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jsp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260550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jsp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jsp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jsp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jsp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js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jsp(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数学命题的几点思考涟水县郑梁梅小学 沈成海一段时间以来,考试被作为加重小学生学习负担,造成小学生心理压力的罪魁祸首,被左批右斗。让很多学校和老师望而却步,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考试。但现在我们不难发现,没有考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明白,考试不是“法宝” ,但考试必不可少,其要讨论的重点不在于考不考,而是考什么?怎么考?其关键就是我们该如何命题。一、命题应润物无声,彰显人性。试卷命题一直是小学数学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尽管当前考试改革千帆竞逐,百花竞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传统“数学观” “考试观”的影响,使我们仍然陷落在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命题范式中。致使试卷命

2、题一直站在“以知为本”的高台上,从而忽视了对数学、对数学考试“人文性”的认识。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这毋庸置疑。但数学也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本身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只重功用,而忽略人性的一面这显然是偏面的。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一种手段,有甄别筛选的功能,但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样还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诊断等功能。它不是也不应成为教学的终点,而应是教学的继续。特别是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其根本目的是要让教学双方(师生)了解自己(或学生)已经获得了什么,离应有的目标水平还有多远。通过考试是要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而不是要分出 ABC,

3、“筛”出精英。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改变以往一贯的命题方式,从试卷内容、命题形式上入手,让冰冷的试卷“热”起来,透射人性光辉。让学生在温馨期盼的引领下经历考察过程,享受这一评价自我、得失皆乐的过程。比如在试卷的板面设计安排上,加入一些充满关怀、鼓励的卷首、卷尾语;精心拟定题要:判断题“公正小法官” ,计算题“粗心大意回收站” ,应用题“让我来试一试”等等。另外还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素材,展现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身边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再辅以不同的形式展现试题。对试卷中问题的解决不要求方法统一,答案唯一,也是体现个性,追求人性化的好的尝试通过这样一系列变化旨在

4、营造愉悦、轻松的氛围,缓解学生考试时的紧张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对考试产生新的认识。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升华,这样的内容形式再结合丰实鲜活的数学命题材2料,才能触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在一定程度上给原本单一冷漠的试题注入了人文的血液,让人文的素养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二、命题要依标扣本,落实双基。可能有人认为在大力提倡能力培养与探究创新的今天,提倡“双基”似乎有点不够时尚。其实不然, “双基”作为我国传统的一个教学经验,并非是一无是处。客观地说,加强“双基”为我国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能够保持相对比较稳定、质量比较高的基础教育立下过“汗马功劳” 。 在 80 年代后期

5、,我国的“双基”教学已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其中包括英、美等国。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创新与“双基”的关系:没有扎实的“ 双基 ”,能力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失去可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 “双基”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提高探究的效率的基础,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前提。可以这样认为,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不在“双基” 本身,而在于教师对双基 “度”的把握和教学过程中落实双基的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双基的“度” ,思考落实双基的形式。特别是在现阶段这个“度”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命题者去把握。那么“双基”的“度”怎样把握,落实

6、时以什么来作指导,那就是新课程标准 ,就是我们的教本,也就是说学生学什么,我们就考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天南海北的“信天游” ,弄偏搞怪,不把学生“雷”倒不罢休。当然这里说的“学”什么, “考”什么 ,决不同与以往的“大加” 、 “大减” 、 “大乘” 、 “大除” ,也不同于以往的什么是周长?怎样求周长的死背滥用公式,而应抓住双基的本质,要做到“趣、活、精” 。即出题内容要与生活实际联系,体现真实性趣味性,出题形式要活。如在“圆柱单元”有这样一题:“滚筒直径为 4CM,要滚到距离 16.56CM 处的墙边至少要滚几周?”本题初看似用(距离周长)就可以了,事实不是,它要求学生必须联系实际想象来确定

7、滚动距离,只有(16.26-2)CM,看似简单的周长计算还包涵着对圆特性的认识。另外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学习的内容那么多,所学的基本的知识,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应是不少,一张小小的试卷怎能全部包容,这就要人们要注意去粗取精,考查重点主要的,要善于取舍。三、命题要立足发展,开放探究。3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把考试作为“筛子” ,更多的是起到选择与陶汰的作用,其结果导致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对数学失去兴趣,在“分数”面前失去对学习数学的信心。也使很多人以一种被陶汰者的心态走向社会,这样的心态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命题者要立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具有开放性、开创性

8、的问题,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同样的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如:在下面 4*4 方格里(如图) ,请你自由选择 6 个小方格并把它涂黑,使它们构成一幅具有对称美的图案,并写上简要的文字说明。此题对学生来说,有着广阔的思维空间。正如新课标中说的“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没有唯一的答案,其要点只有一个就是要“对称” ,相信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上题会有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方案,这不仅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了一个积极的理性的科学的教育过程,又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

9、培养与发展。在考查发展考生创新能力的努力中,我们的命题也要体现创新精神,力争使试题富含时代气息.积极调整题型结构,创设试题的新鲜背景和设问方式,对对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明确,同时在试题情境和设问形式方面要有所创新. 另外试题的创新,既要体现在情境上,更要体现在思维价值水平上.命题要力求立意新、情境新,思维价值高.四、命题要体现价值,操作运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学以致用” ,数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因此我们命题时切不可脱离生活,凭空臆造。而应尽可能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

10、关的有意义的题材内容。如三年级的一道考题:“考试规定时间用 70 分钟,从 2:10 分开考,那么( )时结束?”六年级的考题:“小明家的客厅长 6 米,宽 4 米,现在准备更新地砖,下面有二种规格(略)的地砖选择,哪种最省钱?”再如:“某海上救援中心要出海救援爱台风袭击的 3 艘渔船,3 艘渔船的位置如下。 (1)渔船 A 在救援中心北偏东 40 度方向 30 千米处;(2)渔船 B 在救援中心南偏东 70 度方向 35 千米处;(3)渔船 C 在救援中心南偏西 10 度方向 20 千米处;请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图中标出 3 艘渔船的位置。 ” (本题要求学生数形结合,给抽象的问题以形象化的原

11、型,从而给人以形象思维的启示;反4过来给直观问题精确刻画).这样来源于日常生活的问题,需要学生有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了解生活常识,在读懂试题内容后,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自己独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最后还能把答案放到现实生活中来检验。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用到观察与试验、猜想与摸拟、矫正和调控、度量和分类等解题策略。这些也是生活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解答时既能感到生活的趣味,又感到亲切,解除了对考试的厌恶和恐惧。因此我们要力求跳出模式化,套题型的数学命题框框,把数学知识的检测放置在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实践。在数学能力运用上、数学意识的培养上、数学思想的渗透上着力

12、花功夫,让他们不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让冰冷的试题焕发生命的活力。五、命题要展现过程,突出导向。过去,我们的数学命题大多只具有甄别筛选的功能,试题缺乏活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需要不断地调动自身的“内存” ,找公式,套公式,照葫芦画瓢,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 ,考后身心疲惫。如今这样,显然与时代与课标精神不符。我们应把试题作为一种信息源,学生应利用这些信息不断加工创新,经历思索探究的过程,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得到拓宽,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提升认识的境界,增长人生的智慧,为其以后的学习方法思路作出指引,也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如:“你能运用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

13、公式吗?”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转化”思想的运用,同时也进一步考查了学生对梯形面积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图形之间转换关系的认识,本题的结果已退让其次,重在考察推理的过程,了解其知识更新自我建构的思考过程。这样的试题就是要向教学双方传递这样的信息,教学不能“硬填猛灌” ,学习不能“死记硬背” 。作为评价“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考试命题必须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在命题中要不断注意渗透新思想新理念,要让试题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灯塔” 。就目前新课标精神来说我们的命题主要应突出: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深化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能力与素质; 淡化特殊技巧,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而不是简单的重现,应特别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应用。总之,试卷命题不仅是一个风向标,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要使它开的灿烂,有活力,就必须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文字于一体,关注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特点,不断提炼、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拥有生命力。二 00 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