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625254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汉代中央最高监察官御史中丞和京畿地区的监察官在朝会中都有座位;元世祖说,“中书联左手,枢密联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这表明监察官()A自古以来就位高权重B监察内容覆盖面广C受最高统治者的重视D专门维持朝廷纲纪2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A巩固了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特权C强化了统治秩序D冲击了封建统治3有学者说,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

2、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A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B抑制了君权的集中C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D可以有效管理地方4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至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疆域面积成倍扩大D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5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

3、载反映出()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6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B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C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D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7宋代初年政府禁止三品以下的官员和庶民穿紫色服饰,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这表明宋代()A各阶层间人员流动频繁B百姓始终引领时代服饰潮流的发展C民本思想得

4、以充分落实D权力的管制对市民的时尚作出让步8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 年),武宗想出关打猎游乐,在居庸关被巡关御史张钦杖剑挡驾,无奈悻悻而还。后来武宗乘张钦巡视他处之机,黑夜微服偷偷出关,一路都生怕张钦追拦。这一史事表明()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监察制度走向成熟C官僚体制制约皇权D北方边防体系严密9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期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奏权,雍正帝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A使享有民主权利的官员增加B利于皇帝更有效控制官僚队伍C提高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效率

5、D解决了皇帝决策和指挥的问题10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颁布的御制大明律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得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装扮者同罪。这说明()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B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C戏剧的表现形式受到限制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11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叙 述 出 处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 联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清世宗实录 今联虽逾六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

6、惮万几之劳勚。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12清史稿载:“世谓(内阁)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滯,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该记载()A体现军国大权尽归内阁B显示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C证实清朝中央集权强化D说明军机大臣需敏锐严谨13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物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

7、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14希腊城邦曾出现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结果建立了民主政治。但公元前4世纪政治家有关公民内部团结共谋福利的梦想正在遭到破灭。当时著名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说:“富人宁肯把钱投入海中,也不愿救济穷人;而最穷的人则不以分享富人财产为满足,必欲剥净其财而后快这种不通过互相谅解以求共享太平的心态已达如此不共戴天的地步,真令人可悲!”材料反映出()A多次改革未能铲除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B马其顿王国的入侵中断

8、了雅典民主制度C内部阶级矛盾的激化加速了城邦的衰落D不断的对外战争加剧了城邦危机的发生15研究表明,在古代希腊有超过 300 个公共的宗教节日。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 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这类节日活动()A克服了民主的狭隘性B增进了城邦集体认同C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D促进了城邦间的合作16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的行政机关,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部分行政事务。雅典的法律保存于议事会堂,并在市场上公布。陪审法庭成为最高的司法和监察机构。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体()A权力分立的倾向B基础是公民大会C法制是核心内容D体现了主权在民17梭伦改革后,雅典一、二

9、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虽然没有资格担任官职,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这反映了()A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B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C雅典民主政治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18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A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C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D雅典浓郁的文

10、化氛围19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A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B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C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D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20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根据所谓“公平”、“正义”原则,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万民法的诞生()A表明罗马奴隶制出现危机B体现出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C说明罗马共和国平民化的趋势D为罗马帝国的扩张提供法律保障21罗马法规定:凡不经司法程序而以强力向持有人如承租人、

11、借用人等自行夺回其所有物的,即丧失对该物的所有权,该物即无偿归持有人所有。这说明古代罗马()A财产私有原则遭到破坏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重视维护罗马公民权利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22罗马共和国时期,出身贵族的卡厄斯马歇斯因战功被选为执政官,由于恣肆妄言,激怒了民众,保民官考密涅斯等以“只要群众起而鼓噪便可并即刻实施对他的放逐”进行裁决,结果马歇斯被流放。这反映出当时罗马刑法领域()A国家权力受到误用B贵族特权遭到打压C人民直接参与决策D民主政治氛围宽松23公元3世纪晚期的罗马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假如你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一件价值较高的物品,那么你可以把钱退给买方并在法官的主持下收回该物品;或者在买方同意的情况下由买方再支付少收的价款部分。这反映了古代罗马()A社会经济秩序混乱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忽视私有财产保护D对法律正义价值的追求24公元前367年,罗马颁布李锡尼法。废除了六人军事指挥官政体,恢复二人执政官制度、规定共和政府的所有要职向平民出身的人全面开放,贵族和平民之间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参加选举。这意味着在当时的罗马()A平民可与贵族轮流执政B民主政治体制得以建立C军人政治转向民主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