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78570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2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1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 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的三大功能,3细胞膜功能的实验验证 (1)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验证:,(2)识别功能的验证:,清错破疑 细胞膜成分的两点提醒 (1)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没有。 (2)细胞膜的组分是可变的。例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角度一 制备细胞膜的原理与方法的分析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 A红

2、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解析:红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故红细胞膜不具有水溶性,A项错误;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同,红细胞没有液泡,B项错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质的浓度,红细胞在4 的蒸馏水中将因吸水过多而涨破,C项正确;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D项错误。 答案:C,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 (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

3、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解析: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原因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所制得的细胞膜较纯净。 答案:C,角度二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及特性 3(2016湖南名校联考)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其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

4、,其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其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答案:D,4(2016焦作模拟)怀疑一个病人患肝癌,是根据下列哪种物质超标判断的 ( ) A胆固醇 B甲胎蛋白 C磷脂 D球蛋白 解析: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因此,在检查癌症的验血报告单上,有AFP、CEA等检测项目。 答案:B,角度三 辨析细胞膜的功能 5(2014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 ),解析

5、: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在细胞膜上,A错误;抗原对T淋巴细胞来说是信号分子,通过T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而不是抗体,B错误;受体具有特异性,胰高血糖素应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不是胰岛素的受体,C错误;骨骼肌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骨骼肌细胞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也需要载体协助,D正确。答案:D,6(2015南昌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解析:葡萄糖进入

6、肌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有信号分子和受体,但是受体不只在细胞膜上,细胞质和细胞核内也都有受体,B错误;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即24H6O212H2O能量,需要酶催化,释放的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C错误;核孔是部分蛋白质和RNA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可以进出细胞核的,D错误。 答案:A,1细胞核的结构及相应功能,考点二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清错破疑 有关细胞核的四点提醒 (1)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成分完全相同。 (2)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

7、核孔数多,核仁较大。 (3)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 (4)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2细胞核的功能及实验验证,角度一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7(2016衡阳模拟)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B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 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浓缩 Dr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解析: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A错误;中

8、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B正确;在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不是减小,C错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不是核仁,D错误。 答案:B,8(2016湖南名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除拟核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没有差别,解析:核膜可以为新陈代谢的迅速进行提供酶附着的位点,也就是说核膜

9、上有大量的酶,在核膜上还有核糖体附着,有利于蛋白质合成,A正确;间期细胞中是染色质,分裂期细胞中是染色体,B错误;核孔又叫核孔复合体,具有选择性,RNA和某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不允许脱氧核糖核酸跑出细胞核,C错误;原生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壁的成分也和真核细胞不同,D错误。 答案:A,角度二 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9科学家在单细胞伞藻幼体嫁接的实验中,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10、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进一步进行实验 D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解析:假根中既有细胞核,也有细胞质,该实验不能排除细胞质的影响。应该进一步进行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答案:C,10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如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解析:图示可见放射

11、性的亲核蛋白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放射性的尾部也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的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放射性的尾部决定的,A项错误。亲核蛋白需与特定的载体结合后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消耗能量,方式类似主动运输,B项错误,C项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D项错误。 答案:C,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解读,信息解读 (1)图1中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在空气水界面上呈单层铺展,在水中以磷脂双分子层形式形成脂质体,将药物放入脂质体内部,可利用其流动性,与膜融合后将药物运送至病变细胞。 (

12、2)图2中是糖蛋白,是载体蛋白,是磷脂双分子层,是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据此可确定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如下: 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 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如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据此可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3)图2中a是协助扩散,b是自由扩散,c是主动运输。,解题技法 (1)分析此类问题要明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从而理解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原因。 (2)解答此类问题要准确判断各种组成成分,并根据是否需要能量、载体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下图所示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脂分

13、子在水介质中可自动形成该脂质体 B该脂质体可用作转基因研究 C该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能靶向给药治疗癌症 D该脂质体交联胆固醇分子,可增强膜的流动性,解析: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在水介质中可自动形成脂质体;脂质体和细胞膜能够相溶,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因此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输工具;抗体具有特异性的识别作用,所以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能靶向给药治疗癌症;脂质体交联胆固醇分子不能增强膜的流动性,膜成分的流动性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答案:D,2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 B由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

14、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有关而与无关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都有关,解析: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磷脂分子的运动和绝大部分蛋白质的运动;为糖蛋白,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由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和载体蛋白都有关。 答案:C,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5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6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