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9171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20*年黄桷坪街道综治工作在上级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基层平安建设为重点,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综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来抓的同时加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了社区“平安楼院”创建、“零发案社区”创建、“非物管小区治安防控”建设工作及“综治工作进民企”等特色亮点工作等,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 做实社区网格化服务工作在去年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街道进一步就如何开展网格化服务工作进行深化,8个社区全覆盖。一是科学划分网格,动员居民自主担任网格信息员。街道8个社区共划分74个网格,222个模块,开展了10支特色队伍,义工168人。二是明

2、确职责任务,规范工作运行。明确网格信息员入户调查、信息采集、代办服务、化解矛盾、治安巡查、综合管理等六项职责。规范网格化管理层级,实行四级管理,社区书记管全面,“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带2至3个网格员,每名网格员带6至8名信息员。规范网格管理制度,建立了工作例会制、错时工作制、分工协作制(ab 角制)、服务代办制、首问负责制、管理考核制等,确保了网格化服务工作的规范运行。网格化服务工作,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和重要途径。据统计,半年内社区网格管理员共走访居民1800余户,受理、代理居民服务事项1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件,化解率达99%。发现、上报、整改各类治安、安全隐患100

3、余次。社区网格管理员在收集社情民意、开展便民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平安建设、基层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网格化服务工作,整体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没有发生一起在全国有影响的案(事)件和事故;社会治安持续平稳,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社会矛盾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都在基层得到化解;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实现了敏感时期集体进京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为“零”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网格化管理的活力。二、领导联系社区,落实一岗双责街道领导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担负起综治

4、信访维稳责任,该项工作的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相挂钩,同时采取“属地管理”原则,对口联系社区领导、对口联系社区干部定期对对口联系社区内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调解矛盾纠纷。为确保该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未履行工作职责的干部执行通报批评、黄牌警告、“一票否决”三种处罚。三、创新社会管理,打造特色亮点1、落实社会治安“联防”机制。推进街道“网格化服务”工作,与派出所联合组建平安家园护卫队,在8个社区建设安装了8个治安亭,加大对护卫队员的考核力度,提高奖励经费,增强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大街小巷特别是偏僻地段的特殊时间段巡逻防控;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

5、群治活动,确保居民群众安居乐业。截止6月份,辖区治安案件比年初明显有所下降,每月刑事案件控制在5件以内。街道还联合派出所成立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通过每月一次联席会等形式,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定期组织摸排、梳理辖区内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开展重点整治工作,群防群治,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另外,街道组织上半年召开2次片会,今年1-6月份,与企业共同调解矛盾纠纷20件。居民的安全感得到明显提高,居民对社会治安问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街道进一步整合力量和资源,加强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围绕平安九龙坡建设总体目标,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网络

6、、工作机制逐步向基层单位延伸,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市场、平安医院等基层平安细胞创建活动。2、继续开展“平安楼院”创建及非物管小区平安建设工作、“综治进民企”工作。一是街道在各社区大力开展“平安楼院”创建及非物管小区平安建设活动,认真拟定工作实施方案,详细部署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各社区申报的“平安楼院”迎检达标率达到50%以上;“零发案”楼院在85%以上,以此降低辖区的治安刑事案件,降低发案率,维护社会稳定,使居民安全感、满意度有所提高。二是推进“综治工作进民企”。为了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实效,拟定

7、了实施办法,推行企业治安法人责任制,设立企业综治室,完善企业综治组织网络,健全和落实形势分析、治安防范、矛盾化解、安全检查、法制教育、劳动用工、检查考评等七项综治工作制度,推进综治工作全面有效运行。四、处理来信来访,深化干部下访今年1-6月份,收到群众来信来访6件,接待群众来访25次,48人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街道采取党工委书记带头,党工委、人大、街道办事处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方式,利用“五访五率”制度,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是通过全面排查,逐案逐人逐项建档,落实下访领导,建立台帐;二是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办黑板报、展板、召开社区院坝会等形式开展宣传;三是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

8、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开展接访下访;四是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科室负责人亲自阅批群众直接投递给本人的信件,研究和跟踪督办;五是对突出信访事项,逐一落实领导包案,并全程参与案件调查、协调和处理化解。今年1-6月份,街道干部下访群众75次,走访群众300多人次。五、防邪工作(一)阵地建设。街道在各社区建有9块标准的防邪宣传栏,上半年共开展了4次防邪宣传和文艺表演活动。(二)完成签订家庭拒绝邪教承诺卡。利用走访、上门等方式向居民宣传防范邪教的方法,截止6月居民家庭签卡率达到98%,超过上级部门的要求。(三)加强邪教防控打击工作。一是成立“四帮一”工作小组,二是加强护卫队巡逻力度,发现可疑人员及时上

9、报;三是开展慰问及情绪疏导工作,对我辖区内8名巩固人员开展16次慰问及情绪疏导工作。六、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员各项管理制度,及时掌握流动人员情况,全面开展出租房屋的清查摸底工作,每月完成流动人口走访记录8篇,半年来,开展关爱流动人口活动4次,调查了5120间出租房屋,入户登记流动人员XX3人,其中劳动就业的有16085人。七、加强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开展三角道社区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由于多数为老房子,居民居住分散且无单位、无小区、无物管,偷盗现象较多,人流量较大、流动性大、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与派出所配合,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排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把影响社会和谐稳

10、定的问题彻底解决。上半年共召开重点地区整治推进会2次,悬挂标语两幅,宣传栏1块,有效杜绝了“有事无人管”的现象等,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八、司法工作上半年来,开展了“三月法治宣传月”、“禁毒宣传”等法制宣传4场,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上半年人民调解案件49件,调解率 100%,成功率100%;坚持按照“五个一”制度(即“日记载、周报到、月劳动、月学习、季总结”)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今年上半年新接收社区矫正人员6名、解除矫正人员11名,目前在册人员13名。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培训,从今年5月1日起实行新的社区矫正考核奖惩办法、定位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管理办法。今年上半年已核实12名服刑在教人员信息,新接收刑满释放人员26名,其中对3名重点帮教对象落实了必接必控,对预释放解教人员的回执率达到100%。目前在册的三年内刑释解教人员180名,人人建档,落实帮教小组,每半年进行走访。开展了“把法律带回家”专项法制宣传活动、“三月法治宣传月”活动,并报送活动总结。上报“一镇(街)一品”法制文化品牌,推荐新市场社区申报第五批“XX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法律服务指南、申请法律援助的程序和法律援助的范围全部公布上墙,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应援尽援”的原则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