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614721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1.科室布局合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标识明显。血液储存室、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2.清洁区必须每天三氧或紫外线密闭消毒3060min,专人负责,有消毒记录。3.接受医院“院感”委员会的监督指导,积极配合定期抽样检查。清洁区达到类环境标准,空气细菌菌落数200cfu/m3,物表菌落数5cfu/m2,医务人员手指菌落数5cfu/m2。随时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用高效消毒剂及时处理。4.各个岗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5.禁止自采自用血液,必须按规定从合法血站取血,确保用血安全。6.科学

2、合理使用成分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7.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8.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达到有关标准。9.工作人员上岗时,应随时警惕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作好自身防护,防止职业暴露。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按规定处理。10.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用消毒液清洁一次,每月对冰箱内空气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随时保持冰箱清洁卫生。11.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等生物垃圾,必须分类收集,贴生物危害标记,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次性空针每天消毒清洗后如数交回供应室并签字,盛血试管每天送医院焚化炉毁型焚烧处理,血液洗涤水消毒后倒入下水道,进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12.各种消毒处理资料档案保存至少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