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0259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_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鲁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检测卷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满分:80分 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2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1以下在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C 铝土矿炼铝,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木材制成桌椅,只是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海水中提取镁是镁

2、的化合物变成金属镁,是化学变化。,2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类 B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C氯化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类 D葡萄糖和碳酸钾都属于有机化合物,C 火碱(NaOH)是碱,纯碱(Na2CO3)是盐;合金是金属材料;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化铵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它们都属于盐类;碳酸钾属于无机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地沟油对人体有害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为保障食品安全,杜绝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应大量施用化肥,A 地沟油中含有较多有害物质,食用地沟油对人体有害;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大量施用化肥会对土壤、水等造成污染。,4“节能减排”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大力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城市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D提倡纸张双面打印,A,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往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直立起来,以免打破试管底部。,6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 B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4、 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D 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制品造成的,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多步行,少开车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能够通过隔绝氧气的方法将火熄灭;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7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D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的

5、构成不同,因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盐酸与硫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OH,所以化学性质相似;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不能支持燃烧的物质不只有二氧化碳,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应该用澄清石灰水;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会放出热量,而碳酸钙不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区

6、别;混有KOH的K2SO4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虽然稀盐酸能除去KOH,但同时会引入新杂质KCl。,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NaOH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铝能够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C把打磨过的铝片浸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D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下图是表示气体微观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C,A 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都是

7、30g;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要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 大,饱和溶液降温后还是饱和溶液。,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4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C 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5%A 5%B 所以AB。,12.Ag5%的稀硫酸与Bg5%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紫

8、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色,则A和B的数值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A 锌能置换出铁,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铁,铜不能置换出铁,说明金属活动性铁铜,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锌铁铜;锌不能被置换,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但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无法验证;锌能置换出铁和铜,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但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无法验证;铁不能置换出锌,说明金属活动性锌铁,能置换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铁铜,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锌铁铜。,13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将Fe、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9、;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A B C D,14已知粉末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该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X是( ),B 根据X能跟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排除C;根据X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排除D;根据固体能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排除A;故B符合题意。,D 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过程中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反应过程中,丙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g4g)(24g4g)75;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g8g)(32g4g)27。,1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6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A项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水,水通电分解产生氧气,定量氧气与碳反应生成二

11、氧化碳,可以实现一步转化;B项中氯化钠无法一步转化成二氧化碳;C项中氧化镁无法一步转化成过氧化氢;D项中水无法一步转化为氯化钙、氯化钙无法一步转化为氧化钙。,二、单双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2分,共12分),17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D,1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A,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

12、相等 D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AC 设CO和CO2的质量都为ag,则agCO和agCO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设Al和Mg的质量都为bg,bgAl和bg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分别为 质量不相等;在 NaHCO3和Mg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aHCO3和MgCO3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都为8444,则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036.5,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反应后会有盐酸剩余,所得溶液显酸性

13、。,20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与H2SO4或与CuSO4反应时都是生成亚铁离子,故滤液N中一定存在Fe2;当加入的铁的量较少时,铁只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依据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每56

14、份质量的铁参与反应,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故该反应发生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铜的质量,当加入的铁的量较多时,铁先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再与H2SO4反应,由于铁与H2SO4反应时不会生成固体,此时滤渣N的质量就有可能小于加入铁的质量;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Fe与MgSO4不能反应,因此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亚铁离子和没有参加反应的镁离子,由于无法确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情况,故溶液中可能含有铜离子。,2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电解水 D向盛有

15、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D,BD 每65份质量的锌与硫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会增加63份质量,故图像应上升;碳酸钠与盐酸和氯化钙都能反应,当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与氯化钙才会反应产生沉淀,故起点不是0;电解水时,纵坐标应该表示气体的体积;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最终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22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OH)2、Na2CO3、MgCl2、H2SO4中的一种物质。为确定四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下面实验: 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

16、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OH)2 B乙溶液中可能是H2SO4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MgCl2 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D 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根据四种物质两两相互反应的现象,说明甲一定是Ba(OH)2;因为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可推断出乙、丁两溶液一定是Na2CO3和H2SO4,但无法具体确定乙和丁中的溶质成分;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存在,说明丙一定是MgCl2。,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23(5分)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 碳酸氢钠 。 (2)鸡蛋和牛奶都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