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269202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闵行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市闵行区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18 分)分) 1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B C0.1123112333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一定没有平方根B4 是 16 的一个平方根 C16 的平方根是 4D9 的平方根是3 3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 1:2:3,那么它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 4已知点 P(m,n)在第四象限,那么点 Q(n2,m)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

2、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如图中1、2 不是同位角的是( ) AB CD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 ) AB2CD9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24 分)分) 7计算:3+2 8如果 a29,那么 a 9计算: 10实数 2018061913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1把写成幂的形式: 12化简: 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4,9则它的周长为 14如果点 M(x1,2x+7)在 y 轴上,那么点 M 的坐标是 15如图,直线 l1l2l3,等边ABC 的顶

3、点 B、C 分别在直线 l2、l3上,若边 BC 与直线 l3的夹 角125,则边 AB 与直线 l1的夹角2 16数轴上表示 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A,点 B若点 B 关于点 A 的对称点为点 C,则点 C 所 表示的数为 17有下列三个等式ABDC;BECE;BC如果从这三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 条件,能推出 RtAED 是等腰三角形,你认为这两个条件可以是 (写出一种即可) 18如图,RtABC 中,C90,B40,D 是 AB 的中点,P 是直线 BC 上一点,把 BDP 沿 PD 所在的直线翻折后点 B 落在点 Q 处,如果 QDBC,那么BDP 的度数等于 三、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

4、本大题共三、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本大题共 4 题,每题题,每题 6 分,满分分,满分 24 分)分) 19计算:1 20计算:323 21计算:9+(1)0()1+(64) 22计算:(53)(5+3)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4,满分,满分 34 分,其中第分,其中第 23 题题 8 分,第分,第 24 题题 8 分,第分,第 25 题题 8 分,第分,第 26 题题 10 分)分) 23如图,已知ABE+CEB180,12,请说明 BFEG 的理由 (请写出每一步的依据) 24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 D、E、F 分别在边 BC、AC、AB 上,且 FDED,BFCD

5、,FDEB,那么B 和C 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 解:因为FDCB+DFB , 即FDE+EDCB+DFB 又因为FDEB(已知), 所以 在DFB 和EDC 中, 所以DFBEDC 因此BC 25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 A 的坐标为(3,3),点 B 的坐标为(4,3),点 P 为 直线 AB 上任意一点(不与 A、B 重合),点 Q 是点 P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1)ABO 的面积为 (2)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a,那么点 Q 的坐标为 (3)设点 P 的横坐标为,如果OPA 和OPQ 的面积相等,且点 P 在点 Q 的右侧,那么应 将点 P 向 (填“左”“右”)平移 个单

6、位 (4)如果OPA 的面积是OPQ 的面积的 2 倍,那么点 P 的坐标为 26已知AOB120,OC 平分AOB,点 P 是射线 OC 上一点 (1)如图 1,过点 P 作 PDOA,PEOB,说明 PD 与 PE 相等的理由; (2)如图 2,如果点 F、G 分别在射线 OA、OB 上,且FPG60,那么线段 PF 与 PG 相等 吗?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联结 FG,PFG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18 分)分) 1解:无理数是, 故选

7、:A 2解:A、a2不一定是负数,故本选项错误; B、4 是 16 的算术平方根,正确; C、16 的平方根是4,故本选项错误; D、9 没有平方根,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3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 1:2:3, 设三个内角分别为 k、2k、3k, k+2k+3k180, 解得 k30, 该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为 90,即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C 4解:点 P(m,n)在第四象限, m0,n0, n20,m0, 点 Q(n1,m)在第三象限 故选:C 5解:A、1 与2 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 题意 B、1 与2 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

8、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C、1 与2 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 D、1 与2 的一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符合题意 故选:D 6解:如图: BAC, CABC, BDAC, ABD90, DBC,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24 分)分) 7解:原式2+2 0 故答案为:0 8解:a29, a, a3 故答案为:3 9解:, 故答案是: 10解:实数 2018061913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021011, 故答案为:2.02

9、1011 11解:, 故答案为: 12解:原式|4|4, 故答案为:4 13解:当腰长为 4,底长为 9 时;4+49,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长为 9,底长为 4 时;9499+4,能构成三角形; 故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9+422 故填 22 14解:点 M(x1,2x+7)在 y 轴上, x10, 解得:x1, 故 2x+79, 则点 M 的坐标是:(0,9) 故答案为:(0,9) 15解:直线 l1l2l3,125, 1325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4602535, 2435 故答案为:35 16解:数轴上表示 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A,点 B AB1, 点 B 关于点

10、 A 的对称点为点 C, BC1, 点 C 所表示的数为 2 故答案为 2 17解:当 ABDC,BECE,AEBDEC 时,RtABERtDCE(HL),故 AEDE, 即 RtAED 是等腰三角形; 当 ABDC,BC,AEBDEC 时,ABEDCE(AAS),故 AEDE,即 Rt AED 是等腰三角形; 当 BECE,BC,AEBDEC 时,ABEDCE(ASA),故 AEDE,即 Rt AED 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或或(答案不唯一) 18解:如图,当点 P 在 BC 延长线上时,QDBC 于点 F BQ 关于直线 PD 对称 PEQB 于点 E DQBDBQ ABC40 DQBD

11、BQ25 BDPDEB+DBQ90+25115 如图,当点 P 在 BC 上时,QDBC QDB+ABC90 ABC40 QDB50 BQ 关于直线 PD 对称 BDPQDB25 故答案为:25或 115 三、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本大题共三、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本大题共 4 题,每题题,每题 6 分,满分分,满分 24 分)分) 19解:原式1 1 21 1 20解:原式 21解:原式+154 3+154 5 22解:原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4,满分,满分 34 分,其中第分,其中第 23 题题 8 分,第分,第 24 题题 8 分,第分,第 25 题题 8 分,第

12、分,第 26 题题 10 分)分) 23解:ABE+CEB180,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BEBE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 ABE1BED2(等式的基本性质), FBEBEG(等量代换), BFE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4解:因为FDCB+DF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即FDE+EDCB+DFB 又因为FDEB(已知), 所以DFBEDC , 在DFB 和EDC 中, 所以DFBEDC(SAS)(1 分) 因此BC 25解:(1)ABO 的面积为: ABOC73 故答案是: (2)因为点 P 为直线 AB 上任意一点(不与

13、A、B 重合),点 Q 是点 P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点 P 的横坐标为 a,所以点 Q 的坐标是(a,3) 故答案是:(a,3); (3)OPA 和OPQ 的面积相等,点 O 到直线 AB 的距离都是 3, 线段 APPQ 此时点 P 是线段 AQ 的中点, P(,3), Q(,3), 应将点 P 向右平移个单位 故答案是:右; (4)当点 P 在原点左侧时,P(1,3); 当点 P 在原点右侧时,设点 P 表示的数为(m,3), 则 3m2m2, 解得 m 故 P(1,3)或(,3) 故答案是:P(1,3)或(,3) 26解:(1)OC 是AOB 的平分线, AOCBOC, PDOA,PEOB, PDOPEO90, 在POD 和POE 中, PODPOE, PDPE; (2)相等,理由:如图 2,过点 P 作 PMOA 于 M,PNOB 于 N, PMOPNO90, 同(1)的方法得,PMPN, 在四边形 PMON 中,MPN360909012060, FPG60, FPGMPN, MPFNPG, 在PMF 和PNG 中, PMFPNG, PFPG; (3)PFG 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如图 2,连接 FG,由(2)知,PFPG, FPG60, PFG 是等边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