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82211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_1.3.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一,二,三,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2.空间分布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一,二,三,3.规律,一,二,三,思考讨论 你所在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何时最大?何时最小? 提示: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地区作答,若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最大,冬至最小;若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最大,冬至最小(南半球相反)。,一,二,三,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

2、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图所示: 昼弧与夜弧示意,一,二,三,2.变化规律 (1)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2)北半球: (3)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4)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一,二,三,思考讨论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赤道地区最小,变化幅度为0;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及其以内存在极昼、极夜现象,变化幅度为24小时。,一,二,三,三、季节更替 1.原因 从天文现象上看,季节变化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

3、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 2.不同纬度的季节变化 (1)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 (2)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 (3)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一,二,三,3.季节划分 (1)天文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我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2)气候统计工作中一般把3、4、5月划分为春季,6、7、8月划分为夏季,9、10、11月划分为秋季,12、1、2月划分为冬季。,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问题导引 近年来,随着城市

4、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材料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正午太阳高度角。 (2)上图中,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提示:表示夏至日,表示春、秋分日

5、,表示冬至日。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的大小。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从图中可以看出,济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有何规律? 提示:济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含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就是当地地方时为12时(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探究一,探究二,(2)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

6、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极值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探究一,探究二,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探究一,探究

7、二,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探究一,探究二,(4)楼房间距问题。 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L应大于hcot H。,探究一,探究二,(5)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8、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来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角。如右图所示,+H=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 导学号96100028我国西部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角H,如甲图。乙图为该地一年内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乙图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 。 (2)该地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长度

9、变化情况是 , 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的变化是 。 (3)如果一年中测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该学校位于( ) A.南回归线以南 B.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4)如果出现正午竿影长度等于竿长,则表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 A.0 B.25 C.45 D.90,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从乙图纵坐标二分二至日时影长,推出影子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即为夏至日;影子最长,为冬至日。根据时间推理,为春分日,为秋分日。第(2)题,影子长度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呈负相关关系。第(3)题,一年中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说明直射点的移动在此地的南方,即

10、此地在北回归线以北。第(4)题,根据甲图示意,若正午竿影长度等于竿长,正午太阳高度角H=45。 答案:(1) (2)先逐日变短,夏至日最短,后逐日变长 先逐日变大,夏至日最大,后逐日变小 (3)C (4)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问题导引 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漠河位于祖国的最北端,每年的夏至日,便会出现“白夜”。在“白夜”出现时,23时,天仍然亮,人们可以坐在白夜里看书、写字。当夜幕降临到午夜后的12时,天稍黑一会儿又开始放亮。此时,晚霞与朝晖在北方的天宇上交相辉映,其白夜之景十分壮观。因此游人多称漠河为“不夜城”。,

11、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漠河在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分别是怎样的? 提示:春、秋分日昼夜平分,夏至日昼长夜短,冬至日昼短夜长。 (2)漠河为什么会出现“白夜”奇观? 提示:漠河由于纬度高,每年夏至日昼长夜短且相差极大,出现黄昏与黎明相连的“白夜”奇观。,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如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

12、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图所示: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探究一,探究二,3.“昼夜等长”的两种情况 (1)“无论时间怎么变,地方不变”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无论地方怎么变,时间不变”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昼夜长短的计算看特点 (1)昼弧、夜弧计算法。,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如图所示:A点所在纬线圈的昼弧为270,昼长=27015/时=18小时,探究一,探究二,(2)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法。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

13、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探究一,探究二,(3)根据对称规律计算。 同一纬线上的地区,昼长相同,夜长相同;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长、夜长相反,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30N的夜长等于30S的昼长,如右图所示。 同一地区以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长相同,夜长相同。以北京为例,5月22日和7月22日是以夏至日(6月22日)对称,这两天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同,若已知5月22日的昼长,就可知道7月22日的昼长。,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 导学

14、号96100029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2)若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探究一,探究二,思路导引: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昼长与12小时之差越大,纬度越高地纬度最高,地纬度最低第(1)题选B 地(北京)两日昼长大于12小时,且次日比当日昼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地球逐渐靠近远

15、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各地昼夜长短相差不断变大第(2)题 选C 答案:(1)B (2)C,1-3 4-5 6,导学号96100030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C点的昼长为( ) A.24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1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太原 B.长春 C.南昌 D.昆明 3.图中C点在半年后的夜长为( ) A.4小时 B.10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1-3 4-5 6,解析:读图可知,C点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比例为51,即昼长为20小时。图示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半年后,时间为冬至日,与现在时间夏至日关于秋分日时间

16、对称,C点的夜长与此时的昼长相等。 答案:1.C 2.B 3.C,1-3 4-5 6,导学号96100031(2016江苏盐城检测)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在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令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完成第45题。 4.材料“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3 4-5 6,5.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