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553770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一、学生情况:学生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拉开了差距。特别是通过一个寒假,有的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又淡忘了很多。开学来我发现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等,使自己成绩与别人差了一大截,成了“学困生”。他们主要困在学习不去努力,对学习没信心,没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有的是差在基本技能及创造性发挥上,还有的是差在计算与理解方面。因此“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创造性思维上。二、学困生名单:李珍 王建广三、学困生原因分析:1、李珍同学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爱动脑筋,很多问题老师讲几遍,她照样记不住。2、王建广同学缺乏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懒

2、散爱玩,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3、在家庭方面,学生家长没文化,又忙于外地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没有能力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习。四、帮扶目标:通过本学期的辅导转化,使学困生能基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树立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五、具体措施:1、加强对学困生的课上管理,大多数学困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退步。因此,课堂上多关注他们,经常提问他们。2、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3、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他们厌学的心理,调动起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4、对不同的学困生用不同的改进方法,因人施

3、教。5、经常找学困生谈心,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6、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小学二年级学困生帮扶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学困生辅导工作是可缺的一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我根据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实施特殊教育计划,分层教学,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学困生转优辅导工作。二、情况分析我班有28个学生,其中男生15个,女生13个,经过一学年的了解,发现学困生有5名,这些学生大致上分为两个类型:(1)基础不好,思维不是很灵活,接受知识较慢。

4、(2)学习成绩差,平时行为又不很端正,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校风和教育质量高低的问题,因此,在对待学困生转化问题上,我主要做法是:首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其实“学困生”并不像有的人认为什么都差,多数学困生仅是某一方面落后,差不是本质,所以我们应当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心和勇气;其次,尊重学困生,对他们不歧视,从各方面关心他们,激励差生转化;其三是注意方式和方法,对差生报以信任,多表扬少批评。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无意识必要的,在指出缺点的同时要细心鼓励,体现出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不要一味指责,更

5、不要轻易地去“揭伤疤”,否则批评过渡,说话缺乏分寸,容易产生负效应。在对“差生”的教育中,我采取的方法可以说是“三分管理,七分情感”,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地进行说服教育,并在学习上多鼓励,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的信任是对后进生人格的尊重,他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教学工作能面向全体,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本学期计划做好以下工作:1、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2、查漏补缺,对症下药;3、补课要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并和优生结对子;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

6、”,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4、在课内,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有一些训练、发言的机会;5、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歧视,多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激励他们进步。6、组织他们学习中外名人发愤苦读的故事,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耐心教育学困生。7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8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9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 10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

7、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三、时间安排每周根据作业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培优补差。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满腔热情的努力,变急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操之过急为循序渐进,变儿提面命为拨动心弦,变生硬呆板为巧妙疏导。这样才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只要我们能根据这些孩子的形成特点、心理特点,采取妥善的方法,经常关心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从今日做起,今日含苞待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四、学困生名单韩露鸽 王婷婷 史洋瑞 王文杰 史英杰 篇3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习惯等方面能有更大的进步,现做以下

8、分析和计划。学困生及原因分析:1、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有较大困难。(杨鹏辉、马鹏云、杨世豪、赵健、杨志敏)2、学习不够主动、自觉,需要人监督和督促,需加点压力再稍加以辅导能够独立完成(李富轩、梁世鹏、赵鸽、李俊丹)以上是学习上有困难的,还有个别几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需重点加以引导、帮助的。1、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够,贪玩,不认真,导致成绩不够稳定。(赵玉杰、宋鑫源、郑刚领、郑自然)2、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够,对自己要求松懈,时而犯点小错误(如不够守纪、讲脏话、有意无意动下其他同学)。(杨帆、杨金松、李瑞、姚浩宇)学困生辅导计划:学习上的学困生:1、分析每个学生,指出缺点,使其明确不足在哪,

9、同时发现优点,树立信心和上进心。2、在日常的教学中,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当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量等。3、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多关注学困生,视当堂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4、课后多加以督促,利用空余时间对课堂所学内容查漏补缺、加以辅导。对于自控力差,不够主动、自觉的学生要求定时、定量完成。5、发动小组内同学还有小老师的力量。6、与家长保持联系,交流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一起来监督孩子的学习,共同帮助孩子进步。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学困生:1、 分析每个学生,指出缺点,使其明确不足在

10、哪,同时发现优点,树立信心和上进心。2、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如学习态度(端正、认真、课堂上作业上应有的表现等)、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对照自己的不足在哪?药如何去端正?)。3、观察、了解、谈话,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要及时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的苗头,视情况、程度或谈话、或批评,端正态度,知错改正。4、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当给予鼓励,树立信心,更好的扬长避短。5、开展小组竞赛,利用学生的团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的行为。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家校合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篇4一个班集体,难免会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

11、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一、指导思想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本学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计划:二、转化对象及基本概况本班后进生马勇、马明红思想单纯,心地善良,身体健壮,尊敬师长,但没有学习目标,学习基础差,上课听非所听、学非所学;海红艳同学纪律散漫,年龄偏小。马福霞由于先天因素智力发育缓慢。三、转化目标通过本学期的转化,本班学困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对于掌握

12、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学生要学、肯学、苦学的思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本班学困生转化率达到90%。四、目标要求转化学困生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后进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有道德、有教养、有纪律,从而少犯错误。培养学生具有爱学、肯学、勤学的学习习惯,帮助、教育学生敢于克服惰性思想,培养学生的吃苦进取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五、具体措施1、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2、课外组织学困生加以辅导训练。3、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4、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5、积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不歧视、多鼓励不嘲笑,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6、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