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8129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三编 核心素养再提升 素养2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养二 跨越时空中外关联篇,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通过学习,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主题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主题一,主题二,

2、主题一 近代西方国家和中国 关联一 近代中西外交政策的比较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权性质和思想文化都深刻影响着外交政策,中国近代外交与西方国家外交的差异是由各自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对应演练 1.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 A.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答案,解

3、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对应演练 2. 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答案,解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对应演练 3.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国人不断启蒙的过程。时代不同,各个时期的启蒙主题各异。某时期的启蒙主题是“群(族群,即民族国家)”,而不是“己(个人)”。这是要告诉中国人:世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竞技场,中国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再不觉醒,就要灭亡了。这种启蒙思想或运动最

4、有可能是( ) A.明末清初具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 B.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 C.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D.以民主、科学相号召的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对应演练 4.1954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发表巨著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即科学与文化史,中文翻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从中英文标题的不同可以看出( ) A.中国古代的科技实质上全是生产工艺 B.中西方对于科技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C.西方以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科技 D.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明显不同,答案,解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二 现代世界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对应演练 5.世界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即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 A.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 B.都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 C.其道路都是先发展重工业后发展轻工业 D.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