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7856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第1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讲 免疫调节,第一单元,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吞噬,淋巴,胸腺,骨髓,淋巴因子,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1)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原理 第一道防线:_。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_。,皮肤、黏膜,吞噬细胞,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体液免疫 补充图中空缺的内容。 浆细胞来源:_。 写出图中的免疫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 浆细胞分泌_;T细胞分泌_

2、。 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_与抗原结合,形成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B细胞或记忆B细胞,抗体,淋巴因子,抗体,沉淀或细胞集团,(2)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中,进攻靶细胞的是_。 效应T细胞_(填“能”或“不能”)杀死抗原。 效应T细胞来源:_。 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_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_,最终被吞噬消灭。,效应T细胞,不能,T细胞或记忆T细胞,宿主细胞,病原体,三、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应用 1免疫系统的功能 将有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癌细胞的清除 a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杀死机体内的细菌 b免疫功能过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免疫系

3、统的监控及清除功能 艾滋病 d免疫功能过低,2免疫学的应用 (1)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_,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_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抑制剂提高了_的成活率。,抗原,抗体和记忆细胞,抗原,器官移植,1.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对吗?所有免疫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吗? 提示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免疫细胞中浆细胞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但它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其余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示

4、 (1)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较好。 (2)方法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7)HIV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体液免疫。( ) (8)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测出HIV这种病毒。( ) (9)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10)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了HIV的结构特点和人体内对HIV的免疫作用。H

5、IV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大量繁殖,A错误;HIV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HIV主要攻击T细胞,C错误;HIV通过体液传播,所以在患者的血液中能够检出HIV,D正确。,答案 A,解析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T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故二者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A正确;B细胞和T细胞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B错误;由B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B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则是在胸腺内成熟,D错误。,答案 B

6、解析 记忆细胞是在抗原刺激下,经B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B错误。,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的过程和特点。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抗原的功能,但不具特异性,A错误;图中内吞小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分解处理,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后的抗原需呈递给T细胞,C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抗原的识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必需经过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D错误。,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2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高考警示 与免疫系统组成有关的5个易混点 (1)T细

7、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于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4)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5)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免疫器官,它是T细胞发育并成熟的场所;作为内分泌腺,胸腺可产生胸腺激素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若出现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或被切除胸腺,则会丧失大部分特异性免疫能力,因为T细胞不仅是细胞免疫

8、所必需的也是多数浆细胞形成所必需的。,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解析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分化成熟为T细胞,细胞免疫由T细胞参与完成,体液免疫由骨髓中分化成熟的B细胞参与完成。因此,若破坏骨髓,小鼠将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此种情况下如果输入造血干细胞,由于缺少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仅小鼠的细胞免疫会恢复。如果破坏胸腺,由于T细胞将无法产生,小鼠无细胞免疫。又由于体液免疫中大多数抗原的呈递需要借助T细胞完成,所以没有胸腺,只能保留部分体液

9、免疫,因此甲组破坏的免疫器官是胸腺。 答案 B,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D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解析 在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中,吞噬细胞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A正确。过敏反应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原刺激B细胞和T细胞,可使之分化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C正确。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D正确。 答案 B,技巧点拨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

10、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三个唯一:,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综合过程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2.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 (1)记忆细胞的特点:分化为相应细胞、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4)初次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

11、和病原体数量曲线图:,高考警示 关于免疫类型的5个警示点 (1)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侵入人体引发细胞免疫。 (2)自身肿瘤可引发细胞免疫。 (3)器官移植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4)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 (5)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再引发细胞免疫,以彻底消灭病毒。,解析 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是浆细胞,细胞g是记忆B细胞,因此是细胞免疫,是体液免疫,A错误;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HIV侵入人体主要攻击T细胞

12、,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破坏作用,C正确;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D错误。 答案 C,Aa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B当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C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a消化 D抗原经过程传递后,能刺激c增殖、分化 解析 由图解可以推出a、b、c、d和e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再次接触抗原X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 B,技巧点拨 “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与疾病,免疫失调和人体健康,2.常见免疫疾病的比较,(1)乙酰胆碱

13、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神经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是自身免疫病。 (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属于过敏反应,其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3)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3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高考警示 免疫中的两组易混概念辨析 (1

14、)抗原与过敏原 抗原与过敏原:过敏原具个体差异性,而抗原不具个体差异性。 过敏反应必须是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第一次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体的分布位置不同。,(2)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解析 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它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而B细胞最终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答案 C,A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则会导致肌肉持续兴奋 B重症肌无力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抗原与乙酰胆碱受体相似 C重症肌无力患者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与乙酰胆碱相似 D在免疫学上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解析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则会导

15、致肌肉持续兴奋;重症肌无力患者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其除与病毒结合外,还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说明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抗原与乙酰胆碱受体相似,而抗体是蛋白质,与乙酰胆碱不相似;在免疫学上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答案 C,思维导图,要点强记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4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5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类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该类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的过程及部分免疫细胞的功能。T淋巴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可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T细胞和B细胞起源相同,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