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92622737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梅兰芳蓄须教案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梅兰芳蓄须课题梅兰芳蓄须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蓄、迫”等1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4.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教学难点1.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

2、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教具准备1.查阅有关梅兰芳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来谈一下。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这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课件出示2) 师: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1.同学们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千万别忘了自己的好习惯,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难懂的生字词,有一句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做好批注。 2.同学们的习惯很好,批注

3、得很详细。同桌之间交流生字,对于生僻的字词两人结合查字典解决;实在有困难的字词可请教老师。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可见你们的自主能力很强。刚才我在下面有同学把自己的疑问留给了我,这样,先看一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生字、词语,看有没有大家想知道的。3.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用幻灯片展示出,和学生进一步学习。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把同学们的疑问强调一下,并提醒该学生注意。然后通过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的方式对生字词进行巩固。4.再读全文,要求学生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也可同桌对读,相互检查,看谁读得正确、流利。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蓄、迫、租、纠、缠、邀、扰、拒、签、订、

4、宁、要、妄”的读音,并组词语。(课件出示3)字音难点:“宁”在本课读(nn),避免读成(nn),“要”在本课读(yo),“迫”读(p)避免读成(p),注意读准确。 【设计意图:欣赏作品,轻松导入本课,让开课不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新课教学( )分钟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目标:(课件出示4)(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2.梅兰芳明白日本人一次又一次“邀请”他登台的目的,更明白地拒绝日本人,在当时来说就等于放弃自己挚爱的京剧艺术。“茫茫青史”著名画家丰子恺对梅兰芳的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

5、的,接下来的几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板书: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3.自学提示:(课件出示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后三件事,画出能表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语句或令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做出批注。4.学生交流。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老师提示: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注意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用笔画起来;然后展示,最好用课文中的词语总结,也可提示让学生根据梅兰芳先生辗转的地点来分析总结。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同学们的思路一定要清晰,一定要把握住梅兰芳先生为了躲避日本人的骚扰,辗转的几个地点来说,这样不容易乱。哪位同学先来总结一下?生举手。师:你很

6、勇敢!尽量用课文中的词语。生总结。你总结得很全面,谁能概括一下,就是语言再简介一些。师小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沦陷,日本人想利用梅兰芳先生的影响来美化侵略者的丑恶行径,就“邀请”梅兰芳先生为他们演出,但都被梅兰芳先生想尽一切办法拒绝了。(课件出示6)课文一共叙述了五件事,它们分别是: 拒绝登台;香港拒演;卖房度日;蓄须明志;自伤身体。(2)这五件事叙述得有详有略,你们认为其中哪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具体地描述了哪些内容?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设置问题:这件事情的叙述用了多少个自然段?你认为这件事作者在叙述时抓住了梅兰芳哪些描写?语言、行为、心理,能试着读读吗?你感觉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

7、?蓄须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蓄不行吗?此时梅兰芳的心情怎么样?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师小结:梅兰芳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梅兰芳内心是苦闷的,蓄须后内心又是极为痛苦的,我们来读第3自然段,感受一下梅兰芳当时的精神世界。(3)你认为梅兰芳所有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文中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来评价一下他吗?(课件出示7)学生交流讨论。“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让学生评价梅兰芳先生的做法,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热爱艺术,更热爱中华民族。他是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老师指导学生再读第六自然段。出示句子:(课件出示8)(1)梅兰芳斩钉截铁

8、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但是,不去演出要想个办法对付啊。(2)梅兰芳找到了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讨论总结梅兰芳先生高度的精神境界和为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让学生自由的谈谈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内心升腾起对梅兰芳的敬佩。五、积累拓展1.师小结: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请把你心中的歌,化作笔下的情,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梅兰芳先生的画像旁

9、边。(课件出示9)古往今来,像梅兰芳这样的爱国志士还有很多。你能说说一些爱国诗句吗?2.回忆课文具体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每件事概括出来。【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预了要求,明确了接下来的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书面文字的形式深刻地体会梅兰芳的高贵品质和民族气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概括和总结。】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六、总结全课同学们,如果说梅兰芳风靡海外,受到全世界人地爱戴是缘于他优美的嗓音,精湛的技艺,那么他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高尚,称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永远的偶像。七、布置作业(课件出示10)同学们课下查阅、

10、搜集有关爱国志士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板书内容23 梅兰芳蓄须拒绝登台 香港拒演 强烈的爱国情怀 梅兰芳 卖房度日 蓄须明志 崇高的民族气节 自伤身体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11)1、 基础题。 “拒”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再查( )画。“拒”字的最后一笔是( )。 二、组词。 蓄( ) 剧( ) 迫( ) 邀( )纠( ) 缠( ) 忍( ) 扰( )拒( ) 签( ) 订( ) 妄( )三、用“宁可也”说一句话。_四、简答。简要地写出课文记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 _【答案】一、扌4 二、蓄须、京剧、逼迫、邀请、纠纷、纠缠、忍住、打扰、拒绝、签订、订书、痴心妄想三、他宁可牺牲

11、生命,也决不背叛祖国和人民。四、拒绝登台 香港拒演 卖房度日 自伤身体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使整节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堂作业尽量做到练习基础化、典型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强化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当教学中的不足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12、,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4.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机智,应变能力。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改正,对于本节课一些较为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也会继续沿用,并继续多在教材的钻研和课堂的调控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地实践、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

13、民族气节。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通过讲述京剧表演大师的几件事,表现梅兰芳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人物介绍】梅兰芳(18941961),于20世纪初登上京剧舞台。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世称“梅派”。梅兰芳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生活中的梅兰芳是一个俊朗儒雅的男性,舞台上的梅兰芳却是一个仪态万方的女性,而且“比女

14、人还具有女人味儿”的艺术形象。他的优美的歌声、庄静的姿态、娴雅的动作,塑造了为数众多、情态各异的女性,创造并再现了中国女性的本质特征和意象,显示了中国女性温柔、刚烈、含蓄、高雅等特征。对一个对京剧艺术知之甚少的外国人来说,他眼中的梅兰芳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他的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抗金兵等。他曾先后赴日、美、苏等国进行文化交流,使京剧艺术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抗战期间,他留居香港、上海,在敌伪统治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他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称为“京剧四大名旦”。1.梅兰芳艺名的由来梅兰芳(18941961),京剧演员。原名梅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