 第二部分:土地分类(土地管理法分类、现状分类、规划分类及之间关系) 第三部分: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地图的认读;现状图、图斑图和影像图;土地图件的实地应用) 第四部分:土地确权和权属争议调处(土地确权的原则依据;权属争议调处程序、方法),第一部分 地籍管理概述,地籍,俗称土地的户口。是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和价值等基本状况的籍册和文书档案。 孟子有云:“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强调要治理好国家,必定要从田地的分界开始,从地籍管理入手。地籍和地籍管理,有史以来就备受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重视,是一项富国、强民、安天下的重要基业。,功成洪水退,

2、帝禹定九州, 踏勘海内外,千古一图收。,帝禹山河图,帝禹山河图:公元前2200年的中国全景图,局部,地籍的作用: 1、为土地管理服务; 2、为保障土地权属服务; 3、为国家的生产和建设服务; 4、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服务; 5、为城镇房地产交易服务。 地籍管理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全面研究土地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建立地籍图、册,进行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一系列工作过程。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国家地政工作。,第二部分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是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利用、评价、规划、开发、整理、保护等工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标准。,一、全国土地分类(土地管理法分类) 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城乡统一的全国

3、土地分类自2002年1月1日起试行。该土地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一级类设3个,二级类_设15个,三级类设71个。3个一级类是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 农用地包括5个二级类,即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包括8个二级类,即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 未利用地包括2二级类,即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为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土地综合分类方法,根据土地的利用现状

4、和覆盖特征,对城乡用地进行统一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国标分类基本框架一级类设定,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设定“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交通运输用地”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考虑到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的需求,设定“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为了保证地类的完整性,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含的地类,设定“其他土地”,为满足市级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需要,在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相衔接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用途规划分类。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采用三级分类

5、。一级类3个,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二级类10个,其中农用地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分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其他用地分为水域和自然保留地。建设用地进一步划分三级类(14个),其他用地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划分三级类。,三、土地用途规划分类,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典型地类表现形式,在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时,对以下几个地类的表现形式不易掌握。下面我们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中的这些典型地类为例加以介绍 。,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耕地(01):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

6、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1.0米 ,北方宽度 2.0米 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水田(011):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灌溉水田,灌溉水田,水浇地(012):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耕地 水田 水浇地 旱地,旱地(013):

7、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耕地 水田 水浇地 旱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园地(02):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园地 果园 茶园 其他园地,果园(021):指种植果树的园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果园,果园,茶园(022):指种植茶树的园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其它园地(023):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林地(03):指

8、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有林地(031):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林地 有林地 灌木林地 其他林地,有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032):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林地 有林地 灌木林地 其他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033):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10-19%的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林地 有林地 灌木林地 其他林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

9、系,迹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苗圃,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草地(04):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牧草地 天然牧草地 人工牧草地 其他草地,天然牧草地(041):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人工牧草地(042):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牧草地 天然牧草地 人工牧草地 其他草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人工草场,其他草地(043):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牧草地 天然牧草地 人工牧草地 其他草地,人工草场,其他草地,农村道路(104):指公路用地以外的南方宽度 1

10、.0米 、北方宽度 2.0米 的村间、田间道路(含机耕道)。,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居民点,农村道路,农村道路,坑塘水面 (114):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面积。,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坑塘水面,坑塘水面,坑塘水面,沟渠 (117):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 1.0米 、北方宽度 2.0米 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支渠,干渠,田坎(123):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地坎。,地籍管理土地分类体系,田坎,五、三种土地分类对应关系,第三部分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土地调查成果包括数据成果

11、、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数据成果: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数据、基本农田面积数据和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等;图件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宗地图、基本农田分布图、耕地坡度分级专题图等;文字成果:土地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和其他专题报告等;数据库成果,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等 。,一、土地调查成果表现类型,1、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图斑图,2、影像图,城镇,河流,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判读标志,SPOT-5影像,航片,SPOT-5与航片融合,二、地图的认读基本知识,1、地图的概念: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

12、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概括起来8个字:法则、符号、颜色、属性。 2、地图比例尺 大比例尺图:1:5千1:2.5万 中比例尺图:1:5万1:25 万 小比例尺图:1:50万-1:100万,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有什么作用?,(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实地范围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 (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地形的详略程度。 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这是我们计算距离和面积的基本公式。,3、地图的符号、图式及图例 4、地图的坐标系统 5、地形地貌表示方法及识别 6、地图编制说明 7、读图的技巧,三、土地图件的实地应用,现地怎样使用地图?它有哪些要领?概括地说,主要有:

13、判定方位、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对照地图、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地类等基本问题。,(一)判定方位,1. 用指北针 2. 用太阳和手表 “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 3. 根据北极星 4. 利用自然特征 大树、树桩、青苔、积雪、松柏,(二)标定地图,标定地图,就是让地图和现地两者的方位严格一致,恢复地图与实地成一定比例的完全相似的关系。 标定地图的常用方法 1. 利用指北针标定 2. 依据直长地物标定 3. 依据明显地形点标定,(三)确定站立点,确定站立点,就是在现地用图中,把自己站立的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图上找到。 第一种情况:用明显地形点确定 第二种情况,有直长地物时,用截线法 第

14、三种情况:平坦开阔的地形上,附近没有明显地形点,也没有线状地物,但在远方能看到两个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后方交会法确定。,(四)现状图与现地对照,在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加以对照。通过对照,把周围居民地、道路、江河、重要地类等关系位置,以及地貌的起伏状态等,在头脑里建立起印象,便于查找或研判所关注的土地利用目标。,(五) 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地类,五、学点简易测绘本领,在现代条件下,有先进的测绘仪器,专业测绘单位,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担负精密的测绘和社会测绘保障,国土所用之不现实,条件也不充许。如何用简易测量方法达到为我所用,对广大所员和所长来说,学点简易测绘的本领,具

15、有实用意义。这里主要是距离测量。方法有步测、目测、刻度尺测。,简易测距法一,简易测距法二,简易测距法三,第四部分 土地确权和权属争议调处,一、土地确权,(一)土地确权的一般原则 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 1、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 2、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 3、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 4、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 5、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二)土地确权的证据 1、土地调查形成的土地权属协议书、认定书、人民政府下达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 2、城镇地籍调查资料;

16、3、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 4、土地出让合同;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 6、人民政府颁发的房产证明; 7、新中国成立之后双方签订的土地、山林等权属或界线的协议; 8、危改、安居计划的联建房合同和公证书; 9、法院判决:使用土地的事实情况,是占有还是侵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等。,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土地纠纷调处的程序因争议双方的主体不同而有不同。依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土地争议双方协商不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调解,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 3、协商、调解不成的,按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如属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