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68655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空间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5:32,1,GaoSuGongLu,第十一章 城市防灾规划,SACE,05:32,2,11-1 城市主要灾害,1 城市主要灾害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 人为灾害 主动灾害(故意破坏)、意外事故(交通事故、核泄漏) 战争灾害 敌人的空袭 次生灾害 诱发的灾害 受灾的影响 直接受害、社会功能受害、生活功能受害、心理受害,05:32,3,11-1 城市主要灾害,2 城市灾害的特点 灾害造成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1976年,唐山大地震,24万人 1945年,广岛原子弹袭击,居民伤亡过半 灾害的发生一般不是孤立的 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次生灾害破

2、坏程度大于原生灾害 广岛袭击后半小时,半径2km以内,烧坏房屋5.7 万幢,7万人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会诱发自然灾害,或加剧灾害强度和频率 多数城市灾害都有很强的突发性 灾害对城市破坏程度的影响因素 城市位置、城市结构、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05:32,4,11-1 城市主要灾害,3 城市防灾存在的问题 城市单项防灾系统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现代城市的标准 城市初防洪规划外,没有其他防灾的规划 城市建设中,用于城市防灾的资金不足 有钱买棺,无钱买药 城市工业防灾没有规划,对可能成为灾害源的工业缺乏防护 已经开发的地下空间,没有成分利用于城市防灾 城市应付大灾害的思想、组织和物质准备不足 为

3、救灾和灾后重建准备的物资不足 缺乏统一的防灾组织和指挥系统,05:32,5,11-2 城市综合防灾,1 城市综合防灾的意义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用系统的方法,城市的总体防灾是城市的基本功能 民防的作用的改变 单纯的防御空隙转变为保存有生力量和经济实力 城市灾害发生的突发性和复杂性 科学技术发展,建立单项防灾系统,随时处于准备状态 科学态度,足够的资金,建立综合防灾体系 关系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05:32,6,11-2 城市综合防灾,2 城市综合防灾的能力 对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建立城市战争破坏评价模型(最不利情况进行预测) 建立城市防灾模型(灾害管理系统) 先进的仪器

4、 对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 预测失误、预测不及时、认为因素的干扰 警报、通讯系统(提高警报的接受率,增加居民心理安全感) 对灾害的防御能力 灾害发生前,进行长期抗灾抗毁的准备 灾害发生后,保全生命,减少损失和次生灾害发生 保证城市的自救能力(救灾物资、救灾人员),05:32,7,11-2 城市综合防灾,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对策 建立健全城市灾害预测、监测、监视警报、预警系统 城市气象观测系统、城市防汛测报系统和机构 城市地震监测系统、城市消防报警系统 城市防核、防生化武器系统 城市人口疏散、防空警报系统 建立城市人口应急疏散系统 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确定受灾后的人口转移数量、方法、路线和地域等,0

5、5:32,8,11-2 城市综合防灾,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对策 地面建筑空间 科学规划和控制城市整体形态发展和建设规划 城市整体布局合理,满足防空、防灾要求 城市建设指标要综合考虑,满足防灾要求 按照防灾的要求,进行控制绿化 控制高层建筑物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物的高度 建立城市应急交通道路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平战两用和防灾相结合 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灾和救援物资 掌握城市工业危险源状况和考虑必要的救援方案,05:32,9,11-2 城市综合防灾,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对策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人防工程的数量和合理布置 战时防空,城市地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地上和地下

6、综合规划,统一施工 城市非人防地下工程满足人防建设要求 非人防地下工程纳入城市人防战备建设体系 提高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 引水工程、地下水库,05:32,10,11-2 城市综合防灾,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对策 主要防灾工程设施建设 防汛设施建设 城市防汛墙、江河堤防、雨水排水设施、地下设施的防倒灌 工程抗震建设 地面建筑按规范要求 消防设施建设 机构建设、装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地下消防车库 医疗救护建设 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建设,地下医院和医药储备库 城市灾害防御救援系统 指挥系统,应急预案,05:32,11,11-2 城市综合防灾,4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特性 地下空间防灾的两重性 外

7、部灾害良好的防护特性、内部灾害的防护 战争防护 采取相同的防护措施的比较 核武器的光辐射、早期核辐射、空气冲击波,放射性污染 常规武器和化学、生化武器较地面有优势 火暴产生(向心地面风)地下空间的密闭作用 地震防护 地震加速度的放大、地面高层建筑的结构位移作用 地下空间的防洪作用,05:32,12,11-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问题,1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广场和绿地客观上提供避难空间,保证救灾空间 灾害对城市的破坏作用 针对最严重灾害采取防护措施,核武器袭击和强烈地震 空气冲击波(爆炸总能量的50%,3km内达到0.12MPa,动力作用) 热辐射(瞬时强

8、光,总能量的35%,313km,20m/s,69小时) 早期核辐射和发射性污染(总能量的15%) 电磁脉冲(对电磁波产生强烈干扰) 城市结构、规模、道路与城市安全的作用 正常与非正常时期,05:32,13,11-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问题,2 城市地面与地下防灾空间的综合体系 地下防灾空间的充分利用 地下空间的防御作用 为地面难以抵御的灾害作好准备 地面受到严重破坏后保持城市的部分功能 民防工程根据在核袭击下的损伤程度分高、中、低、一般 非防空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地下空间的连同(地铁的作用) 扩大地面防灾空间的容量 广场、绿地、空地,防地震和火灾 达到抗震等级的地面建筑的防震作用,05:32,

9、14,11-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问题,3 城市防灾系统的整体最优问题 灾前疏散与就地掩蔽的关系 确定合适的比例(安全和经济) 疏散费用是提供标准掩蔽位置费用的1/3 城市人口疏散必须有组织进行 前期疏散(63月前),临战(42周)、紧急(7248小时) 民防工程的防护效率 合理预测(打击规模、方向、方式,目标区、一般危险区、波及区) 防护效率(确定合理的生存比例) 防护效率与工程规模和预警时间的关系 防护工程质量和防护效率的关系,05:32,15,11-3 城市综合防灾的规划问题,4 城市经济和基础设施的防灾问题 城市工业的重要性 保存战争潜力和战后的恢复能力 大型工业的疏散 工业的复杂程度

10、和战争的突发性 就地掩埋和加固的方法 防火、防倒塌、防冲击波 工业布局上 对国民经济有决定意义的工业分散布置 建立门类齐全的大后方工业体系 基础设施 准备抢修器材和物资,系统之间的替代功能,地下交通利用,05:32,16,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1 地下空间内部火灾的特点 地下空间火灾影响比地面空间严重 地下空间火势蔓延方向和烟的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一致 出口有烟和热气流的自然排除,造成消防人员进入困难 地下封闭空间,人员方向感差 地下空间发生火灾的原因 电气事故、使用明火不慎、易燃气体泄漏、管理不善 火灾的影响 对人烧伤、窒息、中毒、高温热辐射 对地下建筑结构的破坏 地面火爆造成地下空间

11、的缺氧 灭火产生的损害,05:32,17,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2 地下空间内部火灾的控制 控制火源 明火或电器的打火 结构材料用不燃材料 及时发现,及时控制,灭火器材准备 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流的扩散 设置防火分区、减少发烟量大的物品,通道的防烟垂壁 灭火 自动灭火系统、内部专职消防人员、城市消防队,05:32,18,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3 人员的疏散和撤离 烟的流动规律 针对烟的特点和流动规律采取措施 防火的安全距离 人员从听到警报采取行动(临时避难) 通道系统到达安全出口 通过安全出口,到达安全室外环境 通道的最小宽度 根据人流密度控制步行的速度,系统简单、保持畅通 出入口

12、的数量和位置 足够数量,防止堵塞,两个防火单元的出入口和地面的出入口,05:32,19,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4 城市公路隧道的火灾防护 火灾的危害 其它车辆无处躲避,火灾由车辆事故引起的,发生和装载内容 城市公路隧道的防火措施 结构措施 车行道有足够的宽度,适当位置设置避车线 隧道内材料要求不燃,防止吊顶材料坠落 行人进入隧道时,隔离、有独立的排烟系统 监测措施 感知、报警、自动灭火,巡逻、限制危险品车辆进入 灭火措施 自动喷淋系统,合适的灭火剂,05:32,20,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5 城市地下铁道的火灾防护 地铁火灾的特点和危害 人流集中,车辆起火、车站内起火和隧道内起

13、火 城市地铁的防火措施 车辆起火 便携式灭火器灭火、疏散乘客、行驶进车站 车站内起火 站厅之间的隔离措施、和其他建筑物的隔离 隧道内起火 可燃物少,蔓延小,注意排风系统,05:32,21,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6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火灾防护 地下商业空间火灾的特点和危害 人流集中,结构复杂,改造工程防火措施少 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措施 空间的物品 限制易燃和易发烟的商品数量,使用不燃的装修材料 限制明火的使用(饮食店的控制),禁止吸烟 建筑布置 力求简单,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人员疏散的组织 疏散通道宽敞畅通、引导设施,05:32,22,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7 地下生产和储存空间的火灾防护 地下生产和储存空间火灾的特点和危害 爆炸不易泄压,冲击波、热流和有害气体,火灾不易扑救 地下生产和储存空间的防火措施 爆炸冲击波的防护 密闭爆炸、设置泄压竖井、设置缓冲和扩散室 火灾 隔断火源(车间防火门,隔离带) 灭火措施(灭火器材) 布置措施(人员和重要车间远离易燃易爆的车间),05:32,23,11-4 城市空间的防灾问题,8 其他灾害的防护 水灾 产生的原因 地面积水灌入、附近水管破裂、地下水位的回升、建筑防水失效 防护措施 出口的防护措施,山洪的防护 震害 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结构裂缝漏水,吊顶坠落, 管道破裂,地下水的上升 防止洞口的破坏和堵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