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2594541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高中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观念,学生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综合性能力与必备品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是建构了核心素养体系,给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并以核心素养统领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重大趋势.核心素养的研究应加强将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的研究,冲破长久以来横亘在专家的“理论研究”和教师

2、的“实际教学”之间的阻隔,将教育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总体素质塑造.理念的落实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应关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该怎么做?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表明,“课例”是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最有效的中介,好的课例可以为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抓手.一、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关键问题课例研究是一种集专业培训、课堂观察、教师参与、改良过程、合作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于一体的研究平台,指的是教师系统合作,改善课堂教学,分享教学策略,共享教学资源的研究过程.一般采取“上课说课评课反思重新设计课例整合形成

3、新的课例”的流程对课堂教学展开循环式改进研究,强调教师合作与反思.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必然要求研究者要转变视角,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1.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是基于课程标准,立足课堂,实现教材、教学、考试、评价一致性的研究. 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设计并形成了如下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将核心素养的达成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课例研究,落实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改进教学,立德树人.课例研究的每一环节需要基于如下原则展开:在“确立研究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规划教学设计”环节做

4、到因学设教;在“实施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开展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形成研究报告”环节做到以学改教。2.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在“学业质量标准”中将六大核心素养各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深化了教学目标的内涵.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每一节课的有效学习来实现.因此,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目标;其次要界定体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再次要将高中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化为每一节课

5、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 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课例研究维度及要点解析.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提倡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认为,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应关注以下研究维度及要点解析:研究维度要点解析教学目标正确确定数学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关注

6、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可实现性,目标陈述清晰而具体化,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符合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达成的阶段性、连续性、整合性等特点,关注跨学科整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结合特定教学任务,确定相应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孕育点、生长点,明确教学重点;注意数学核心素养与具体教学内容的关联,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教学的准、精、简;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发展的融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持续发展.教学方式既重视教,更重视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善数学教学和学

7、习方式.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确定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及载体;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抓住所教数学内容的本质,展示数学学与教的有效过程;结合教学任务及其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根据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渗透、呈现在教学中;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机智运用反馈调节机制,设计的练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评价方式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依据,注意评价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态度、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做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二、

8、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举例课题: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1课时)1.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目标与内容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核心素养水平通过观察图片和折纸试验,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和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简单应用定义和判定定理.能够在特例的基础上归纳并形成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能够模仿学过的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线面垂直问题.数学抽象水平一逻辑推理水平一通过对判定定理的探究和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能够在证明线线垂直的情境中,想象并构建线面垂直的几何图形,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线面垂直.逻辑推理水平二直观想象水平二2.教学

9、方式本节课采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展开教学.核心素养方面尤其侧重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及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实现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以及判定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明确线面垂直的判定实质内涵,从而达到灵活应用定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简述设计意图教学策略落实核心素养目标1.线面垂直定义的建构提问复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引发思考: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时候还可以分为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进一步提出问题:那么怎么给直线与平面垂直下定义呢?复习已学过的知

10、识,巩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为引入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做铺垫,并由此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之一.知识衔接,导入问题思考.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图形的关系. 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新课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小组成员通过观察动画演示,交流讨论自己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感悟,用语言描述出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理解,进而形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从实例到图片再到实际生活,直观感知直线和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从而建立初步印象,为下一步的数学抽象做准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归纳,形成概念.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直接抽象出直线

11、与平面垂直的定义.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定义中“任意一条直线”与“无数条直线”的区别.“标准图形”可以对概念的本质特征起到强化作用,反例不仅可以帮助加深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感知“任意一条”“无数条”的区别.辨析讨论,深化概念理解.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语言予以表达,达到消除概念认识的偏差.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探究通过观察线面垂直的实例,提出疑问:怎样检验直线与平面垂直?学生分组讨论,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讨论小组间得到的结论的可行性,如果按照学生得到的结论进行检验,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疑问.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完成抽象与具

12、体之间的相互转换.学生大胆猜想,通过合作讨论进而小心验证自己的猜想分析实例,猜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抽象出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一般规则将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处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实验,并提出关键问题:(1)折痕AD所在的直线一定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吗?(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所在的直线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3)如何验证此时折痕与桌面垂直?(4)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就能判断此直线与平面垂直了吗?由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得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通过观察思考,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本质内涵.问题1的答案是“不一定”;也正是因为“

13、不一定”,所以要回答问题(2)的“如何翻折”,这也正是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要件。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确定自己的猜想.质疑反思,进一步深化对定理的理解.动手操作解释抽象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借助折纸发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折纸结果反映的数学本质就是要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问题.3.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初步应 用尝试练习,巩固定理.例 已知,求证:.先组内讨论交流,再组间分享结论、展示成果,从成功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提取经验,进一步对定理加深理解.这是运用判定定理的一个典型的应用题.阐述用数学问题研究实际问题价值所在,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对线面垂直的认识由感

14、性上升到理性.引导学生对问题条件的分析,做到“由已知想未知”,借助刚刚习得的线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不难发现这个问题的证法有两种.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证明简单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通过对条件和结果的分析探索论证思路,选择合适的方法予以证明.不仅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更教会学生研究问题.4.总结反思,提高认 识(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2)在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本节课涉及到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4)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通过小结,使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培

15、养学生认真总结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交流,相互释疑,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及定理应用.通过总结,进一步巩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的应用,掌握应用定理推理证明,进而达到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5.布置作业,自主探究必做题:课本P67练习1:如图1,在三棱锥V-ABC中,VA=VC,AB=BC,求证:VBAC.选做题:如图2,SA平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AFSC.通过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感悟其中蕴涵的转化数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必做题在例题的基础上,应用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意义;选做题进一步巩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必做题巩固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必要完成的作业;选做题可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继续钻研. 通过对题目条件和结果的分析,探索论证的思路,选择合适的证明方法,并用准确的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完成论证过程.4.教学收获与反思收获:(1)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选择最特殊的相交关系引出课题,并伴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举例、想象和语言描述.注意知识的系统与联系,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