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9072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第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D,C,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第34题。,3.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 D.滑坡、泥石流预警 4.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

2、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D,C,一,二,三,一、等高线图的判读 例1(2018湖北荆州摸底)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山峰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 A.990 m、301 m B.950 m、201 m C.850 m、299 m D.799 m、501 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69 m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一,二,三,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等高

3、距为100 m,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a山峰外圈的等高线数值为900,a的高度是9001 000 m,C、D两项错误。陡崖处有4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可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是300500 m,B项错误,A项正确。第(2)题,水向低处流,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正西流,A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70170 m,可能为169 m,B项正确。陡崖处没有河流,不能观赏到瀑布景观,C项错误。b地流经山地,可见“V”型峡谷,c地位于山麓,可见河流冲积扇,D项错误。,一,二,三,归纳提升 1.等高线图的判读,一,二,三,2.等高线图

4、中的计算 以下图为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一,二,三,(1)计算相对高度。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区域最大高差为H高-H低H相H高-H低+2d。如图中数值最大的等高线为800米,最小的等高线为450米,则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为800-450H相800-450+250,即最大高差350米H相450米。 两地间的高差:如图中大坝坝顶海拔为550米,大坝处谷底海拔为450H低500,故坝高为50H坝100。 (2)计算陡崖高度。 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为重合的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5、如上图中陡崖处有3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在此重合,等高距为50米,故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1)50米H(3+1)50米,即100米H200米。,一,二,三,(3)局部闭合的海拔范围。 介于两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内部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如果闭合等高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小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数值低于较小数值;如果闭合等高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大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数值高于较大数值。 (4)计算两地的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 m。图中最大高差约为350H相450,故其最大温差为2.1

6、2.7 。 (5)计算地形坡度: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两点垂直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一,二,三,3.等高线图的应用,一,二,三,一,二,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在上述地理事象的判读和选择时,注意三点:(1)在港口选址时注意0米等高线,0米等高线即代表海岸线;(2)在交通线选址时,注意鞍部地形,由于鞍部相对地势较低、坡度较缓,是许多交通线适宜通过的地点;(3)农业生产布局时,注意坡度陡缓的判断,当坡度较陡时,不能再修建梯田,只能发展畜牧业或林业。,一,二,三,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 (1)绘制。,一,二,三,一,二,三,

7、(2)利用地形剖面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实际地点的通视情况。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所示。,一,二,三,二、等温线图的判读 例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二,三,(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

8、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B,B,B,一,二,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月等温线在甲、乙两地闭合,且比周围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甲、乙两地均为山地地形。第(2)题,7月等温线在沿海地区基本上与海岸线平行;在太行山地区大致与山脉的走向平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这说明影响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第(3)题,越向内陆,大陆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大。图示区域,石家庄附近的气温年较差最大,而黄海沿岸气温年较差最小,故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一,二,三,归纳提升 等温线是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等温线图是用若干条等温

9、线来表示某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等温线图的判读思路如下表所示。,一,二,三,一,二,三,三、等压线图的判读 例3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二,三,(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A,C,解析:第(1)题,图示右上部为一低压系统,甲、乙之间和丙、丁之间分别有一低压槽。根据两侧风向判断,甲、乙附近形成冷锋系统,丙、丁附近形成暖锋系统,因此雨区为处

10、于冷锋锋后的甲地和暖锋锋前的丁地,其中甲地为冷锋形成的降水,强度大,最可能为暴雪天气。第(2)题,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根据等压线分布,结合地转偏向力,可判断该地为东南风。,一,二,三,归纳提升 等压线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分析如下。 1.判读内容,一,二,三,一,二,三,2.判读示例 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一,二,三,(1)图中箭头为E点风向,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可判断风向右偏,应为北半球近地面。 (2)由图中风向可判断图中气压周围高中部低,为低压中心。图中气压值P1P2P3。

11、 (3)图中OM、ON为低压槽,根据槽线两侧的风向,可判断OM附近形成冷锋,雨区主要集中在锋后的A区;ON附近形成暖锋,雨区主要集中在锋前的D区。,(1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4分) (2)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6分),答案:(1)丘陵;鞍部。 (2)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或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数值及比例尺可知,此地海拔在500米以下,坡度较为和缓,应为丘陵地形;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应为鞍部。第(2)题,若赞成,说明理由时要从建水库的自然条件及建水库后可以解决的问题入手;若不赞成,说明理由时要从建水库时遇到的问题(如耕地被淹没、移民等)及建水库后会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去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