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7843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物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第三章,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第三章,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会分析实际问题。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1.运动状态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_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物理量。“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_发生改变。 2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外力的作用使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而速度发生改变一定有_,所以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运动的关系,速度,运动速度,加速度,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2、止。 2惯性的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状态或_状态的性质。 3惯性的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_,质量小的物体_。,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惯性大,惯性小,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性质、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_,效果不能抵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物体上,(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 (7)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答案:(1)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匀速

3、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摩擦阻力的结果。 (3) 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 (4) 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5)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完全相同。 (6) (7) 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答案:B,解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选项C错;不受力

4、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项A错;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并不能反映物体惯性的大小,故选项B错。,答案:BD,解析:如图所示,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不管谁胜谁负,甲对乙的拉力总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受力如图所示。若乙队负,可以乙队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乙受两个力的作用,甲对乙的拉力T甲乙和地对乙的摩擦力f乙,其中T甲乙f乙,造成乙队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固有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即物体总是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2揭示了力的本质 牛

5、顿第一定律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揭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都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思路引导:(1)由题干可知,小球受到的阻力越小,小球上升的位置越_。 (2)如果小球无

6、阻力的影响,小球将上升到_。 答案:(1)高 (2)与O点等高的位置,解析:本题考查伽利略实验。选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三种材料的粗糙程度不同,小球上升的高度不同,若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0点,等高位置,A正确,B、C、D选项从本实验不能直接得出结论。本题要求从实验现象中直接得出结论。B、C、D选项中的结论也是科学的,正确的,但从本实验中不能得出。 答案:A 易错提醒:本题只是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部分过程,容易被直观认为是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全部过程而错选B。,名师归纳: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 (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

7、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 (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答案:AD 解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或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选项A、D正确,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是由于受到始终指向圆心、大小不变的力的作用,不是由于惯性,选项C错误。,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1)“三同”:大小相同;性质

8、相同;变化情况相同。 (2)“三异”:方向不同;受力物体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 (3)“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思路引导:(1)锤头敲玻璃的力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是什么关系?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吗? 答案:(1)锤头敲玻璃的力与玻璃对锤头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往往是不同的,不能根据作用效果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解析:锤头敲玻璃的力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9、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因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物体的承受能力不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A、B、D均错误。 答案:C,名师归纳: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解析:A推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选项A正确,B、C、D错误。,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不准确,错因分析:由于对

10、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不准确,在讨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受到了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干扰而导致错解。误认为只有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合力为零,错选A项;误认为当人对绳子的拉力大于桶对绳子的拉力时,桶才能上升,错选D项。,解析:绳子对桶的拉力和桶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桶匀速上升还是加速上升,大小都相等,A项错、B项对;当桶匀速上升时,绳子对桶的拉力和桶的重力才是一对平衡力,若桶加速上升,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的重力,C项错;因为不计绳子的重力,人对绳子的拉力总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D项错。 答案:B,误区警示: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是两个十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

11、体上,两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求合力;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两力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力间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依然可以存在。,A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较小 答案:ACD,解析: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

12、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A正确,B错误;在撞击瞬间,A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A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B蛋壳的小,因此B蛋壳易被撞破,故C、D正确。,“转移研究对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当所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及环给

13、它的摩擦力f,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NfMg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即NMgf,故选项A正确。 答案:A,答案:C 解析: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由物体的质量大小唯一确定,A、B、D均错误;要改变物体的速度,必须有外力作用,而且要经历一定的时间,C正确。,答案:BD,解析:砖对手的压力与手对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一定相同,故A、C错误,B正确;当手突然向上加速时,砖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故有手对砖的支持力大小大于砖的重力大小,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砖对手的压力大小也一定大于砖的重力大小,故D正

14、确。,答案:C,解析:对A由平衡条件得FTGAkx0,解得FTGAkx3N1000.02N5N,对B由平衡条件得kxFNGB0,解得FNGBkx5N1000.02N3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是3N,故选项C正确。,答案:B,解析:若小车匀速向左运动,则水也匀速运动,速度相等,不会有水从碗中洒出,故A项错误;小车突然向左加速,由于惯性,水还没有来得及加速,所以小车向左的速度大于水向左的速度,可以出现图示情况,故B项正确;小车突然向左减速,由于惯性,水还没有来得及减速,所以小车向左的速度小于水向左的速度,水应向左洒出,故C项错误;小车突然向右加速,由于惯性,水还没有来得及加速,所以小车向右的速度大于水向右的速度,水应向左洒出,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