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639228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课件131章节(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行业管理概述 第二节 行 业 协 会 第三节 中国行业管理的总体构想,第十三章 行 业 管 理,一、行业管理的意义与职能 二、大型公司与行业管理,第一节 行业管理概述,(一)行业与部门的形成 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的理论深刻而简明地提示了行业和部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 马克思把社会分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马克思说:“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分工划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社会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一、行业管理的意义与职能,社会分工分为三种形式,一般的社会分工形成了工业、农业等社会经济部门,部门是由一般社会分

2、工形成的社会经济的门类。 特殊的社会分工是在一般社会分工形成的社会经济部门内部的劳动的进一步分工,是部门内部的分工,特殊分工产生了特殊的社会经济部门行业。行业是生产同类产品、使用相同原材料和工艺、服务相同内容和对象的作坊、工场或企业组成的总和体。 个别的社会分工是生产工场内部的劳动分工。行业的形成是一系列工场专业化或产生新的专业化工场的结果,新的行业的独立发展,又会引起它所属的工场的进一步专业化。,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一般社会分工: 第一次是原始社会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 第二次是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第三次是奴隶社会初期商业独立成为社会经济部门。 这三次重大的一般社会分工

3、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不同的社会经济部门。 与此同时,各部门内部不断发生特殊社会分工,从而形成了最早、最古老的行业。,现代工业部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机器操作逐步替代手工劳动的过程中诞生的。工业革命使工业原有的手工业行业发展成为以机器专业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业行业。工业革命也使工业技术日新月异,工业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向纵深和广度发展,从而促使了新的工业企业不断形成和发展。正如列宁所说: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加工与采掘工业分离开来,它们各自再分为一些细小的部门,各个部门生产商品形式的特种产品,并同其他一切生产部门进行交换。,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特殊社会

4、分工和个别分工的不断加深,大批新的工业行业不断涌现,如钢铁业、制造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已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新兴工业行业更是层出不穷,诸如原子能、天然气、合成树脂和塑料、化学纤维、合成洗涤剂、化肥、微生物、电子计算机、仪表、自动化装置、家用电器等。而且,第三产业的各类服务行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可以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的日益发展,新的行业还会大量涌现。,1.行业管理的必要性 自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行业相继产生之后,整个社会经济的联系从本质上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产品、工艺、原材料、服务内容和对象相同的同行业经

5、济组织之间的联系,这是横向联系; 另一类是不同行业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这是跨行业的纵向联系。 这两类联系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二)行业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内涵,为了消除竞争调节生产的时间滞后所产生的浪费,客观上就要求对同行企业进行事先的规划、协调、沟通,提供市场、产品、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 其次,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有时不会给竞争的任何一方带来利益,而使别的行业特别是生产产品用途相近行业得利。为了维护本行业的利益,也要求对同行企业的生产布局、生产规模,以及产品价格等进行协调,进行技术交流等,以保证行业的利益,促进行业的发展。这种为了增进同行业共同利益而对同行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沟通的

6、职能,就是行业管理的职能。,用动态的眼光分析,行业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层次,也即行业管理的内涵有过三次重大的变化。 (1)行业管理仅仅作为行业管理组织的职能,行业管理的全部内涵就是在行业内部进行规划、协调、沟通和服务。 (2)行业管理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和政府管理经济的一种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突破了行业的局限而成为政府对国民经济各个不同行业进行统一规划、协调的一种职能。,2.行业管理的三个发展层次,(3)行业管理作为国家整个产业管理的基本体制,行业管理的内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行业管理既包含了行业组织对同行业企业的规划、协调,也包含了政府通过计划和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对产业部门各行业的指导和干预,最重要

7、的是还包含着行业组织与政府部门管理职能的相互协调和结合。,行业管理职能的三个发展层次,决定行业管理有三种不同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在各个行业组建同行业企业的自发联合组合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规划、协调等。行业管理的目的仅仅在于合理规划同行企业的生产布局和生产规模,协调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利益问题,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获得与其他行业相同或相近水平的利润率。,(三)行业管理模式,行业管理就是按行业规划、按行业组织、按行业协调,以及按行业沟通的一种产业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包含着行业管理的两个层次及其相互的协调。第一个层次就是组织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来统一规划、协调、指导、

8、沟通各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行业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国家政府机构通过制定各种财政、金融政策来确定各行业,尤其是重点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各行业进行规划、协调和指导。两个层次的管理必须进行相互的协调,这种协调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和跨行业的行业联合会与政府部门的密切沟通。,3.行业管理的定义,第二种模式,由政府有关部门承担行业管理的职能,同行企业或者不组建行业组织,或者有行业组织,但与政府的产业管理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和结合的渠道,行业的意愿不能为政府的行业管理所体现,政府的行业管理目标也不能通过行业组织的功能而有效地实现。 第三种模式就是产业界与政府相互作用的行业管理模式,典型的例子就是日

9、本行业管理。,日本行业管理模式是通过政府与行业间的“相互作用”来建立符合双方意愿的行业发展目标并保证目标的有效实现。 这种“相互作用”有若干特点: 第一,双方必须有“相互作用”的强烈意愿,坚信双方的“相互作用”符合彼此的共同利益。 第二,“相互作用”的目标是确定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并确保目标实施的各种条件。,1.日本行业管理的模式,第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彼此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过程,而不是任何一方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另一方的过程。 第四,“相互作用”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政府与行业组织的正式沟通,也可以是行业组织领导与政府有关部门官员非正式沟通或通过退休的政府官员与政府部门的密切联系

10、进行沟通,沟通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 第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政府和行业双方都承担了责任和义务,共同保证目标的实施和实现。,政府和行业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重大问题进行的: (1)制定经济计划和确定“重点行业”或“优势行业”。经济计划是在各行业的直接或间接参与下制定的,“重点行业”更是政府与行业甚至跨行业团体广泛协商、相互沟通的产物。 (2)行业中企业组织结构的改组调整。这主要是防止生产过分集中,企业的规模过大造成行业垄断。 (3)政府制定的各种财政金融政策,主要是各种税率税法的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拨款、补助金发放,以及进出口政策等。,(1)产业界和政府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政府通

11、过各种援助和刺激性政策对企业进行行政指导。 (2)充分发挥了遍布全国的行业组织的经济作用。行业组织作为企业和政府间联系的桥梁作用表现得十分完善。 (3)日本政府在行业管理中往往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来促进各行业的发展,而是主要通过各种财政金融政策来加以引导和控制 。,2.日本行业管理成功的原因和经验,(一)公司是形成行业的最重要的实体 公司是19世纪后半期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现代工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为了解决单个资本无法解决的巨额资本问题,资本家之间进行了联合,托拉斯、康采恩等大型公司的形式应运而生。 资本主义的公司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经

12、历了五次大的并购高潮。,二、大型公司与行业管理,在大型公司的形成过程中,反映出大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1.集中性。即行业的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几家大的公司往往控制和垄断了行业的绝大部分的生产。 2.聚合性。即大公司发挥了巨大的聚合作用,把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张庞大的生产技术紧密联系、协作配套的网络,形成了行业专业化生产协作网的结点。 集中性和聚合性这两个本质特征,决定了大型公司是构成行业的最重要的企业实体,行业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型公司这一行业最重要的企业实体的作用的发挥。,行业管理必须与大型公司的生产经营相互协调,不管这种行业管理职能是由同行业企业

13、自发组织的行业组织实施,还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加以实施,或者是行业组织、跨行业经济团体以及政府部门联合实施。 大型公司除了具有企业管理职能外,还具有局部行业管理的职能,而一般中小企业只有企业管理职能,没有行业管理职能。 大型公司的局部行业管理职能集中体现在对所属工厂、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划、协调和指导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大量的协作配套企业的引导和影响上。,(二)大型公司的局部行业管理职能,行业协会是同行业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为增进共同利益组成的松散经济团体。 企业可以自由进出行业协会,保持独立自主经营;行业协会则是在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的条件下提供指导、协调、服务、沟通的职能,为企业服务,并作为企业与政府沟通

14、的桥梁。,(三)行业协会与大型公司,大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担负了局部行业管理的职能,而行业协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其能够承担全行业管理的职能。 第一,行业协会具有相对的行业整体性,行业协会由同行业企业的多数组成,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大公司一般都参加了行业组织。 第二,行业协会具有相对健全的信息渠道,行业协会的管理主要是规划、指导、协调、服务,对企业来说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强制性,因此信息的意义尤为突出。,行业协会的性质和地位,首先,在组织形式上,大型公司是行业协会的骨干成员,离开了大型公司,行业协会的行业整体性和代表性就将徒有虚名。 第二,行业协会全行业管理目标的建立离不开大型公司的局部行业管

15、理,需要大型公司的协作和配合。 第三,全行业管理的规划实施以及协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型公司的局部行业管理。 第四,就大型公司而言,其生产经营的发展,局部行业管理的成功也往往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业协会的全行业管理的指导、协调、沟通和服务。,行业协会的全行业管理离不开大型公司的局部管理,综前所述,如何正确处理大型公司局部行业管理与行业协会全行业管理的相互关系,尽可能使两者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是决定行业管理成败的关键。,一、行业协会的功能及其运行方式 二、中国行业协会的现状与问题,第二节 行 业 协 会,(一)行业组织的性质及其作用 在资本主义各国,行业组织是同行业企事业单位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

16、,为增进同行业共同利益的松散的经济团体。 行业组织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可以有一定的盈利性(仅仅收一些服务费),但基本上是非盈利性的。 行业组织在保证会员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为企业服务,作政府参谋。 行业组织的非盈利性、自愿性和服务性使其区别于托拉斯、康采恩等企业组织。 行业组织是一个同行业企业的经济组织,又区别于政府部门。,一、行业协会的功能及其运行方式,1.日本。 在日本,各行业、各产业都有按产业类别自愿组织的团体,这些行业组织是根据日本政府的有关法律自下而上组织的,会员必须占同行业企业的半数以上。行业组织一般设在同行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行业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靠会员企业缴纳的会费和服务费,以及政府的补助。日本的行业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行业中小企业组织的行业组织事业协同组合,一类是同行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行业组织。在此基础上,分别成立全国性的经济联合组织。,行业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其地位和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异,日本行业组织的主要作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