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7867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_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讲 免疫调节,1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免疫细胞的 来源和功能,清错破疑 与免疫细胞有关的三个易混点 (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角度一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 1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

2、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解析:本题考查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A和B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C正确;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增强对抗原的免疫清除,D错误。 答案:D,2(2015上海卷改编)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

3、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 )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解析: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错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均具有特异性,原因在于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不同,即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结合后刺激B、 T淋巴细胞分化,B正确;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结合,C错误;抗体能与抗原发生

4、特异性结合,但淋巴因子不能与抗原分子发生结合,D错误。 答案:B,角度二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解析:在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中,吞噬细胞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

5、胞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A正确。过敏反应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原刺激B细胞和T细胞,可使之分化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C正确。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D正确。 答案:B,4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唾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具有杀死病原菌的作用,A正确。皮肤、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B正确。吞噬细胞处理

6、、传递抗原,吞噬抗体与抗原结合体,C正确。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答案:D,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2.“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免疫过程中的物质和细胞功能归纳 (1)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与抗体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部分保留。,(4)淋巴因子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

7、体免疫有加强作用,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能起作用。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5)细胞免疫中,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才能成为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不死亡,释放出的抗原还需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后再被吞噬细胞吞噬。,角度一 抗原和抗体的辨析 5(2015北京卷改编)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宿主细胞 D可被蛋白酶水解,解析:当外界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在体液免疫中,由效应体细胞(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A错);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

8、);使抗原失去增殖能力并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在特异性免疫中,抗体不会直接裂解被病毒感染的宿细胞(C错),只是通过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而使靶细胞裂解;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可以被蛋白酶水解。 答案:D,6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

9、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细胞免疫,解析:正常细胞内也存在原癌基因,A错误;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由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答案:B,角度二 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分析 7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控制合成物质a的基因 C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D细胞5仍保留分裂能力,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15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物质a是抗体。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

10、血干细胞;题图细胞中都含有控制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有细胞4表达该基因;过程为吞噬细胞呈递抗原给T细胞,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记忆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答案:B,8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尤其是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e为记忆T细胞、细胞f为浆细胞、细胞g为记忆B细胞。其中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11、的细胞有b、c、d、e、g,代表的是细胞免疫、代表的是体液免疫,A、B错误;HIV主要破坏T细胞,没有T细胞,细胞免疫将不能进行,但还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C正确;记忆细胞发挥作用,至少是相同抗原第二次入侵机体,D错误。 答案:C,1常见免疫失调病的比较,考点三 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1)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区别。 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会发生,而体液免疫则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发生。 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而过敏反应中抗体则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3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免疫

12、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角度一 免疫失调症原因辨析 9(2015浙江卷改编)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最初

13、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已无法摧毁病毒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解析:A.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需要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潜伏起来,所以可用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来治疗艾滋病,A正确;B.艾滋病病毒是通过体液接触传播,不是通过唾液、食物或昆虫传播,B错误;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C错误;D.艾滋病病毒主要寄生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D错误。 答案:A,10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

14、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解析:某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而引起的心脏病符合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的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所以D正确。A是由于细胞免疫而引起,B属于过敏反应,C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答案:D,角度二 免疫学应用的实例分析 11(2015天津卷)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

15、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解析: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注射的霍乱病原菌对鸡的抗性进行选择;B错误。由“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可知存活鸡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即二次免疫应答;C正确。由“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可推知初次注射鸡体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但由于二次注射的是新鲜病原菌,没有经过初次免疫的鸡的抵抗力比较弱,会由于病原菌的侵染而死亡;D错误。 答案:C,12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 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