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97507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闵小琪 第四章第四章(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 扭转的工程实例 汽车传动轴,第四章 扭转,汽车方向盘,第四章 扭转,对称扳手拧紧镙帽,第四章 扭转,其它实例 扭水龙头 扭转钥匙开门 酒瓶软木塞的开瓶器 自行车的脚蹬工作 机器轴的转动,第四章 扭转,第四章 扭转,汽车方向盘,第四章 扭转,汽车传动轴,第四章 扭转,攻丝,构件特征:等圆截面直杆圆轴。,受力特征:外力偶矩的作用面与杆件的轴线相垂直。,变形特征:纵向线倾斜一个角度 ,称为剪切角(或 称剪应变);两个横截面之间绕杆轴线发生相对转动,称为扭转角。,扭转的特征,第四章 扭转,第四章 扭转,画线变形,4.2 外力偶矩计算 1. 直接计算,第四章 扭转,2、外加力偶矩计算,第四章 扭

2、转,3.扭矩及扭矩图,(1)扭矩:构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记“T”。,(2) 截面法求扭矩,(3)扭矩的符号规定: “T”的转向与截面外法线方向满足右手螺旋规则为正,反之为负。,第四章 扭转,第四章 扭转,右端正向,第四章 扭转,左端正向,第四章 扭转,左右平衡,第四章 扭转,研究扭矩,4 扭矩图:表示沿杆件轴线各横截面上扭矩变化规律的图线。,目 的,x,T,第四章 扭转,例1已知:一传动轴, n =300r/min,主动轮输入 P1=500kW,从动轮输出 P2=150kW,P3=150kW,P4=200kW,试绘制扭矩图。,解:计算外力偶矩,第四章 扭转,求扭矩(扭矩按正方向设),

3、第四章 扭转,绘制扭矩图,BC段为危险截面。,x,T,4.78,9.56,6.37,第四章 扭转,1.薄壁圆筒的扭转应力,1. 实验:,1)实验前:,绘纵向线,圆周线; 施加一对外力偶 m。,第四章 扭转,4.3 切应力互等定理与剪切胡克定律,2)实验后:,圆周线不变; 纵向线变成斜直线。,3)结论: 圆筒表面的各圆周线的形状、大小和间距均未改 变,只是绕轴线作了相对转动。 各纵向线均倾斜了同一微小角度 。 所有矩形网格均歪斜成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第四章 扭转,第四章 扭转,取微端变形,无正应力 横截面上各点处,只产生垂直于半径的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沿周向大小不变,方向与该截面的扭矩方向一

4、致。,4) 与 的关系:,微小矩形单元体如图所示:,第四章 扭转,薄壁圆筒剪应力 大小:,A0:平均半径所作圆的面积。,第四章 扭转,2.纯剪切与切应力互等定理:,上式称为剪应力互等定理。 该定理表明:在单元体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剪应力必然成对出现,且数值相等,两者都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其方向则共同指向或共同背离该交线。,第四章 扭转,3.剪切虎克定律:,单元体的四个侧面上只有剪应力而无正应力作用,这种应力状态称为纯剪切应力状态。,第四章 扭转,T=m,剪切虎克定律:当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 p),剪应力与剪应变成正比关系。,第四章 扭转,式中:G是材料的一个弹性常数,称为剪切弹

5、性模量,因 无量纲,故G的量纲与 相同,不同材料的G值可通过实验确定,钢材的G值约为80GPa。,剪切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是表明材料弹性性质的三个常数。对各向同性材料,这三个弹性常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可见,在三个弹性常数中,只要知道任意两个,第三个量就可以推算出来。,第四章 扭转,4.4 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应力,第四章 扭转,等直圆杆横截面应力,变形几何方面 物理关系方面 静力学方面,1. 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2. 轴向无伸缩; 3. 纵向线变形后仍为平行。,等直圆杆扭转实验观察:,第四章 扭转,第四章 扭转,平面假设,第四章 扭转,扭转变形,第四章 扭转,扭转变形试验,第四章 扭

6、转,工字钢扭转变形,第四章 扭转,工字钢扭转变形,1. 变形几何关系:,距圆心为 任一点处的与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扭转角沿长度方向变化率。,第四章 扭转,T,2. 物理关系:,虎克定律: 代入上式得:,第四章 扭转,3. 静力学关系:,令,代入物理关系式,第四章 扭转,得:,横截面上距圆心为处任一点剪应力计算公式。,4. 公式讨论: 仅适用于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在小变形时的等圆截面直杆。, 式中:T横截面上的扭矩,由截面法通过外力偶矩求得。 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Ip极惯性矩,纯几何量,无物理意义。,第四章 扭转,单位:mm4,m4。, 尽管由实心圆截面杆推出,但同样适用于空心圆截面杆,只

7、是Ip值不同。,对于实心圆截面:,D,d,O,第四章 扭转,对于空心圆截面:,O,d,第四章 扭转, 应力分布,T,t,max,t,max,t,max,T,(实心截面),(空心截面),工程上采用空心截面构件:提高强度,节约材料,重量轻, 结构轻便,应用广泛。,第四章 扭转, 确定最大剪应力:,Wt 抗扭截面系数(抗扭截面模量), 几何量,单位:mm3或m3。,对于实心圆截面:,对于空心圆截面:,第四章 扭转,4.6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1.强度条件:,对于等截面圆轴:,( 称为许用剪应力。),强度计算三方面:, 校核强度:, 设计截面尺寸:, 计算许可载荷:,第四章 扭转,2.圆轴合理截面与

8、减缓应力集中 实心圆截面轴的扭转切应力分布如图a所示,当截面边缘的最大切应力到达许用切应力时,圆心附近各点处的切应力仍很小,而且,由于它们所构成的微剪力 离圆心近,力臂小,这些材料承担的扭矩也小。所以,为了合理利用材料,宜将材料放置在远离圆心的部位,即作成空心的(图b)。显然,平均半径Ro愈大、壁厚 愈小,即比值 愈大,切应力分布愈均匀,材料的利用率愈高。因此,一些大型轴或对于减轻重量有较高要求的轴(例如航空、航天结构中的轴),通常均作成空心的。但也应注意到,如果比值 过大,管在受扭时将产生皱褶现象(即局部失稳)(图c),从而降低其抗扭能力。,第四章 扭转,例2功率为150kW,转速为15.4

9、转/秒的电动机转子轴如图,许用剪应力 =30M Pa, 试校核其强度。,T,m,解:求扭矩及扭矩图,计算并校核剪应力强度,此轴满足强度要求。,x,第四章 扭转,例3图a所示阶梯形空心圆截面轴,在横截面A,B与C处承受扭力偶作用,试校核轴的强度。已知MA=150 Nm,MB=50 Nm,MC=100 Nm,许用切应力 90 MPa。 解:(1)问题分析 轴的扭矩图如图b所示,AB与BC段的扭矩分别为 T 1=150 Nm T2=100 Nm AB段的扭矩最大,显然应该校核;BC段的扭矩虽然较小于该段轴的横截面尺寸也较小,所以也应该校核。,第四章 扭转,(2)强度校核 由式(4-10)与(4-14

10、),得AB与BC段的扭转切应力分别为 切应力 与 均小于许用切应力,说明轴的扭转强度符合要求。,第四章 扭转,1.扭转时的变形,由公式,知:长为 l一段杆两截面间相对扭转角 为,4.7 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第四章 扭转,2.单位扭转角,或,3.刚度条件,或,GIp反映了截面抵抗扭转变形的能力,称为截面的抗扭刚度。, 称为许用单位扭转角。,第四章 扭转,刚度计算的三方面:, 校核刚度:, 设计截面尺寸:, 计算许可载荷:,有时,还可依据此条件进行选材。,第四章 扭转,例4 如图所示圆截面轴AC,承受扭力偶矩MA,MB与MC作用。试计算该轴的总扭转角 (即截面C对截面A的相对转角),并校核轴的

11、刚度。已知MA=180Nm,MB=320 Nm,MC:=140 Nm,Ip=3.0105mm4,l=2 m,G=80 GPa, =0.5()m。 解:(1)扭转变形分析 利用截面法,得AB与BC段的扭矩分别为 Tl=180 Nm T2=-140 Nm 设上述二段轴的扭转角分别为 与 ,则由式(4-23)可知,,第四章 扭转,第四章 扭转,由此得轴AC的总扭转角为,(2)刚度校核 轴AC为等截面轴,而AB段的扭矩最大,所以,应校核该段轴的扭转刚度。 AB段的扭转角变化率为,第四章 扭转,例5某传动轴,轴内的最大扭矩T=1.5 kNrn,若许用切应力 =50 MPa,试按下列两种方案确定轴的横截面

12、尺寸,并比较其重量。 (1)实心圆截面轴; (2)空心圆截面轴,其内、外径的比值did0=0.9。 解: 确定实心圆轴的直径 根据式(4-19)与(4-12)可知,实心圆轴的直径为 取 确定空心圆轴的内、外径根据式(5-19)与(5-14)可知,空心圆轴的外径为,第四章 扭转,而其内径则相应为 重量比较 上述空心与实心圆轴的长度与材料均相同,所以,二者的重量比 等于其横截面面积之比,即,第四章 扭转,取,上述数据充分说明,空心轴远比实心轴轻。,例6图a所示圆截面轴AB,两端固定。在横截面C处承受矩为M的扭力偶作用,试求轴两端的支反力偶矩。设扭转刚度GIp为常数。 解:(1)问题分析 设A与B端

13、的支反力偶矩分别为MA与MB(图b),则轴的平衡方程为 在上述方程中,包括两个未知力偶矩,故为一度静不定,需要建立一个补充方程才能求解。,第四章 扭转,(a),(2)建立补充方程 根据轴两端的约束条件可知,横截面A与B间的相对转角即扭转角 为零,所以,轴的变形协调条件为 式中, 与 分别代表AC与CB段的扭转角。 根据式(4-23),得相应扭转角分别为,第四章 扭转,AC与CB段的扭矩分别为 T1= MA T2=MB,(b),将上述关系式代人式(b),即得变形补充方程为,(c),(3)计算支反力偶矩 联立求解平衡(a)与补充方程(c),于是得,第四章 扭转,支反力偶矩确定后,即可按以前所述方法分析轴的内力、应力与变形,并进行强度与钢度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