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2601612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临川一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2满分课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的,非可逆反应不谈化学反应速率B.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负值C.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改变来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浓度的改变来表示,其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是g/Ls,也可以是kg/Ls。甚至可以用t/Ls等来表示2.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

2、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1min-1 B.1 molL-1min-1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3.下列化学反应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的腐蚀 B.食物腐烂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4.下列反应能够瞬间完成的是( )A.硝酸与铜反应 B.HNO3(aq)与NaOH(aq)的反应C.光照H2与O2的混合物 D.铜绿的生成5.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一定量的盐酸

3、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NaOH(s) B.H2O C.NaCl(s) D.CH3COONa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g)=2NO2(g),若N2O4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需要15 s,那么N2O4的浓度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 )A.等于5 s B.等于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3.氯化银在溶液中有极微量的电离:AgCl=Ag+Cl-。下列不能说明该电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Ag+的浓度不再改

4、变B.Ag+的生成速率和Ag+、Cl-结合生成AgCl的速率相等C.AgCl的质量不再减少D.Ag+与Cl-的物质的量比为114.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B.在氢硫酸中加碱有利于S2-增多C.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高压条件有利于合成氨反应6.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

5、还原反应中,甲比乙失电子多B.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C.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负极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2.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AD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

6、应,大理石粉反应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3.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

7、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4.演示铁在纯氧中燃烧实验时,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铁丝利用率 B.增大反应的接触面C.提高反应的温度 D.使瓶底氧气充分利用5.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H2O2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6.欲使煤在煤炉中充分燃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向炉内喷吹空气

8、B.把大块煤碾成小块C.使用MnO2作催化剂 D.提高炉内体系的温度7.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 )2C(焦炭)+O2(空气)=2CO(放热) Fe2O3+3CO=2Fe+3CO2炼制1 t生铁所需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量,且从高炉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没有利用的CO气体。对该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B.增加高炉的高度可解决这个问题C.反应难以“完全”进行彻底D.反应中未使用催化剂8.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恒容的容器内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C

9、.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9.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N2+3H22NH3(反应放热),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方面看,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一般为压强:20 MPa50 MPa,温度:500 左右,催化剂:铁触媒。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铁触媒,可使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取得较高的反应速率B.工业上选择上述条件下合成氨,可以使氮气全部转化为氨C.上述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D.温度升高,不利于提高反应速率10.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轻、容量大而受到重视,目前

10、已经制成多种功能的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若该电池提供0.5 C电荷量,则消耗正极材料的质量约为(其他损耗忽略不计)( )A.3.5 g B.7 g C.4.5210-4 g D.43.5 g11.合成氨反应:3H2+N22NH3,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H2)、v(N2)、v(NH3)(用molL-1s-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v(H2)=v(N2)=v(NH3) B.v(N2)=2v(NH3)C.v(H2)=(NH3) D.v(N2)=3v(H2)12.用纯净的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

11、析判断: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A.蒸馏水 B.NaCl固体C.NaCl溶液 D.浓盐酸(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任答两种)13.某学生进行右图所示的锌铜原电池的实验:(1)从理论上讲,预期看到的现象是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极上有少量气泡逸出,铜极上有大量气泡逸出。试解释:_。14.我国已开发出新型煤粉燃烧器,煤的燃烧效率可达95%以上。(1)当今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提高燃烧效率,_。(2)提高煤的燃烧效率通常需要考虑:_;_。

12、15.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加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促进SO2的转化。(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 (多选扣分)。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认识。由其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可以看出它适合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并非专指可逆反应,故A项不正确;单位时间是正值,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