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69178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11-20各数的认识》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经验,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一年级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己感兴趣的事物,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

2、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另外,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我觉得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数感的培养尤其重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认读。2、在实践操作中,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3、结合1

3、120各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对小数目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4、通过动手操作、组织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我们学过哪些数字?、顺数、倒数010各数。、说说这些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你还知道哪些数比10大吗?、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知识。(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二、自主探究。1、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小朋友桌上的小棒每天上课都伴随着你们,它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的数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玩小棒吧!请你们听好老师的指令,一起来数一数,摆一摆。1 、2 、3 、4 、5 、6

4、、7 、8 、9 、10问:咱们数了几根? 我们规定10根小棒一捆。师示范捆小棒,并教学生捆小棒的方法。学生捆完后,问:这一捆是几根?同桌互说一捆是十根。问:我们用一根代表一,(板书:一)1捆里面有几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 )。(板书:1个十)你们看,10个一和1个十是怎样的关系?(完整板书:10个一是1个十)齐读,指名读。出示一包算术本,猜猜看有几本?(10本)出示2捆小棒,问:几个十?是多少?那3捆呢?在生活中,像这样10个一放的例子有很多,它既便于我们数、也便于我们携带。而且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跟它也有关系。、认识11-20各数()(出示主题图)学习11的组成。师:图中有

5、什么?你能数一数吗?老师最喜欢水果,能帮老师数数水果卡片有多少张吗?(11张)请你用小棒代替卡片摆一摆,动脑筋想想办法,使大家一眼就看出你摆的是11根。学生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介绍给大家。比较、优化。 师:小朋友真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摆法,请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种摆法最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呢?(10根和1根。) 师:这一捆有几根?(10)是几个十(1个十)这是1根,表示(1)个(一)。我们就说1个十,1个一组成(11)?读作十一。(板书:1个十和1个一 11 读作:十一)1 个十,1 个一组成11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说。)这句话也可以说成11是由1个十和1

6、个一组成的。(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师小结: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11,知道了11是由一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小棒还原)下面老师再给大家一个数(12),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说1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习12的组成。请一个拿的又快又好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你拿的最快?师:(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还可以说1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板书:1个十和个一 读作:十二)() 学习、。男女生比赛摆根小棒,并说的组成。请一学生上台和全班比赛摆根小棒,并说的组成。()学习的组成。请学生摆根小棒。师:根是几捆几根?师再拿出一根添上,一共多少根?现在是捆加根,满了根,又要捆上(请学生捆小

7、棒)。现在是几捆?捆是个十,捆是()个十,个十是多少?里面几个十?(板书:个十是)齐读。师:捆是几个十?是多少?师:为了感谢小棒,我们把它轻轻地放进笔盒里,让它休息一会儿。好吗?、的数序。师: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自己动脑知道了1120各数的组成,下面看这把尺子,你能读出这些数吗?()接着数会吗?从数到可以。指名学生数。从数到。全班一起数,再指名学生数。观察尺子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宝宝(学生读)。其实数的组成很简单,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个十就是。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出示主题图,分组数出其余物体个数。、小游戏:找出数学书第、页。师说页数,生比一比谁翻得快

8、。、说说教室有关11-20的物体、说自己姓名末一字的笔画四、总结。今天我们在好朋友小棒的帮助下,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大声地说出它们的名字。小朋友们,你还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各数的认识个一是一个十,(小棒图)(小棒图)个十是。个十和个一个十和个一读作:十一读作:十二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把握。教材、教参、教案看了好几遍,感觉还是很模糊!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我教学的内容是数11至20各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上好这节课有三大难点需要突破: 1、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如何关注。现在

9、的孩子其实大都会数、会写1120各数,也了解这些数有关的知识,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去关注孩子的现有学习基础,是教学需要突破的。 2 、“十进制”概念的建立。 3、学生数感的培养。 针对以上三点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处理教学好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对11-20各数的数数,我没有花时间教学生,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数物体个数,如数铅笔等。又如通过看直尺读数及对数字娃娃提问题、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教学的活动,都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领悟知识。第2、 “十进制”概念的建立。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让学生建立十进

10、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围绕“怎样摆放让别人能很快地看出是11根”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汇报交流,呈现出多种摆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设计,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难点,从而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的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3、 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数学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

11、到感受和体验。对此我安排了相应的活动,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让学生通过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当然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感受知识,巩固数感。又如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1120各数,学生马上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学生这分分秒秒地思考,反映出他们对数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当然培养数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只能说在这节课设计的各个环节努力地体现这一目标。不足之处:“十”的概念不够深刻。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认识11时,请同学们摆出11根小棒,有部分学生把一捆小棒打开,重新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再添上根。我起初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这样?考虑再三,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十”的概念没有深化,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计数单位“十”的概念不够深刻。我想: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的关注学生,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是一个值得我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