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52082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扶余县大林子镇中学一、特色名称:劳动教育二、提出背景我校共有劳动实践基地26垧,分为校外大片劳动实践基地21.5垧,校园墙外小片劳动实践基地1.5垧,校园内大片劳动实践基地2垧,校园内果树种植基地0.8垧,校园内特色种植园0.2垧。近三年来,基地建设已投入资金近10多万元,接纳学生1000多人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三年的艰苦创业,基地已初步建成以劳技教育为主,科普教育、环境教育、法纪教育等并重的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是青少年亲近自然、体验劳动、接受教育、探索科学的好去处。三年来,在教育局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以劳动教育

2、为突破口,取得了办学的明显效益。连续三年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评为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先进单位。我校的办学行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评价。三、实施目标1、以劳动实践操作为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实践常识,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以劳动教育为手段,整合各学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实际的劳动能力;在科学探究方面,力求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有效地劳动方法。3、通过劳动和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和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4、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让学生懂

3、得劳动者最光荣。具体目标:七年级组:在校内种植园和果园完成小范围、单一品种的种植任务,掌握最基本的劳动常识,初步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懂得如何去珍惜劳动成果。八年级组:除在校内完成学校分配的小范围的种植园任务外,还要承担校外大片劳动实践基地的管护和管理任务,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初步具有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九年级组:主要承担果园管护和校外大片劳动实践基地的田间管理任务,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创造出可观的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为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实施原则:1、与办学观念相结合我校的学校定位是:我校多年来一直被省、市、县命名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先进单位,学校有丰富

4、的土地资源,有悠久的劳动教育习惯,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有可观的成果体现,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是学校的育人目标都与劳动教育向吻合。2、与学校的办学基础相结合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立足当地,因地制宜是我校的办学原则,土地是我校的办学基础。3、与学校教育教学环节相结合新课程要求培养新型的劳动人才,劳动教育特色也弥补了教育教学环节的缺失。5、特色学校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有许多与劳动实践相关的内容。通过劳动实践,即可完成校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又可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6、特色学校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劳动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力,纯洁学生思想,提升学校品质。7、与校

5、内、校外相结合劳动实践把校内校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五、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起始阶段(2009.2-2010.1)。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一)制定实施方案。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突出特色,细化方案。(二)成立领导机构和实施组织。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守民成员:张博文 刘金来 兰永芝 李志超 刘士伟 王士君 于新华研究指导小组:组长:李志超成员:王文喜 常兴武 潘玉峰(三)做好实施组织的培训。主要是选好辅导教师,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劳动实践锻炼的意义、方法、过程、结果等。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同时,从社会上聘请课外指导教师、专家,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四)组织优秀师资选择编写低、中、高三个级段的教材。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 (五)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校本课程的审批立项。将实用劳动技术做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六)制定评价制度。第二阶段:开发实施阶段(2010.2-2012.1)。本阶段的具体工作是:在起始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各年级

7、课程。对课堂教学进行调研听课,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或请教专家进行指导;或与兄弟单位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或外出参观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发展。本阶段预期的目标实施:1、以劳动实践操作为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实践常识,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以劳动教育为手段,整合各学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实际的劳动能力;在科学探究方面,力求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有效地劳动方法。3、通过劳动和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和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4、培养学生

8、的成就感,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让学生懂得劳动者最光荣。第三阶段:展示提升阶段(2012.2-2013.1)。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以活动和劳动竞赛为载体,促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如师生结队比赛活动,生生结队比赛活动,学生、家长家庭组合式比赛活动等,其目的是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支持学校的特色建设,使特色建设成效显著。第四阶段。总结延伸阶段(2013.2-2014.1)。这一阶段重点是整理资料,进行总结,请专家指导,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纠正偏差,总结经验。使劳动教育的开发实施工作进一步延伸、拓展下去。六、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特色创建工作组织,明确各

9、自职责,形成网络体系。(1)成立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业务副校长,总务处处主任为成员,负责全校特色创建工作的领导、规划等。(2)成立以科研组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激励性评价特色实施小组,各实施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3)成立总结考核小组,负责对特色创建工作的实施、督察、总结以及考核工作。 2、完善各种制度,科学管理(1)逐步完善例会制度、研讨制度、评价管理制度等,加强过程管理。(2)设立特色教师、特色教研组、特色班级的奖励机制,对特色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完善提高。 (3)实行特色活动定期展示交流制度。 3、整体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保障特色教育成功开展。在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思想的

10、实践者,是特色的创造者,是特色创建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在融合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本着以师为本的原则,做到时间、精力、情感、财力四投入,采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模式,采用激励引导、目标驱动方法,实施发展性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4、建立立体教育,进行舆论宣传,面向社会,开放学校,开放课堂,建立与家长社会相联系的立体教育。利用家长会、电台、报刊等媒体加大特色教育的宣传力度。5、压缩其他经费开支,保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6、争得上级的支持与指导为该项工作保驾护航。七、注意事项1、要加强领导与指导,教师之间要加强分工、协作与交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还要加强同省内外其他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发展。2、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和阶段性成果的总结,以体现研究的轨迹和师生在研究中的成长历程。3、切忌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和特色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基。4、切忌虎头蛇尾,要自始至终,坚持到底。2009年2月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