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269132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总结报告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山东农业大学代码:10434工程领域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代码:085213联系方式姓名:刘传孝电话:0538-8241865填表日期:2018年5 月23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2018年4月15日【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填表说明一、本报告是专业学位授权点对自身建设的全面总结,分为四个部分:基本情况、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分析、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二、有多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接受专项评估的学位授予单位,请按领域分别编写总结报告。三、封面中单位代码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

2、管理信息标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20RR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代码(包括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填写;领域名称及代码按照附件1填写。四、本报告的各项内容须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授权以来的情况,统计的起始时间为获得学位授权的时间,截止时间为2018年3月31日,所描述内容和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有据可查。五、除特别注明的校外师资,本报告所涉及的师资均指目前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专职人员(同一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不同授权点领域重复填写)。六、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应是署名本单位,且同一人员的同一成果不得在授权点领域重复填写。引进人员

3、在调入本学位点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七、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编写。八、正文使用四号宋体,图表使用五号宋体,字数控制在8000-120RR之间,行间距1.5倍,纸张限用A4。【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一、基本情况【简要阐述本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思路与总体成效、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发展态势和办学特色等。字数控制在800-1000之间。】1.建设思路与总体成效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RR年批准,2015年9月开始招生。本学位点的建设思路是以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4、为指导,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内教学与研究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注重过程管理和制度建设,确保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成效:本学位点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准确,符合工程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围绕本学位点研究优势和特色进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形成了规范、有特色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本学位点现有教师47人,其中校内专职教师24人,校外指导教师23人;校内专职教师中,导师14人,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自本学位点授权以来,本学位点校内专职教师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

5、目38项,总经费达1712.7万元,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其中SCI和EI收录30余篇,获奖13项,授权专利25件。本学位点现有2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面积6000余m2,仪器设备总值2520万元;建立校外实践基地7个(省级1个)。本学位点自2015年开始招生以来,共招生41名,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度100%。制定了系列人才培养保障制度和鼓励措施,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建立了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审、预答辩和答辩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2.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

6、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山东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行业,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3.发展态势和办学特色本学位点立足于山东省建筑与土木工程大省的区位优势,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作用,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人才。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迅猛发展,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本学位点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办学特色:在我国“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等时代发展背景下,本学位点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在抗震节能与生态宜居村镇建筑、

7、建筑结构诊治与新材料、岩土工程检测与控制以及水处理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二、建设成效【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指标中5个一级指标(目标与要求、基本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培养成效),依次对本专业学位授权点各项建设工作的成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描述。定量描述应尽量使用图表;定性描述以客观事实为主,辅以必要的典型事例,并对达到的水平、形成的特色等进行适度描述。字数控制在6000-8000之间。】1.目标与要求建设目标:本学位点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RR1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RR)

8、的要求和“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方针,充分吸收国内外及校内相关教学改革成果,结合学校及学院办学优势与学科发展特色,明确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主,工程特色、区域特色明显的建设目标。根据本专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招生规模达到35人左右,校内导师稳定在30人左右,重点建设抗震节能与生态宜居村镇建筑、建筑结构诊治与新材料、岩土工程检测与控制以及水处理新技术等4个特色研究方向,建设10个左右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学位要求:本学位点严格执行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研究生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完成实践环节,符合专业学位论文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

9、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培养方案:本学位点培养方案紧扣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由学科带头人和培养方向负责人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向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广泛征求意见,经本学科研究领域相关专家论证后制定,详见附件1。本学位点设置了完整的课题体系,由学位课程、领域主干课、选修课、必修实践环节和跨领域补修课程构成。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2学分。2.基本条件(1)师资队伍本学位点现有教师47人,其中校内专职教师24人,校外指导教师23人。1)校内师资队伍本学位点校内专职教师2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3

10、名、讲师7名,导师14名;有2位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45岁以下教师14人,占比58%;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23人,占比96%;具有博士学位的12名,占比50%。具体情况见表1。表1师资队伍一览表序号姓名出生职称学历学位毕业时间毕业院校备注1徐学东1961.01教授研究生硕士1982.12天津大学硕导2翟爱良1963.09教授本科硕士1985.07同济大学硕导3段绪胜1963.04教授本科学士1987.07山东建工学院硕导4刘传孝1970.12教授研究生博士20RR.04山东科技大学博导硕导5王萱1965.02副教授本科硕士1984.07同济大学-6周翠玲1965.09副教授本科硕士1986.0

11、7河海大学硕导7赵兴忠1966.08副教授本科硕士1989.08重庆建筑大学硕导8张耀军1970.06副教授本科硕士1994.07合肥工业大学-9李晓晨1970.10副教授研究生博士20RR.12河海大学硕导10逯海勇1971.04副教授研究生硕士20RR.07中央美术学院硕导11王素华1971.05副教授研究生博士1995.07山东科技大学硕导12孙勇1973.12副教授本科硕士1997.07山东工业大学硕导13张建刚1974.01副教授本科博士1996.07石家庄铁道学院硕导14冯竟竟1981.06副教授研究生博士20RR.07中国矿业大学硕导15郭彬1977.09副教授研究生硕士20RR

12、.06东南大学-16姜瑞雪1981.11副教授研究生硕士20RR.06山东建筑大学硕导17王少杰1985.01副教授研究生博士2016.06东南大学硕导18范军1974.07讲师研究生博士20RR.07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9王新元1982.01讲师本科硕士20RR.07西南科技大学-20史玲1982.10讲师研究生博士20RR.06北京科技大学-21张传杰1983.12讲师研究生博士2016.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马德鹏1987.06讲师研究生博士2016.06山东科技大学-23孙池涛1988.01讲师研究生博士2017.06中国农业科学院-24冯忠伦1989.11讲师研究生博士2016.

13、06山东农业大学-本学位点根据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结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制订了严格的导师遴选、培训和考核制度。2)校外师资队伍本学位点共有校外指导教师23名,其中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19名,副教授3名。本学位点制定了校外导师的选聘制度和激励措施,详细规定了校外导师的基本要求、职责、聘任与解聘等内容。对校外导师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激励措施主要是人才资源支持,即支持研究生根据校外导师和实践基地的工程技术需求开展课题论文研究,为实践基地单位培训技术人员。专业实践基地无偿使用学校的图书和数据库资源,优先使用学校的教学、科研平台资源开展相关工程技术研究。

14、(2)工程科技研究1)研究项目自本学位点20RR年授权以来,校内专职教师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科研项目38项,总经费为1712.7万元,其中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总经费876.5万元。大量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为本领域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2)研究成果自本学位点授权以来,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见表2。表2代表性研究成果清单表序号完成人姓名成果名称成果类型成果信息1刘传孝不同围压下深井煤岩短时蠕变实验的细观损伤机制分析论文岩土力学,2017年9月2刘传孝深埋煤层应力松弛状态演化试验与动力学分析论文岩土力学,2016年6月3刘传孝片麻岩风化程度及其声发射规律试验研究论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6月4冯竟竟EffectsofultrafineflRashonthepropertiesofhigh-strengthconcrete论文JournalofThermalAnalRsisandCalor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