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604826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11课民族团结第11课民族团结(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各民族共同发展,体现了民族团结,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什么措施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1984年5月31日,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2、度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五一会址位于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并宣告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新疆人民会堂始建于1984年,198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竣工投入使用,是当时自治区“十大建筑”之一,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新疆各族人大代表重要议事场所。,新疆人民会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银币(1985年发行),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游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区政府办公楼(1958年10月25日自治区成立),民族团结宝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

3、制度的实行有什么重大意义?,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实行有何历史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想一想,?,各民族共同发展,深入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各民 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民族共同发展,民主改革前农奴的凄惨生活,民主改革后,藏族人民安居乐业,11,西藏经济的发展,孔繁森 山东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收

4、养了两名失去父母的孤儿。他说,我要抚养他们健康成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西藏拉萨布达拉宫,青藏铁路通车,西藏大学电教室,西藏大学,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西藏自治区拉萨机场,新疆阿勒泰牧场,民族区 域自治,各族人民跨 入社会主义,国家扶植,西部大开发,共同 繁荣,1新中国诞辰60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他们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这反映了(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策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 B C D,A,2.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C,3. 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 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