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7995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4课_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学习目标,要了解关于辞的这种体裁的常识 要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 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优美,在风格上具有淡远潇洒的特点,而这种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学习本文对此要深入加以体会。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陶潜,又名_,字元亮,_(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_”。又自称“_”。,陶渊明,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东晋,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

2、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题 解,回 去 吧,归 去 来 兮 辞,助词,无义,语气助词,回 去,辞,战国后期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特点: (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 (2)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 (3)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 “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腰(第四 五字)上,也可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关于“序”,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课 文

3、 朗 读 先听录音,后学生齐读,要求: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节奏、感情。,通读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3、程氏妹丧于武昌,性本爱丘山,做官“深愧平生之志”。,全文结构思路:,第一部分():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第二部分():写作者回 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第三部分():抒发诗人“乐 天安命的情怀,读悟第一段,1.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2.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3.那么陶渊明具有怎样的隐士情怀呢? 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的一种避世的人生态度,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现。,田园将芜 心为行

4、役,以往不谏 来者可追 迷途未远 今是昨非,自责,自恕,鄙弃官场,向往园田,已往,来者,昨非,今是,出仕,归隐,自责自悲 自恕自慰,表达对官场的鄙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学习第二段,翻译:,眄庭柯以怡颜 园日涉以成趣,具体分析,归途,归心似箭,抵家,欣喜若狂,居室,舒适安逸,涉园,留连忘返,第二段:归家后的怡然自得.,从第二段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对简陋的居处表示满意,“松菊”喻高洁志趣,(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有淡泊明志之意,(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3)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写照。,(4)景翳翳以将

5、入,抚孤松而盘桓,(4)“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托物言志。,学习第三段,复驾言兮焉求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将有事于西畴,悦亲戚之情话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乐趣,和亲戚们谈家常,弹琴读书,准备劳作,驾车出游,第三段:归田后农村生活的乐趣.,内容分析,学习第四段,1、寓形宇内复几时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乐夫天命复奚疑,内容分析,承上而问,委心任去留,遑遑欲何之,自我解答,富贵浮云,反,恬然自乐,( ),正,( ),卒章显志,乐天安命,自责之辞,安慰之辞,辞官归田,田园生活,乐天安命,居家,出游,归途(归心似箭),抵家(欣喜若狂),室内,园中,心志,交往,

6、出游,所见,归去来兮辞,所感,(第1节),(第2,3节),(第4节),(舒适安逸),(留连忘返),行文线索,一、叙事线索,二、感情线索,归途,抵家,室内,园中,自责自慰,怡然自乐,闲适怡得,潇洒旷达,问题,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 讨论、明确:,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 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决定的.,全文主旨,归去来兮辞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

7、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保洁守志,固穷守节:,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真正的中国文人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屈原因美政不得施行而沉尸汨罗;李白一生率性追求终以捞月赴死;王国维为一生钟情的文化而飘然跳湖;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都能固守自我的神圣领地。,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

8、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 (李格非语)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语言的平易质朴,文风淡远潇洒。,课堂小结,“虽托楚声,而无其忧怨切蹙之病”,表现淡远潇洒的文风。 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练习一,指出下列句子的古今词义 觉今是而昨非 悦亲戚之情话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策扶老以流憩 园日涉以成趣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练习二,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童仆欢迎,稚子侯门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乐夫天命复奚疑,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9、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刘备天下枭雄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A,与“感吾生之行休”中“行”意义相同的一项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C。行将灭亡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请辩论,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陶渊明以旷达的心境和超然态度对待生死天命。此句是诗人对“归去来兮”哲理性归结。“不为五斗米折腰,乐夫天命”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他积极人生的表现。官场的庸俗污浊使他难以保存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田园生活的质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