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02860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十二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分子热运动,辨一辨1.扩散现象发生在两种或几种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之间,并且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不同的物质之间都能发生( )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2 内能,1.。定义:物体内 所有 分子热运动的 动能 与分子 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 都具有内能 3.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内能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加 ,随温度的降低而 减少 .,4.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辨一辨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

2、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表述( )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吸热,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 多少 .热量的单位是 焦耳(J) .,考点3 比热容,辨一辨1.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它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强,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弱( ) 2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 3生产生活中常利用水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水升高一定的温度比其他同样质量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 ),考点4 热机,1热机的定义: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做功的机械

3、 2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辨一辨1.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要靠曲轴上安装的飞轮的惯性来带动完成( ) 2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两次( ),考点5 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辨一辨1.热值和密度、比热容等物理量性质相同,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燃烧情况无关( ) 2做相同的有用功,热机效率高的,消耗的燃料少,对于汽车来说跑同样的路程,消耗的燃料少( ),考点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转化: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例如,电灯发光:电能

4、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2转移:能量不经过变化直接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例如,碰撞时,动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 凭空消失 ,也不会 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 一种形式转化为 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保持不变 . 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想一想荡秋千和小球在地面自由弹跳,观察秋千和小球的运动情况: 1秋千摆动,停止用力时,秋千会一直运动下去吗?小球自由弹跳时,会一直上下弹跳吗?它们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减少的能量消失了吗? 2荡秋千和小球在地面自由弹

5、跳时,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它们具有的总能量变化了吗?,不会 不会 荡秋千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弹跳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不会消失,不变,【教材重点图片】,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 分子动理论,【例1】2017枣庄中考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思路点拨】固体中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气体和液体的分子是不规则排列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任何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

6、者同时存在.,变式运用 1.2017盐城中考端午节,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 小红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说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小红闻到了不能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的组成情况,类型2 温度、内能、热量的比较,1区别 (1)温度: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温度 (2)内能: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或转移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通常用“具有”来修饰 (3)热量: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表述如果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就没有内能的转移,

7、也就不存在“热量” 2联系 (1)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热,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吸热,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 (3)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可能放热,也可能物体对外界做功.,【例2】2017连云港中考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思路点拨】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内能;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形式,无法

8、进行比较.,变式运用2.2017天津中考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用力搓手,克服摩擦力做功,手的温度升高、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活塞对缸内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升高、用锯条锯木头,克服阻力做功,锯条温度升高,这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内能,使温度升高的;用炉灶烧水,火焰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内能从火焰传递给水,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类型3 热学计算,热量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2能量转化型 (1)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Q放qm,其

9、变形式: (2)效率的计算公式: ,其变形式:,1.能量转移型,【例3】2016大连中考用炉子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0.5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是4.2 103J/(kg),焦炭的热值是3.0 107J/kg.试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5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炉子烧水的效率是多少?,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 103J/(kg)10kg(10020)3.36106J (2)0.5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炭q0.5kg3.0 107J/kg1.5107J (3)炉子烧水的效率,思路点拨炉子烧水时,有效利

10、用的能量是被水吸收的能量Q吸,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V)q,炉子烧水的效率 ,若不计热量损失,建立等量关系,则Q吸Q放,cmtmq.,变式运用 32017安徽中考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5kg的秸秆煤可放出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 .已知q秸秆煤2.1107J/kg,c水4.2103J/(kg),秸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mq0.5kg2.1107J/kg1.05107J.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后,水升高后的温度为t,则QQ吸cm(tt0),即1.05107J100kg4.2103J/(kg)(t20),解得t45

11、.,1.05107,45,类型4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例4】2017扬州中考如图,是汽油机模型, 正在进行的是 冲程,该冲程将 能 转化为 能,压缩,机械,内,【思路点拨】由图可知,此时两气门均关闭,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变式运用4.2016乐山中考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人造卫星展开太阳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卫星上的用电器,D,重点实验聚焦,实验18: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1实验中经常需要补充的

12、重要器材: 天平、 温度计和秒表 2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目的:使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3实验中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比较加热的时间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通过观察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5实验中液体的选择:应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而不是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 6分析实验数据, 总结实验结论,如: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少的吸热能力强),【例】 2017南京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

13、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可以通过 加热时间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 甲 (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 乙 液体升温更高. (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甲 液体冷却效果更好,【思路点拨】(1)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可以认为相同时间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这是转换法;(2)分析甲和乙的温度的变化关系,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10),甲需要的时间长(40s

14、),乙需要的时间短(18s),得出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吸收的热量要多,故甲的吸热能力较强,甲的比热容大在加热相等时间内(40s),甲的温度升高10,乙的温度升高20,则乙液体升温更高;(3)因为甲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比较,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甲吸收(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甲液体冷却汽车发动机效果较好.,命题挖掘(4)实验中比较物体吸热多少时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转换法 . (5)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 秒表 . (6)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

15、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用“水浴法”加热,受热均匀,不需要搅拌;原方案两次加热,酒精灯火焰不易控制完全相同,新方案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两实验同时进行,便于同时比较水和煤油升温的快慢 .(答出一个即可),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分子动理论,12017河北中考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C 水结成冰,是因为降温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A选项解释错误;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B选项解释错误;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选项解释正确;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大豆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选项错误,2.2015河北中考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