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2586245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 学 试 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0 -16、Na -23、Cl - 355、Fe -56、Cu - 64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0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分)1空气和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天然水中也溶有空气 B海水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C高空臭氧层保护地球生灵,低空臭氧有害人体健康 D273K、l0l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气态)d(液态)d(固态)2以下关于物质元素组成的说

2、法正确的是( ) A碱都含氢元素 B酸都含氧元素 C盐都含金属元素 D有机物都含碳、氢、氧元素3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CuO是氧化剂 C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每生成 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4月1曰发布,内地除西藏外都检测到,还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已知铯(Cs)是钠的同族元素,据此,下列关说法正确的是( )A、s互为同位素B放出射线是一个自发的化学变化过程,射线对人危害很大 C与的中子数相同 D单质铯的金属性比单质钠弱5顺式(式量

3、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4种元素组成 B存在极性共价键 CPt的化合价为+4 DPt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6下列伴随的能量变化中,属于反应热的是( ) A形成1molHCl键放出的能量 B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吸收的能量 CNa变成Na+吸收的能量 D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7已知:,则在相同温度下,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C D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B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产生C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最后可

4、得到氯化铝晶体 D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后,再加入待测液9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现象变化的是( )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CO2气体BSO3通入BaCl2溶液中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C4 H10有3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三种溶液二、选择题(本题包含10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分)11五种常见物质X、Y、Z、E、F均含有同一元素M,已知Y是单质,Z是N

5、O(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 BM可能是金属 C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 Dxy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12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的Na2 CO3溶液、CH3COONa溶液、NaOH溶液各25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 C若分别加入25mL盐酸后,pH最大的是 D若升高温度,则的pH减小13用水稀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B Cc(H+)和c(OH )的乘积 DOH 的物质的量 14碘盐的主要成分是KIO3和NaCl,KIO3在工业上可

6、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铁为电极,电解KI溶液,反应方程式为KI+H2OKIO3 +H2(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铁作阳极 B电解时,在阴极上产生KIO3 C电解前后电解质溶液pH变大 D电解中,每转移0.6mol e ,理论上可得到0.1mol无水KIO3晶体15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甲。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乙,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a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 B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OH一4e

7、2H2O+O2 C曲线O一P段表示H2的体积变化 D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中H2和O2体积比为1:116有一种纸质软电池,该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一面附着锌,另一面附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Zn +2MnO2 +H2O ZnO +2MnO(OH),关于此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Zn为负极,ZnO为正极,MnO2催化剂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MnO2+e+H2O MnO(OH)+OH C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Zn流向MnO2,内电路电子由MnO2流向Zn D电池工作时OH 通过薄层纸片向附着二氧化锰的电极移动1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8、xC(g)HO,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左),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2反应开始2min内,v(A) =0.05 molL1min1Btl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的浓度,t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D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1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L l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Fe3+的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 CH2CI2含有的分子数为0l NA

9、C78g Na2O2固体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t时,1L pH =6的纯水中OH 的数目为108 NA19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氯化铁溶液和沸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 +3H2O(沸水) Fe(OH)3 +3H+B氯气溶于水Cl2 +H2O 2H+ +CI + C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 +2H2O 4H+ +O2 +2Cu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CaCO3+ 2H+ Ca2+ CO2+H2O20向22.4g 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0.5 molL1的硫酸溶液60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

10、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A6 4g B48g C24g D16g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三、填空题I包含3小题,共38分)21(8分)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BE+F+H2O(未配平)(1)若A为小苏打,F为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为紫红色金属单质,气体F是由两种位于同一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组成。则E的化学式为_。 (3)若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B是盐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A为气体单质,F的碱性溶液吸收废气中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22(14分)A、B、X、Y、Z、W六种短周期主族元

11、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中B的原子半径最大,X、Y、Z、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W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是 ;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A、B各自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AW3可用于净水,其原理是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工业合成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是放热反应。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转化率的是_ _。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及时移离 d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5)标准状况下,224L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被200 mL l mol L1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吸收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 (6)WY2在杀菌消毒的同时,可将剧毒氰化物氧化成无毒气体而除去,写出用WY2(沸点9.9)氧化除去CN的离子方程式_ _。23(16分)(I)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自由移动,甲中充入2 molA和lmo1B,乙中充人2molC和lmol氦He,只有A为有色气体,此时K停在O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 C(g)H 乙”或“甲乙”或“甲=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