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8225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_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上 文言文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说明:原文和译文左右对照,便于诵读积累。文言文中画 “ ”为重点句子翻译,画“ ”的为重点句子背诵,加粗的为重点字词翻译。,第 1 篇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考情检索:近六年未考,世说新语是 南朝宋 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笔记小说 ,由 刘义庆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一、文学常识,考点梳理,二、通假字,尊君在不(通“ 否 ”,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1太丘舍去(古义: 离开 ;今义:前往,到去) 2与人期行(古义: 约定 ;今义:日期,指等待或盼望) 3相委而去(古义: 丢下、

2、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 拉 ;今义:领),三、古今异义,1俄而雪骤 骤: 急速 2公欣然曰 欣然: 高兴的样子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大致、差不多 拟: 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 不如 因:凭借 5元方入门不顾 顾: 回头看,四、重点实词,1去后乃至 乃: 才 2非人哉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3下车引之 之: 代词,代指元方,五、重点虚词,1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六、翻译句子,即公大兄

3、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七、特殊句式,八、背诵默写,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12018预测咏雪中,“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比喻更好?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依据:作者并没有直接评价,但“公大笑乐”一句及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

4、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你觉得陈元方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一:不失礼。元方还是小孩子,不必对他要求太苛刻,而且他年纪虽小却有勇气指出他人的错误,勇于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 示例二:失礼。虽然“友人”做错了事,但他知错就改,元方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而且小孩子应该尊重长辈,不应“入门不顾”。,九、问题探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018原创阅

5、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即时过关,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约定,离开,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待/君久不至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4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示例一:做得对。父亲的朋友不守信用,还出言不逊,就应该不理睬。 示例二:做得不对。父亲的朋友“下车引之”,说明已经悔过,应该原谅他。,C,第2篇 论语十二章,考情检索:2014、2015、2016年考查名句默写,1孔子

6、,名 丘 ,字 仲尼 , 春秋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 、 教育家 。 2论语是一部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书,共 20 篇,是 儒 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大学 中庸 孟子 合称为“四书”,对后世影响极大。,一、文学常识,考点梳理,1不亦说乎(通“ 悦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 又 ”,用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二、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 按时 )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 每天 ) 3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 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与体会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 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

7、吃饭 ),三、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泛指多次 ;今义:数词,确数),四、古今异义,1吾日三省吾身 省: 自我检查、反省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疑惑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信: 真诚,诚实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 普通的人,男子汉 6切问而近思 切: 恳切 7人不知而不愠 愠: 生气,发怒 8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 超过,越过,五、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 之: 代词,代学过的知识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之: 代词,它,文中指学问和事业 3人不知

8、而不愠 而: 表转折,却 4博学而笃志 而: 表承接 5回也不改其乐 其: 代词,他的 6仁在其中矣 其: 代词,代前面的事,六、重点虚词,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跟着学习,发现自己也有跟他们一样的缺点时,就应该改正。,七、翻译句子,贤哉,回也! 倒装句,八、特殊句式,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3子

9、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4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他人学习,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九、背诵默写,6.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7.要学会学习别人长处,也要学会借鉴他人的缺点,我们常用论语中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示。 8想象在几十年后的老同学聚会上,年近花甲、古稀的你们,想互相劝对方要安享晚年,可以用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

10、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示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人们的误解、正确对待他人不公正的批评。,十、问题探究,2018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即时过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11、乐。贤哉,回也!”,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2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通“悦”,愉快,生气,发怒,自我检查,反省,越过,超过,3“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发: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

12、解与体会,这说明,复习和巩固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不能学了新的丢了旧的,这样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忠,信,习,品德,第 3 篇 虽有嘉肴,考情检索:近六年未考,本文选自 礼记 ,其又名 小戴礼记 , 儒家 经典著作,是 秦汉 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 西汉 (朝代) 戴圣 (人名)编撰。,一、文学常识,考点梳理,二、通假字,兑命曰:“学学半。”(通“ 说 ”,指傅说),三、词类活用,1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 好处 ) 2不知其旨也(名词用作形容词, 甘美 ),四、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 即使 ;今义:虽然) 2不知其旨也(古义: 甘美 ;今义:意义) 3虽有至道(古义: 达到极

13、点 ;今义:到) 4教然后知困(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5教学相长也(古义: 促进 ;今义:生长),五、重点实词,1弗食 弗: 不 2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自我勉励,1不知其善也 其: 其中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所以 4其此之谓乎 其: 表示推测,六、重点虚词,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七、翻译句子,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

14、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有不够好的地方,然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够勉励自己(进一步学习)。 5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其此之谓乎? 倒装句,八、判断特殊文言句式,1虽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也 。 2 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 3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 4故曰: 教学相长也 。,九、背诵默写,1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教学相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本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 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帮助他

15、,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提升自我。,十、问题探究,2017六盘水中考阅读古文,回答15题。,即时过关,【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中(zhng)绳: 合乎拉直的墨线。(r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暴:通“曝”,晒干。参:通“叁”,多次。,(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强也 (3)学不可以已 (4)故木受绳则直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之然也 辍耕之垄上 B不知其善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虽有嘉肴 虽有槁暴 D学而不思则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甘美,勉励,停止,所以,因此,C,3翻译下列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