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

上传人:【**** 文档编号:92650603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五物质结构与性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1铁被誉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基态Fe3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2)实验室用KSCN、苯酚(OH)检验Fe3。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3)FeCl3的熔点为306 ,沸点为315 。FeCl3的晶体类型是_。FeSO4常作净水剂和补铁剂,SO的立体构型是_。(4)羰基铁Fe(CO)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1 mol Fe(CO)5分子中含_ mol 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是_(填化学式,写一种)。(5)氮化铁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该晶体中铁、氮的微粒

2、个数之比为_。(6)氧化亚铁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已知:氧化亚铁晶体的密度为 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该晶胞中,与Fe2紧邻且等距离的Fe2数目为_;Fe2与O2最短核间距为_ pm。解析:(1)铁离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2)N、O、S的第一电离能:NOS。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3)氯化铁晶体的熔点、沸点较低,它是分子晶体。SO中硫的价层有4个成键电子对,无孤电子对,SO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4)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1个CO分子中有1个键,1个CO分子与Fe形成1个配位键,配位键也是键,所以1 mol Fe(CO)5含10 mol 键。与

3、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CN、C。(5)氮化铁晶胞为六棱柱,顶点贡献率为,棱点贡献率为,面点贡献率为。观察晶胞知,12个铁位于顶点,2个铁位于面心,3个铁位于体内;2个氮位于体内。1个晶胞含铁微粒数为12236,含氮微粒数为2,故铁、氮微粒数之比为6231。(6)氧化亚铁晶胞类似氯化钠晶胞。棱上3个离子相切,晶胞参数等于相邻两个离子核间距的2倍。观察题图2知,上、中、下三层各4个氧离子(共12个氧离子)与中心的氧离子紧邻且等距离,而氧化亚铁中氧离子、亚铁离子个数比为11,所以,有12个Fe2与Fe2紧邻且等距离。1个氧化亚铁晶胞含Fe2数为864,含O2数为1214,所以,1个氧化亚铁晶胞含4

4、个“FeO”。设Fe2与O2的最短核间距为d pm,有,解得d 1010 pm。答案:(1)Ar3d5(2)NOSsp2杂化(3)分子晶体正四面体形(4)10CN或C(合理即可)(5)31(6)12 10102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了锡。回答下列问题:(1)锡是50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区。(2)SnO2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传感器材料,用来制备灵敏度高的气敏传感器,SnO2与熔融NaOH反应生成Na2SnO3,Na2Sn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3)比较下列卤化锡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SnCl4SnBr4SnI4熔点

5、/3331144.5沸点/114.1202364(4)汽车废气中常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但在二氧化锡的催化下,在300 时,一氧化碳可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C、O、Sn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5)灰锡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S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6)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为灰锡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则D为。锡的配位数为_。已知灰锡的晶胞参数a0.648 9 nm,其密度为_ gcm3(NA为6.021023 mol1,不必算出结果,写出简化后的计算式即可)。解析:(1)Sn是50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5s2

6、5p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p区。(2)SnO中Sn原子为sp2杂化,无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3)锡元素的卤化物都为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对于组成类型相似的物质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SnCl4SnBr4SnI4,所以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SnCl4SnBr4SnI4。(4)C、O、Sn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OCSn。(5)灰锡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S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灰锡是同一元素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单质,所以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非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6)根据各个原子的相对位置可知

7、,D在体对角线的1/4处,所以其坐标参数是。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在晶胞中含有的Sn原子个数是81/861/248,所以晶胞的密度为 gcm3107 gcm3。答案:(1)p(2)平面三角形(3)SnCl4、SnBr4、SnI4熔沸点依次升高;原因是它们分子结构相似,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4)OCSn(5)sp3杂化非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6)41073X、Y、M、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M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Z基态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R2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

8、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_;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写元素名称)。(2)离子XY的立体构型是_;R2的水合离子R(H2O)42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填元素符号)。(3)已知XH3易与R2形成配离子,但XM3不易与R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4)X与R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晶胞参数如图所示,则该晶胞密度是_ gcm3(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

9、别的是_(填字母)。aCF4bCH4cNHdH2O解析:X、Y、M、Z、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则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M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M为氟元素;Z基态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Z原子M层电子数为6,故Z为硫元素;R2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R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故R为铜元素。(1)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价电子排布图为;Z所在周期为第三周期,第三周期中Cl的第一电离能最大。(2)NO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数为1,价层电子对数为213,故其空间构型为V形;Cu2提供空轨道,H2O中氧

10、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离子。(3)由于电负性FNH,NF3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氟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难与Cu2形成配合物。(4)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白色球数目为12484,黑色球数目为4,故化学式为CuO,晶胞质量为80 g,晶胞密度为80 g(6001010 cm6001010 cm7001010 cm)2.1 gcm3。(5)F、O、N电负性很大,与氢元素形成的微粒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正四面体顶点氮原子与嵌入空腔的微粒形成4个氢键,该微粒应含有4个氢原子,选项中只有NH符合。答案:(1) 氯(2)V形O(3)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FNH,所以NH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N,而在N

11、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偏离N(4)CuO2.1(5)c4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炳成教授团队于2017年1月成功合成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使氮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N、O、F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填元素符号);与N2互为等电子体的全氧离子化学式为_;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高聚氮结构如图1所示,则N70的沸点_(填“”“”或“”)高聚氮的沸点,原因是_;N70和高聚氮属于_(选填序号)。A同素异形体B同分异构体C同位素 D同系物(2)叠氮化物是研究较早的含全氮阴离子的化合物,如氢叠氮酸(HN3)、叠氮化钠(NaN3)等。叠氮化物能形成多种

12、配合物,在Co(N3)(NH3)5SO4中钴显_价,它的配体是_,SO的立体构型为_。(3)HN3是一种全氮阴离子酸,可由肼(N2H4)被HNO2氧化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酸性:HNO2HNO3BN2H4分子中氮原子均采取sp3杂化CNaN3的晶格能小于KN3的晶格能D上述生成氢叠氮酸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HNO2=2H2OHN3(4)N8是一种由全氮阳离子和全氮阴离子构成的特殊物质,已知阳离子由5个氮原子排列成V形,每个氮原子均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则阳离子的电子式为_。(5)一种氮铁化合物的结构如图2所示,若图中六棱柱的体积为V 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解析:(1)N、O、F三种元素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通常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增大呈递增的趋势,但N的3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相对稳定,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等电子体应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且价电子数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