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566427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之情节(教师版)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版考点一 情节结构情节结构类题型一、故事情节梳理概括;二、情节作用分析题型一情节概括知识点(一)情节的划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二)情节概括的方法:1、小标题式概括围绕线索概括;按故事发展进程概括2、表述式概括(三)情节概括注意事项1、理层次,寻线索,抓主要场面、事件。2、格式:何人、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事。3、注意题干具体要求与顺序。题型二知识点(一)情节作用答题思路:(内容+结构)(1)从结构(情节自身)方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线索,贯串全文。(2)从内容方面: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或突出了)人

2、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答题时可采用这样的形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二)情节的特点 对情节安排的评价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三)小说的结局1.分析

3、出人意料的结局。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珠宝店老板说他只卖过盒子,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

4、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小说情节题专项练习(一)一碗幸福 (任黎明)总复习手册6419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4分)20小说中的李正武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21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1)李正武趁机从碗柜里取出那只青花瓷碗,从蒸笼里夹了十来个饺子,抱着碗急急忙忙出了二婶家的门,溜进停在公路上的汽车,绝尘而去。(2)说住院的钱原本就是我们的,一只碗能值几块钱?

5、哎,真是个好孩子啊!22有人认为小说以“一碗幸福.为题不如以“一只青花瓷碗.为题好,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理由。(6分)【参考答案】()19清明回乡下,因吃饺子在二叔家发现青花瓷碗;(1分)借口带走饺子骗走青花瓷碗;(1分)二叔二婶送饺子入城;(1分)用卖碗的钱为二婶治病,并说出真相。(1分)(每点1分,注意按照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20李正武醉心古玩,见利忘义,精明机警,但又本性善良,勇于悔过。(2分)。他发现青花瓷碗是古董时,想方设法骗走(1分);得知二叔二婶上门时,想方设法拖延。当了解二婶病况和心情后,能主动出钱为二婶治病,并在事后说出了真情(1分)。(4分。意思对即可)21(

6、1)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动作描写,形象刻画出李正武计谋得逞后匆忙慌张的心理。也表现了他利欲熏心、践踏亲情、不择手段的一面。(2)借助语言描写,表达了二婶对李正武的疼爱和感激,也表现了二婶的淳朴善良,与李正武性格中的自私贪利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每小题2分,指明手法1分,写出作用)(二)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学案265或17414. 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含意?(2分)15. 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16.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17. 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样看

7、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和尊严?(5分)18. 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试题答案:14.【答案】(1)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2)表现了霍夫复杂的人性。【解析】考查文中语句的含意。15.【答案】(1)对比。(2)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解析】考查表现手法和人物形

8、象。16.【答案】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一赴死。【解析】考查小说的情节。17.【答案】(1)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将其简单化;贬斥了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但并未将其脸谱化,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的复杂性。(2)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维护,他的尊严则体现为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中包藏着的对法国人的傲慢与鄙视;所谓的尊严其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愤杀人。【解析】考查作者的态度和观点。18.【答案】(1)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他善待俘虏既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也是人道主义粞神的体现。(2)贝尔蒂应该救迈尔。在贝尔蒂看来

9、,让迈尔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的人格,因此他用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解析】考查探究能力。(三)幸 存 者 美休B.卡夫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身上。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宠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得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着的痛苦。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不是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

10、要觅食,“我们二者之中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诺尼想,“所以”他无法徒手捕杀那只狗。尼奴克的凶悍有力远胜于他。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他脱下手套,把腿上的绷带拆下来。几个星期前,他伤了自己的腿,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细缝里,并且使劲地用另一片铁板在上面摩擦。尼奴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诺尼仿佛能感觉到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发炽烈的光芒。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锋利。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了工作。诺尼将那新磨的尖刀从冰地里拨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太阳光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诺尼把自己完全变

11、得残酷起来,“到这儿来,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狗疑惑地看着他。“过来,快!”他唤着。尼奴克走近了一点。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保持着它的警戒。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两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他突然唾骂起那把尖刀,疯狂地把它往远处掷去。他空着双手,颠踬地向狗爬去,终于倒在雪地里。狗发出凶狞的咆哮,环绕着他的身体走动。诺尼现在充满了恐惧。掷出那把刀子之后,他已没有任何防备。诺尼

12、现在虚弱得毫无力气反抗。他的性命就好像悬在尼奴克面前的一块肉,而它的眼中充满了饥饿。狗绕着他徘徊,并且开始从后面匍匐前进,诺尼现在听到那饥饿的喉咙发出咕噜咕噜的吞咽唾液的声音。他闭上眼睛,祈求着这次的攻击不要太痛苦,他感觉到它的爪子踏上他的腿,尼奴克渐热的喘息逼近他的脖子,一股强烈的气流聚集在他的喉头。然后,他感觉到一条热热的舌头在轻轻地舔着他。诺尼睁开眼睛,怀疑地注视着尼奴克。他伸出一只手臂把它和自己紧紧地抱在一起,悲伤地开始呜咽一小时之后,一架飞机从南方起飞,上面一位年轻的驾驶员沿着海岸巡逻,他往下注视着那片漂流的浮冰,在冰山的正上方盘旋,此时,他看到一道刺眼的闪光。那是阳光在某件物体上反

13、射的光芒。他的好奇心渐渐升起,他降低了高度,沿着冰山盘旋。此时,他发现冰山的阴影之中一堆黑色的影子,从形状上来看似乎是人类,仿佛那影子有时还分成两个。他把飞机降落在水边,开始巡查,发现了那两个影子,一个人和一只狗。那个男人已经昏迷不醒,但确信还活着,那只狗呜呜地在一旁哀鸣,已经虚弱得不能移动了。至于那道引起驾驶员注意的光芒,就是那把磨得雪亮的尖刀。它挺直地插在不远的雪地上,在风中微微地颤动着1.(情节梳理型题)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简要分析。(5分)答:这篇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尖刀”从磨制到抛弃,再到反射光线使主人公被救的过程,“尖刀”贯串了文章始终;暗线是主人公

14、的心理变化,从磨制“尖刀”到抛弃“尖刀”的过程就是主人公人性中善战胜恶的过程。2.(情节手法型题)小说是如何在情节上巧妙设置悬念来吸引读者的?(6分)答:小说的前半部分,人会不会杀死狗的悬念吸引着读者;中间部分,狗会不会吃掉人的悬念吸引着读者;最后,人和狗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的悬念吸引着读者。作者层层设置悬念,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使读者不得不看下去。3.(情节作用型题)小说的结尾有何特点和作用?(6分)答:被扔掉的凶器,成为救人的工具。结尾的艺术空白,言有尽而余味无穷,有一种冲击人心的张力,更能突出主旨。(四)失踪 (周海亮)男人随很多人扑出战壕,然后便不见了。活着的兵里找不到他,死去的兵里也找不

15、到他。那次他们打了胜仗,兵的失踪于是变得蹊跷,几近离奇。几天以后队伍打到兵的家乡,营长将兵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兵的女人,女人听了,表情即刻变得不安。他失踪了?找不到了。怎么可能?部队里常有这种事情。营长说,他可能战死了,死在非常隐蔽的地方,我们找不到他;他可能被俘了,虽然我们打了胜仗,他仍然有走散然后被俘的可能;他可能逃跑了,因为太过恐惧,不敢面对敌人。他回来过吗?没有。女人说,你们弄丢了我丈夫,你们不该这样问我。不是我们把他弄丢的。营长说,是他失踪了。我猜他战死了。女人说,先与队伍走散,然后战死。他既不会逃走也不会被俘,他那么强壮,那么勇敢。他战死了,你们有责任的。当然。营长笑笑说,不管他战死,逃走,或者被俘,这点钱都是对你的补偿。现在我得走了,你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光。我先把所有的兵填进去,然后,再把自己填进去女人不愿相信她的丈夫已经死去,但是现在,她不得不相信。她被自己虚构的故事说服,然后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丈夫只知冲锋,终与队伍走散。他遇到敌人的散兵,他被敌兵打死然后扔进河里丈夫是战死的,他不可能成为俘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