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691539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 1教材体系 本节内容是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二节。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主要分析的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而本节内容则是在前述的基础上讲述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关系加深了解。 2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要想达到课标要求一是要掌握原理,二是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掌握聚落、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等基本概念; 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

2、点影响的原理和具体案例; 举一反三,学会用掌握的原理和案例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案例,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锻炼自学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地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乡土地理的热情。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图表、文字等资料,分析实际生活中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5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经过大半年的

3、高中地理学习,其地理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图表等资料的能力,同时学生对与自己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欠缺的就是将这些认识系统化、清晰化和理论化。因此本节课采用乡土地理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二、分析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案例分析法:结合书本案例并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提供乡土地理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此外还辅以小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2说学法: 本节课立足于案例分析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通过分析、讨论、归纳等途径,让学生掌握原理和方法并学以致用。 3课时及教具 课时:1课时 教具:PPT课件 投影设备。 三、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对教材的处理: 本节教材通过文字简洁,图片和案例较丰富。但就目前学生的地理素养来看,教材所选择的案例离学生们的生活较远,如果只采用书本的案例的话,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参与。因此在上课时需辅以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乡土地理的例子,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将本节课定位为随堂课,力求用简洁明快的课堂教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此,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了取舍,例如将课本83和

5、86页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舍去。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例如本节课涉及到交通对聚落的影响的有三处地方: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对集镇兴衰的影响。在以前的教学经历中发现如果按课本顺序讲授的话,会导致知识体系有点混乱,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将这三段内容进行重组,分为交通运输对聚落兴衰的影响和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这样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 下面我就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有关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相关知识,回顾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然后提问: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从最

6、初的南船北马到今天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在这个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除了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的影响之外,它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并引导处今天学习的主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承转】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解释聚落的相关概念。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聚落兴衰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这段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法)

7、 对于聚落兴衰的影响通过图文举例,由我着重讲述株洲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会对聚落兴衰产生影响,掌握原理。然后提供石家庄、扬州的图文等资料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其中学生着重回答扬州衰落的原因,从而一正一反,对比强烈。(可辅以83页第二段文字)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的教学首先要强调原理就是交通运输为什么能对聚落空间形态产生影响就是在于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会沿交通干线扩展。然后重点分析武汉的案例。最后通过自学学习案例2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的案例进行应用和巩固。 【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既会对聚落兴衰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接着可以通过乡土案例:高铁兴建对安镇的

8、影响,让学生分析以巩固所学的原理。 【承转】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除了对聚落有影响之外,对商业网点也有影响。 解释:商业和商业网点的概念。 图5.8和5.9分析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本段采用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图发现差异并分析原因,从而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影响的相关原理。 (答案: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原因分析: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承转】交通运输不仅对商业网点的密度有影

9、响,其还会影响到商业网点的位置。 分析图5.10,引导学生分析其布局特点,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无锡地区有没有类似布局的商业网点?这样的分布受什么影响?通过学生联系实际举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从而得出交通最优的布局原理。 进一步提问,在我们的实际中还有其他布局方式没有?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市场最优的布局原理。 最后指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要求自学案例3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接着可以通过乡土案例:地铁的兴建对无锡商业网点的影响,让学生分析以巩固所学的原理。 【总结】最后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理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板书】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兴:株洲、石家庄 衰:扬州 2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原理: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会沿交通干线扩展 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和发展(兴衰),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例:武汉、嘉兴 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表现: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 原因: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布局原则:交通最优、市场最优 布局位置: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城市中心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