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9106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考点3 生物的进化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3 生物的进化,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1.物种形成的模式 (1)渐变式:大多数物种形成方式,要点整合,如上图所示,物种4中的种群1、2、3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别,进而达到生殖隔离,出现新物种1、2、3。 (2)人工创造新物种,特别提醒 (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包括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发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

2、产生抗药性变异。 (3)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新物种形成的基础。 (4)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5)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不是地理隔离。 (6)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不是个体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2.共同进化 (1)共同进化的类型与实例,(2)共同进化结果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三个层次:

3、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1)依据概念求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频率此基因个数/(此基因个数其等位基因个数)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常染色体上某基因的频率此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该基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雌性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显性个体数雌性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 (3)运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换算 成立前提 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计算公式 a.当

4、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a)时,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q,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误区警示 (1)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迁入和迁出均可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2)自交前后,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上升,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下降。 (3)随机交配前后,基因频率不变。未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随机交配前后,基因型频率改变;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随机交配前后,基因型频率不再改变。,题型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综合应用 1.(2018通泰扬徐淮宿二模)分别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两个岛屿上的

5、两种地雀,以不同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为食,其喙差别较大,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地雀存在生殖隔离,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B.碾压型喙适宜从坚硬的果实或种子中获得食物 C.两种喙的形成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D.地雀的喙和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题型集训,1,2,3,4,答案,解析,解析 两种地雀有共同原始祖先,经长期地理隔离导致基因库差异显著(仍有部分相同基因)达到生殖隔离,A错误。,1,2,3,4,2.(2018江苏,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

6、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 不变,答案,解析,1,2,3,4,解析 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所以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A正确;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的有害还是有利取决于生存环境,有害变异在环境改变时也可以成为有利变异,B错误;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不代表形成了生殖隔离,C错误; 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是种群足够大,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在各代保持不变,D错误。,1,2,3,4,物种形成的“三、二、二” (1)三个环节,1,2,3,4,(2)二个方向:变异不定向;自

7、然选择定向。 (3)二种选择:自然选择;人工选择。,题型二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3.(2018河南八市二模)在若干年期间,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见下表。已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依次为R、r和r,且R对r、r为显性,r对r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A.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 B.该种植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的频率为40%,二次调查时为20% D.r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基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1,2,3,4,解析 植物中,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等

8、位基因,基因突变是该植物花色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A正确;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 二次调查时,由于不知道红花植株中RR、Rr和Rr各基因型个体的具体比例,所以不能确定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C错误; r的产生与遗传为该植物基因多样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正确。,1,2,3,4,4.(2015全国,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A的基因频

9、率为_。,答案,解析,1,2,3,4,11,121,50%,1,2,3,4,(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答案,解析,1,2,3,4,A基因纯合致死,11,解析 该种群随机交配后,由于后代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A基因纯合致死。且Aa和aa两种基因型比例为21,这时种群中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3A、2/3a,依据遗传平衡定律,求得后代AA为1/9、Aa为4/9、aa为4/9,其中AA个体死亡,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1)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求解,如人类ABO血型系统由IA、IB、i三个基因组成6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控制A型、B型、AB型、O型4种表现型(血型),则求基因频率如IA (2)配子概率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一般情况: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发病率),而配子概率基因频率,如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型性别决定中雌性个体或ZW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 特例: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中或ZW型性别决定中雌性个体中,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发病率)配子的概率,因为配子还涉及到Y染色体配子或W染色体配子,Y或W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