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69164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房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医疗是高风险的行业,产科又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产妇来医院分娩,本人及家属对未来充满希望,要求保障母婴安全。产房是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产程观察及接工作中生的场所,助产人员肩负着母婴健康和安全的重任。产程进展过程中变化快,预见性难,而产妇及家属对助产人员的期望值较高,如果在工作中少有不慎,就会给母婴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也给我们助产人员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及心理压力。所以提高风险意识,找出隐患所在,避免风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要进行的,同时也是减少事故和纠纷的必要手段。目前产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归结为以下几点:一 新生儿换错。常见原因:(1)胸牌手圈系错。(2)责任心不强,送毛毛时未认真

2、核对。预防措施:(1)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新生儿查对制度。(2)婴儿出生后请产妇看清婴儿性别,系手圈及胸牌时查对无误后方可系上。(3)实习生要经老师确认后,才可执行操作。(4)在系手圈的过程中,在注意不要系的太近或太松,必须在系好手圈后还可以容下自己的一个手指,以避免阻断血液循环及手圈脱落。二 用错药。常见原因: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时用错药及不按医嘱用药。预防措施:(1)严格三查七对。(2)抢救用药必须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3)正常情况下必须见到医嘱方可执行用药医嘱,特别是产后清宫的,有些医生喜欢清宫后一起开医嘱,一定要督促医生在清宫前开好医嘱。三 产妇坠床,滑倒。主要

3、原因为地面湿滑,产妇使用镇静剂后。预防措施:(1)保持地面干燥,穿防滑拖鞋,向产妇进行安全教育。(2)应用镇静剂时要专人守候。四 分娩并发症。(一)、阴道壁血肿。常见原因:(1)缝合时留死腔或未超过伤口顶端。(2)急产。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缝合原则进行缝合,不留死腔,缝合必须超越伤口顶端。(2)正确使用催产素。(3)缝合完毕常规做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二)、产后出血。常见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2)胎盘残留。(3)软产道损伤。(4)凝血功能低下。(5)精神因素。预防措施:(1)严密观察产程,正确处理产程,避免产程延长。(2)按医嘱胎儿前肩娩出后予催产素静滴。(3)产后严密观察宫缩,阴道

4、出血量,定时按压宫底。(4)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5)在产妇对新生儿性别特别在意时,不要急于给产妇看新生儿性别。(三)、羊水栓塞。常见原因:(1)胎膜破裂及人工破膜后宫缩过强。(2)宫颈坚硬,不成熟。预防措施:(1)人工破膜时应避开宫缩时。(2)催产素引产,加强宫缩时应专人守护,随时调整催产素的剂量与速度。(3)宫缩过强时应随时报告医生。(四)、会引三度裂伤。常见原因:(1)保护会阴方法不当。(2)产妇不配合。预防措施:(1)严格按分娩机制、会阴保护手法进行接生。(2)向产妇说明配合接生的要点及重要性。(五)、新生儿窒息。常见原因:(1)正确处理产程,密切观察胎儿胎心及胎动,发现异常及

5、时报告医生处理。(2)正确处理好新生儿第一口呼吸。(3)准备好抢救药械,以备急用。(六)、脐带脱垂。常见原因:(1)胎位异常。(2)头盆不称。(3)羊水过多。预防措施:(1)对胎膜早破、先露部未固定的产妇应嘱绝对卧床休息。(2)严密观察胎心及胎动变化。(3)胎先露位置较高者严谨人工破膜,人工破膜应选择在宫缩间歇期,破膜后立即听取胎心音。(七)、新生儿产伤(颅内出血、头颅血肿、臂丛神经损伤、骨折)。常见原因:(1)产程观察不严密。(2)助产技术不熟练或违反操作。(3)诊断巨大儿让坚持自然分娩。预防措施:(1)严密观察产程,尤其对试产的产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分娩过程中应预防和及时处理胎

6、儿宫内窘迫。(3)按助产技术要求接生。(八)、子宫破裂。常见原因:(1)梗阻性难产。(2)宫缩剂使用不当。(3)不适当的加压子宫底。预防措施:(1)严密观察产程,及时识别异常,报告医生。(2)严密掌握催产素的使用原理,专人护理,禁止在胎儿娩出前使用大剂量催产素。(3)避免不适当的人工加压子宫底。(九)、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原因:环境改变,新生儿抵抗力差易受凉。预防措施:(1)接产前调好产房温度,预热好辐射台及棉被。(2)避免洗澡过早,时间过长。(十)、肛门直肠瘘。常见原因:(1)接生手法不规范。(2)缝合不规范。(3)缝合完毕未作阴查及肛查。预防措施:(1)严格按分娩机制、会阴保护手法进行接生。(2)需侧切时角度合适,不可过大或过小,以免误伤直肠。(3)缝合时手法规范,不可进针太深及反复操作。(3)缝合完毕常规做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十一)、异物残留阴道。常见原因:(1)责任心不强。(2)操作不规范。预防措施:(1)用纱布压迫止血时一定要点清纱布的数目,放置前后分别清点,做到心中有数。(2)缝合完毕常规必须做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