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270363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课件第2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2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2.1 现代城市规划的含义 2.2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2.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 2.4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2.5 现代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2.6 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文献 2.7 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自学) 2.8 思考题 2.9 作业题,2,2.1 现代城市规划的含义,一、城市规划含义的几种不同表述方法 二、国外对城市规划的定义 三、城市规划内涵的演变 四、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以城市土地使用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城市空间系统,返回,3,城市规划含义的 几种不同表述方法,城市规划是确定城市目标与设计达到城市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

2、程。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的新含义指城市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包括制定规划、建立法规和规划管理),返回,4,国外对城市规划的定义,英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他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不列颠百科全书 美国: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

3、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资源委员会 前苏联:城市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 苏联城市规划原理 日本: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 一些文献,返回,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对城市规划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5,城市规划内涵的演变,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的继续和深化,是国民经济计划在空间上的落实。 市场经济初期:城市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国家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和建设、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国发19923号) 新世纪: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一项全局

4、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温家宝,2001.7 ) 现阶段: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返回,6,2.2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返回,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著作乌托邦(Utopia),提出理想之邦,有50个城市,距离一天为限,与乡村紧密结合。每户一半人在城市,一半人在乡村,二年轮换。街道宽200英尺。门不闭户,以废除私有财产观念。生产物资放在公共仓库,按需领取。公共食堂,公共医院。 2、康帕内拉“太

5、阳城”方案. 财产为公有制,居民从事畜牧、农业、航海、防卫等。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7,3、罗伯特欧文(英)“新协和村” 主张建立崭新的社会组织,提出未来社会按公社组成,人数5002000,土地国有,实行部分共产主义。1817年提出“新协和村”,人数3002000, 人均耕地0.4公顷。村内设公共设施,周围是住宅, 附近有工厂。村外有耕地、牧场和果园。产品统一分配、财产共有。1825年,欧文带900人从英国到美国印地安那州,用15万美元购买了12000公顷土地,建设新协和村。但不久就全部失败。,8,4、傅立叶的公社法郎吉 傅立叶(法17721837)1829年发表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

6、他的理想社会是以名为法郎吉的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由15002000人的公社,有组织的大生产,废除家庭小生产,减少家务劳动。建设可以容纳400个家庭(1620人)的巨大建筑。,9,发展过程(示意图) 托乌斯莫尔(Thomas More)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控制城市规模,以免城乡脱离) 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的太阳城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新协和村(自给自足的社会) 傅立叶(charles Fourier)法郎吉(生产者联合会公社,有组织的大生产、公共生活组织),10,评价: (1)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2)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

7、一种社会现象,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3)成为“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返回,11,欧文的“新协和村”示意图,返回,12,2.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探索,2.3.1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 2.3.2 柯布西埃(Le Corbusier)的空间集中规划理论 2.3.3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空间分散规划理论 2.3.4 索里亚玛塔(Auturo Soriay Mata)的线形城市(Linear city)理论,返回,13,2.3.1 霍华德的田园

8、城市理论,背景:“人口不断流入已经过分拥挤的城市,而农村日趋荒芜”。 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 1898年霍华德发表著作 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1902年再版时以 Garden City of Tomorrow为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田园城市的概念 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 解决城市问题方案的主要内容 提出田园城市的意义,返回,14,田园城市的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返回,15,田园城市的

9、主要内容,城市与乡村结合,城市周围永久性地保留绿地 城市土地归城市机构的思想 城市经济改革方案:城市经费从房租中获得 城市的“磁性”理论三磁力图解 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 田园城市发展到规定人口,在附近建一个相同的城市,返回,16,返回,三磁力图解,17,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城市人口三万 城区用地404.7hm2,城市外围2023.4hm2土地为永久性绿地 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 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放射出六条大道,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央公园公共建筑物公园商业用房住宅林荫道(中间有学校、教堂等)花园住宅 图例1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简图,返回,一、田园城市,二、田园城市群,18,1-图

10、书馆 2-医院 3-博物馆 4-市政厅 5-音乐厅 6-剧院 7-水晶宫 8-学校运动场,田园城市平面局部图:,返回,19,田园城市群:,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形成城市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联系。 图例2霍华德构思的城市组群,返回,20,返回,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简图,21,返回,霍华德构思的城市组群,22,解决城市问题方案的主要内容,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 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城市应与乡村结合); 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返回,23,把

11、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等都提出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区别,提出田园城市的意义:,返回,24,2.3.2 柯布西埃的空间集中规划理论,大背景:现代建筑运动 1922年出版的明天的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提出城市规划总图 1925年发表了城市规划设计 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The Radiant City)”规划方案 主持撰写雅典宪章 主持昌迪加尔(Chandigarh)新城的规划 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的

12、比较,返回,25,明天的城市中的城市规划,可容纳300万人口 规划的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城市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和空间。 城市中央是中心区,有必要的机关、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还有40万人住在24栋6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高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建筑仅占地5%。外圈是环形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内。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 规划强调了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在中心区规划了一个地下铁路车站和一个出租飞机起降场;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地下用于重型车辆,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市区和郊区通过铁路来联系。 图例柯布西埃“明日之城市”,

13、返回,26,返回,柯布西埃“明日之城市”,27,“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此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城市而得到解决 这种技术手段包括: 1) 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 2) 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返回,28,柯布西埃与霍华德 规划思想的比较,相同之处: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等问题 不同之处: 霍华德希望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已存在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现的问题; 柯布西埃则希望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返回,29,2.3.3

14、赖特的空间分散规划理论,1935年发表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Broadacre City:A New Community Plan) 主张采用极低的居住密度来安排居住用地,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 主要内容 赖特与柯布西埃两个极端规划理论的共性:(1)大量的绿化空间。(2)考虑电话和汽车等新技术对城市的影响。,返回,30,每个独户家庭的周围有一英亩土地,种植蔬菜和粮食,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 用汽车作交通工具, 居住区之间有高速公路连接, 公共设施沿着公路布置, 加油站设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内。,主要内容,返回,31,2.3.4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产生

15、的背景 线形城市就是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只有一条宽500米的街区,要多长就有多长这就是未来的城市。” 城市不再是分散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的、连绵不断的的城市带,并且这个城市可以贯穿整个地球。 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图例:马德里周围的线形城市的一段,返回,32,19世纪末是铁路交通大规模发展的时期,铁路线将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联系起来,改善了城市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玛塔认为,传统的从核心向外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只会导致城市拥挤和卫生恶化,在新的集约运输方式影响下,城市将依赖交通运输线

16、组成城市的网络。,产生背景:,返回,33,返回,马德里周围的线形城市的一段,34,2.4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卫星城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两种理论的区别,返回,35,卫星城理论,基于田园城市的思想 恩温提出了卫星城概念 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卫星城市的定义。 卫星城的发展阶段,返回,36,卫星城的定义,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返回,37,卫星城的发展阶段,返回,卧城 半独立的卫星城 完全独立的卫星城新城 实践,对疏散大城市的人口方面并无显著效果,38,卧城,19121920年巴黎制定的郊区居住建筑规划 在离巴黎16公里的范围建28座居住城市 城市中有居住建筑和起码的生活服务设施,但居民的工作及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