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66035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五章诈骗预防与应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第五章共分为三节,兵器工业出版社,第五章 诈骗预防与应对,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诈骗案件一般不使用暴力,是在“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上当。,【案例导入】,第一节 校园诈骗现象,某同学接到这样一条信息:“钱还没打吧?那张银行卡磁条坏了,就打这个账号吧!刘强。”该同学以为是房东提示她交房租,就按信息账号汇出人民币1 000多元。 某同学在厕所看到一则小广告,称可提供自考及电大考试答案,该同学按广告信息联系对方,索要答案,并按对方要求汇出500元,骗方承诺事后通过QQ告诉该同学

2、答案。到约定时间再联系时,骗方停机。,【案例点评】,第一节 校园诈骗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校园也日益社会化,交流也更加频繁,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也乘虚而入,将诈骗作案目标定位在高校大学生身上,使得诈骗案件在高校内时有发生。目前,诈骗案件已经成为高校发案中,仅次于盗窃案件而位居第二的多发性案件。校园内的诈骗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影响了正常的校园秩序。,【知识链接】,第一节 校园诈骗现象,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 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一、诈骗的相关法规,【知识链接】,第一节 校园诈骗现象,1广泛交友,不加防范 2同情怜悯,错误判断 3经商助学,轻信他人 4有求于人,办事轻率 5爱慕虚荣,无意戒备 6急功近利,贪图小利,二、大

4、学生容易上当受骗的心理因素,【知识链接】,第一节 校园诈骗现象,1社会因素的诱发 2诈骗行为成本低、风险小,获利丰厚 3侦破案件难度大 4缺少防范 5大部分受害人存在“天上石头砸不中我”的心理 6受害人对网络安全知识不够了解,三、诈骗案频发的原因,第二节 诈骗类型及特点,某校一个女同学在宿舍里接待了一个自称同学的同学的陌生人,此人声称是“顺便看望一下”。这个女同学出于对昔日同学的信赖,根本没有细问,就留陌生人住下。殊不知这个陌生人正是一个女骗子,趁同学们上课时,将该女生寝室洗劫一番,盗走毛衣、大衣和数百元现金。 某校应届毕业生董某,为了能找到理想工作,四处奔波,经过托人再托人,结识了一位自称与

5、理想单位领导的儿子是好朋友的胡某。胡某声称只要交上2 000元介绍费,保证没有问题。董某向父母要来2 000元介绍费交给胡某。胡某钱一到手,人就再也没了踪影。,【案例导入】,第二节 诈骗类型及特点,在犯罪形式上,犯罪分子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设计陷阱或圈套,让受害人“自投罗网”。虽然诈骗作案的形式多种多样,作案手段花样翻新,但仔细研究,也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把握这些规律和特征,并加以防范,完全可能避免误入陷阱、落入圈套。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花样百出,让人应接不暇,难以防范。作为大学生,十分有必要了解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和特点,提高警惕,谨防被骗。,【案例点评】,第二节 诈骗类型及特点,1伪造身份,流窜

6、作案 2骗取信任,借钱不还 3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4招聘为名,设置圈套 5投其所好,引诱上钩 6租房为假,骗钱为真,【知识链接】,一、高校中常见的诈骗类型,第二节 诈骗类型及特点,1拍卖诈骗 2“长话”诈骗 3劳务诈骗 4情感诈骗 5交友诈骗 6传销诈骗 7出书诈骗 8广告诈骗 9“枪手”诈骗 10购物诈骗,【知识链接】,二、网上诈骗的类型,第二节 诈骗类型及特点,1谎称事主在外地上学的孩子生病,连续多次诈骗钱财 2冒充政府机关、政府下设机构或是电信部门的人员诈骗钱财 3以短信形式,谎称受害人的银行卡已在某商场消费若干金额为由进行诈骗 4以接听歌曲为名骗取高额话费 5以电话招揽客人从事非法“六

7、合彩”活动 6以盗来的手机骗取被害人亲友钱财,【知识链接】,三、电话诈骗的类型,第二节 诈骗类型及特点,1白辛苦型 2先付押金型 4模特、特种行业型 4模特、特种行业型,【知识链接】,四、打工受骗的类型,五、高校常见诈骗案件的特点,1作案上的流窜性 2手段上的智能性 3方式上的多样性 4目标上的选择性,第二节 诈骗类型及特点,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具备法律意识。大学生不仅要知法,更要学会用法,明白罪与非罪。在涉及具体的合作事项上,不仅是在事后知道要运用法律,更重要的是应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事前和事中。事前要履行完备的书面法律手续,不作口头协议,书面手续要力求明细化。 (2)在与人

8、交往中,对陌生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允诺不要轻易相信。不能把自己的身份、联系方式等轻易告诉他人,更不能随人独往。 (3)当面对诱惑时,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任何时候都得想一想:人家凭什么给我这么多好处?这样做是否符合常理?“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要注意分析对方许诺给你的利益,做个对比,就会得出比较客观和可行的结论。 (4)有很多不法之徒专以“交友”、“恋爱”、“求助”为名,利用大学生的爱心和情感来行骗,要当心甜言蜜语或“慷慨义举”背后所隐藏的欺诈。,【知识链接】,六、案件上的遮掩性,第三节 诈骗预防与应对策略,某晚约10时,某大学经管学院20级学生梁某在龙洞校区圆开广场碰到两名男青年

9、。他们自称来自香港,因到学校找一名学生没找到,他们所带的港币不能用,储蓄卡又被银行柜员机吞掉,故想借梁的IC卡打电话。好心的梁某便带他们到学生公寓内打电话,电话打通后,他们称其家人要送一万元现金过来,要借梁的银行账号转账。梁回到宿舍后,觉得事有可疑,于是就将事情告诉了何某。何某马上打电话向经管学院的董老师报告,董老师接报后,立即向学校保卫处及有关领导反映此事。经大家分析,认为极有可能是一宗诈骗案,于是立即布控。当两名骗子在龙洞校区银行柜员机旁实施诈骗时,被该校校卫队员及老师当场抓获,送派出所处理。,【案例导入】,第三节 诈骗预防与应对策略,其实,许多诈骗案手段并不是那么高明,其中有许多漏洞或“

10、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只要细心观察,或是以逻辑推理就可辨别。因此,在遭遇可疑人物搭讪或是感到事情很突然时,需要多个心眼,多方求证,或是主动报告给老师、保卫处和公安部门,以防止诈骗案件的发生。,【案例点评】,第三节 诈骗预防与应对策略,(1)诈骗分子说的是假话,做的是假事,必然做贼心虚、提心吊胆,这就会引起其生理机制发生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有的会面红耳赤、肌肉不舒展。 (2)由于其生理机制发生变化,使得声带不正常,特别是在初次见面谈话和将猎物弄到手时,往往语音短促、声调低沉,发出轻微的不易觉察的异音。 (3)诈骗分子在谈笑时,由于面部肌肉不能舒展,笑容里表现出明显的不自然,表现

11、出皮笑肉不笑的神态。 (4)诈骗分子的眼睛充满虚伪、狡诈和警惕的神色,在对方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时,往往还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和恐慌的神色。,【知识链接】,一、诈骗分子的表情特点,第三节 诈骗预防与应对策略,(1)表达能力都比较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2)为了取得人们的好感,往往甜言蜜语,阿谀奉承。 (3)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他们往往自吹自擂,夸夸其谈。 (4)为了让人相信他们所办的事是真的,往往说得有根有据,绘声绘色,十分肯定。 (5)当别人对其有所察觉和怀疑时,他们往往巧圆其说,假作镇定。 (6)当被别人看出破绽时,就表现得吞吞吐吐,回答问题词不达意、拐弯抹角或故作镇静,企图蒙混过关。,【知识

12、链接】,二、诈骗分子的语言特点,第三节 诈骗预防与应对策略,1树立防骗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3加强学习和交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4加强个人修养,克服不良心理 5慎重交友,不感情用事 6及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 7慎重对待他人的财物请求 8掌握法律常识,维护合法权益,【知识链接】,三、防骗的基本要点,第三节 诈骗预防与应对策略,1对“外来客”诈骗的防范 2对购物诈骗的防范 3对“拾包”诈骗的防范 4对短信诈骗的防范 5对网络诈骗的防范 6对招聘诈骗的防范 7对假币诈骗的防范,【知识链接】,四、高校常见诈骗案的预防,第三节 诈骗预防与应对策略,1平静心态,及时报案 2提供线索,配合调查 3吸取教训,现身说法,【知识链接】,五、受骗后的处置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