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8156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2019版高中地理_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 农业布局特点,1.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结合材料,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达标检测,互动探究,内容索引,答题模板4 农业区位评价类,自主学习,一、地理条件,1.范围:A 、B吉林、C 三省及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 、林业生产基地和 生产基地。,黑龙江,辽宁,商品粮基地,畜牧业,3.自然条件 (1)气候:,一年一熟,4月10月,(2)地形: 、 、 ,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 、 广布,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2、基础良好, 发达,人口密度较低。,高原,平原,山地,黑土,黑钙土,交通,判断 1.东北地区的范围为东北三省。( ) 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依据: 、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 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气候,生产方式,耕作农 业区,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A 、 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 主要农作物: 、大豆、小麦、水稻等,松嫩平原,玉米,(1),(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E小兴安岭、F 。 (3)畜牧业区: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区。,大兴安岭,长白山,西部高原,知识归纳,

3、互动探究,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右面为“东北地区的地形图”。读图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条件?,探究点一 地理条件,答案,答案 土地资源辽阔,土壤肥沃;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机械工业发达。,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答案,答案 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答案,3.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为什么?,答案 劣势主要表现为:(1

4、)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 (2)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影响农作物生产。 (3)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优势主要表现为:(1)冬季时间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 (2)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3)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读“东北区域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完成13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两地年降水量小于400 mm,故对应或,又因地年均温较低

5、,故对应纬度较高的,地对应。地年降水量为881 mm,较丰富,对应,地年均温较低,对应,则地对应。,2.表中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与其成因无关的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季风,答案,解析,解析 两地分别对应、,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当,故其降水差异明显与纬度无关。,3.与江汉平原比较,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是 A.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 B.肥沃的土壤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地广人稀,答案,解析,解析 地区是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是其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探究点二 农业布局特点

6、,答案,答案 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降水量相差不大,农业类型却有所区别,原因是什么?,答案,答案 松嫩平原耕作农业和畜牧业均有分布,而三江平原只有耕作业,这是因为三江平原上有多条河流汇集,低洼过湿,不适合牧草的生长和牧业的发展。通过对沼泽的整治和改造,三江平原可以成为优质的粮食作物生产基地。,3.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答案,答案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10积温自南向北、从平原向山区递减。,4.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和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答案,答案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

7、因素是热量,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5.东北地区可划分为哪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案,答案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农业区可划分为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46题。,4.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答案,解析,解析 图中农作物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应该为玉米和小麦。,5.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A.玉米和小麦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小

8、麦 D.高粱和小麦,答案,解析,解析 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大豆和甜菜。,6.B区域与A区域相比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答案,解析,解析 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相比,热量较丰富,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拓展延伸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如下所示: (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达标检测,1.与南方稻米产区相比,五常大米品质上乘,主要是由于 A.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B.日照长、昼夜温差大 C.雨热同期、热量丰富 D.土壤肥沃、沼

9、泽广布,(2017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月考)黑龙江省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五常大米品质上乘,米粒均匀,色泽光亮,芳香四溢。下图为“五常市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2,3,4,5,答案,解析,解析 五常大米种植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光照时间长,纬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故B项正确; 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源更有优势,故A项错误; 南方地区热量较丰富,故C项错误; 沼泽广布不是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故D项错误。,1,2,3,4,5,2.与南方相比,五常稻米产区 A.商品率较高 B.机械化程度低 C.科技水平低 D.水利工程量大,答案,解析,1,2,3,4,5,

10、解析 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商品率较高,故A项正确。,1,2,3,4,5,解析 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土壤肥沃,粮食生产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有所下降。该区由于纬度位置较高,热量相对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布局。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东北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D

11、.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1,2,3,4,5,答案,解析,解析 粮食作物中,玉米分布最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由南向北热量渐少,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渐增。,4.关于林业和特产区以及畜牧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等 B.小兴安岭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C.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D.西部畜牧区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解析 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一大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答案,解析,1,2,

12、3,4,5,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2,3,4,5,(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答案 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答案,解析,1,2,3,4,5,解析 三江平原开发较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小

13、;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较少,环境质量优良。,(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答案 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答案 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沃,科技水平高,精准施肥,控制化肥用量。,(4)建三江

14、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答案 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答案,解析,1,2,3,4,5,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该地环境质量优良;科技先进精准施肥,化肥、农药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单位面积产量高,生产规模大,总产量大,商品率高。,农业区位评价类,答题模板4,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术语,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术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

15、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沙砾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沙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为_ _。,解析 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材料二,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即可。,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答案,解析,(2)甲地地表沙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是_ _。,解析 沙砾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当地昼夜温差,同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改善当地的水分条件。,沙砾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沙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答案,解析,(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