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22161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法 Observational Method,观察法概念,日常观察:一般都是一种无意识无系统的观察。 科学观察: 在社会研究中,我们所说的观察(observation)指的是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 它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观察有所不同,要求观察者的活动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要求观察者对所观察到的事实作出实质性的和规律性的解释。,观察法的类型,1.根据观察的场所不同划分 2. 根据观察的程序不同划分 3.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划分 4.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划分,1.根据观察的场所不同划分,实验室观察 (labo

2、ratory observation):在备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内,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观察。 这种观察方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在社会学研究中,由于实验室观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且观察的范围、对象又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采用此法的很少。多半局限于对儿童进行的观察研究。 如对儿童的交往、模仿等互动行为的测量等等。,1.根据观察的场所不同划分,实地观察 (field observation):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 与实验观察相比,除了地点或场景不同外,还体现在它通常不需要借助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直接的,不借助其他工具或仪器观察对象。 多数是非结构式观

3、察。,2. 根据观察的程序不同划分,结构观察 非结构观察 结构式观察(structured observation):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 它与结构访谈的形式有点相似。通常,结构观察多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 其观察的内容是固定的,观察记录表也类似于结构式问卷,观察者根据统一的要求,对每一个观察对象进行统一的观察和记录。因而其结果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2. 根据观察的程序不同划分,1观察开始时间:_时_分 观察结束时间_时_分 2个人细节: 男 口 女 口 已婚口 未婚口 不知道 口 3年龄估计:10多岁 口 20多岁 口 30多岁 口 4

4、0多岁 口 50多岁 口 60岁以上 口 4职业或身份:_ 不知道 口 5单独一人 口 同_个同伴 同谁_ 6买了几本书 _本 一本也没买 口 7进书店时的最初行为 _ 8同售货员的接触情况 _ 一个也没接触 口 9同其他顾客交谈情况 _ 一个也没交谈 口 10翻阅书籍情况: 翻阅了几本 _ 共看了多长时间 _ 没有翻阅 口 11其他情况描述 _ 12根据上述观察判断对象的目的性程度,并在下列线段的适当地方标出。 一3 2 1 0 1 2 3 _ 有目的的 随便浏览的,2. 根据观察的程序不同划分,非结构式观察(unstructured observation):指的是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

5、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 它与无结构访谈的特征相类似。并且,无结构观察多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结果也不具有统一的形式,观察所得资料通常只能进行定性的分析。这种无结构的观察是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观察方式。,3.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划分,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direct observation):是对那些正在发生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indirect observation):其观察的对象通常不是正在活动的人们,不是人们当时的行为和表现,不是正在发生的时间和行动,而是对人们行动以后,事件发生以后所遗留下的痕迹这一

6、中介物进行观察。间接观察包括两种类型:痕迹观察和行为标志观察。,3.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划分,(1)痕迹观察:就是对人们活动后所遗留下的迹象进行观察,它有两种形式。 a.腐损测量(erosion measure):它观察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地使用某物造成的磨损程度。这种间接观察获得资料的真实性往往高于访谈法和问卷法获得的资料。 b.积累测量(accretion measure):它观察人们遗留下的物质。,3.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划分,(2)行为标志观察:是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的现象推测人们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保证这种推测结果正确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这些表面现象是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反映。,4.根据观察者的角

7、色不同划分,非参与式观察(完全观察者) 参与式观察 非参与式观察(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也称为局外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 形象地说,局外观察就是“冷眼旁观”或“坐山观虎斗”。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正在观察他们。 这种观察方法常用来研究儿童的行为,或用于研究公共场合及公众闲暇活动中人们的行为。,参与式观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参与式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8、所进行的观察,以收集有关资料。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 这种方法是人类学与民族志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它的研究对象多是原始社区或非本族文化、特殊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参与式观察的类型,(1)半参与式观察 (2) 完全参与式观察,(1)半参与式观察,指研究者的身份对于所研究的群体来说是公开的,明白地表示你是在进行研究。同时,研究者又被这一群体所接受,允许他参与他们的成员关系和群体活动,使研究者能够进行观察和研究。 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怀特所作的“街角社会”的研究。,(2) 完全参与式观察,即研究者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而以所观察社区或群体中一个真实成员的身份去参与其中并进行观察。这

9、是一种要求研究者采取虚伪角色的形式。 像罗森汉和奥里珊斯墓等人的观察则属于这种形式,即他们所观察的环境中的人们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精神病人”和“装配工”,而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参与式观察的步骤,1、确立研究目的 2、选择研究地点 3、获得进入观察地点的许可 4、抽样 5、收集数据 6、离开观察环境 7、分析数据并撰写报告,参与式观察的步骤,1、确立研究目的 研究者通过大量搜索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确立研究目的,建构基本的研究框架。,参与式观察的步骤,2、选择研究地点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性质选择,要求能够提供待观察的行为和现象。 Do:1、观察地点中人们的行为或者现象的发生不仅要能达到一定的频次,

10、可供观察; 2、还能容纳观察者计划采用的记录手段。(如:视频记录设备要求观察地点有足够的光线) Dont:避免选择哪些自身有很高知名度并且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有一定关系的地区,参与式观察的步骤,3、获得进入观察地点的许可 难题:研究者以何种身份与研究对象接触,取得对方的信任和配合,是困扰研究者的一大难题。 (1)研究环境的公开程度 (2)研究环境中的对象是否愿意被观察研究,参与式观察的步骤,有如下方法可以采用: (1)识别出控制进入许可的“把门人”,说服他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2)找到一个担保人,他可以保证研究的有用性,同时可以帮助研究者选出研究的参与者 (3)和研究参与者进行协商,达成共同参

11、与研究的协议,参与式观察的步骤,4、抽样 样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你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样本的代表性需要抽样哪些行为。 方法:目标抽样。研究者的经验起主要作用。观察者利用他们掌握的被研究者的资料判断哪些行为或事件可以作为样本,哪些不可以作为样本。某些情况下,从前的经验和相关研究将对需要观察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参与式观察的步骤,5、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最主要的方式:记录现场的第一手观察的数据 收集数据的工具:传统的本和笔;现代的录音、录像、照相等 怎么记录?现场即时记、心记(事后追记) 记录哪些内容? 不仅要记录被研究者的言行,也记录研究者本人的个人印象、情感以及对所观察到的行为的解释。

12、!研究者有必要把有关个人意见的描述从对现象的客观叙述中分离出来。用括号标出个人意见部分的内容。,参与式观察的步骤,6、离开观察环境 如果研究者的身份是公开的,他的参与或退出会被视为理所当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研究者的身份是保密的,他的退出或许会引起被研究对象的心理波动、反感或焦虑。 SO 研究者退出观察时,应该尽量谨慎,避免对观察对象造成心理伤害。,参与式观察的步骤,7、分析数据并撰写报告 在筛选资料、形成结论时,要慎重权衡,有些事情的发生可能不只一个原因,应该发掘一下潜在因素。,观察法的两个极端,非参与式观察 完全参与式观察 观察者在这当中是扮演着完全观察者、完全参与者两种极端的角色。

13、戴维斯曾将这两种角色分别称之为“火星人”、“皈依者”。,观察法的两个极端,完全参与者这个角色的危险性在于研究者自己可能会对于研究对象的利益和观点过于认同,开始变得“现场化”(go native),而失去了科学的超然性。 完全观察者则是在任何情况下观察社会行为都不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由于研究者并为介入使得未能对被研究者做出全面的理解,其观察也可能比较空泛。,观察法的优缺点,优势: 1、利用参与式观察法可以获得大量第一手详尽细致的资料。 (1)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可以了解人们的非语言行为,从而获得有价值资料。 (2)对于半参与式观察法,能够公开地询问他想了解的任何问题,可以收集到许多采用其他方法难

14、以得到的资料。,观察法的优缺点,2、参与式观察可以用作试验性、先导性研究。比较灵活,研究的易入性强,适于做起步性开端研究,帮助研究者界定基本背景信息,以形成研究假设、分离出自变量和因变量。,观察法的优缺点,4、参与式观察适用于历时性的研究。 调查研究:访受双方的接触是短暂的、一次性的,参与式观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比较从容地、持续时间较长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5、费用相对低廉。,观察法的优缺点,劣势 1、 对于半参与式观察法,存在着“反应偏差问题”。被观察者在被他人观察的环境下发生的行为可能并非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因此参与式观察外部效度较低。(霍桑效应) 2、难以避免观察者的主观性偏见。参与式观

15、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的感知、判断以及对于研究问题的预先看法。因此参与式观察可靠性较低,观察法的优缺点,3、收集的资料难以量化,难以用系统的方式进行编码和分类。 4、缺乏控制。由于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适时观察。研究人员对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外在因素缺乏控制。,观察法的优缺点,5、样本量小。调查研究的样本至少30个,多则上千,规模较大;参与式观察对象是一个或数个个案,至多不超过10个。 6、获取进入观察困难,特别对于敏感问题,研究者很难获得进入观察的途径。 7、有时会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伦理问题,为了要使研究对象相信你并向你告白,而隐藏自己的研究者身份是不是道德的呢? 科学的利益(研究者的科学价值)可以抵消这项伦理关怀吗?,参与式观察之经典案例,Street Corner Society(街角社会),内容简介,作者:威廉富特怀特 主要内容:作者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于1936年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在文中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实地研究。 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