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206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2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绪论1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21.1课程设计的目的21.2课程设计的题目2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32.1课程设计的任务32.2课程设计的要求3三 校正函数的设计43.1理论知识43.2设计部分5四 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84.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84.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10五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11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115.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15六 系统的根轨迹分析196.1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196.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21七 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237.1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237.2校正后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24八 系统的对数

2、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258.1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258.2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27总结28参考文献29绪 论在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用于电的控制系统,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设计适当类型和适当参数值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可以补偿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由控制对象、执行机构和量测部件组成的部分)在特性上的缺陷,使校正后的控制系统能满足事先要求的性能指标。常用的性能指标形式可以是时间域的指标,如上升时间、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见过渡过程),也可以是频率域的指标,如相角裕量

3、、增益裕量(见相对稳定性)、谐振峰值、带宽(见频率响应)等。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29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1.1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自动控制

4、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2、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1.2课程设计的题目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增益,相角裕量,幅值裕量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2.1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报告中,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须写清楚校正过程),使其满足工作要求。然后利用MATLAB对未校正系统和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每一问题分析时应写

5、出程序,输出结果图和结论。最后还应写出心得体会与参考文献等。2.2课程设计的要求1、 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b等的值。2、 利用MATLAB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3、 利用MATLAB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tr、tp、ts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4、 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

6、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值,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的变化范围。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Nyquist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5、 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Bode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幅值穿越频率和相位穿越频率。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三 校正函数的设计要求: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a等的值。3.1校正步骤应用频率特性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步骤如下:(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0。(2) 利用

7、已确定的开环增益,画出未校正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以检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执行下一步。(3)确定滞后校正器传递函数的参数式中要距较远为好。工程上常选择(4)画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图,并验算已校正系统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3.2设计部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增益,相角裕量,幅值裕量.(1) 由静态误差系数 可知。所以,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 利用已经确定的开环增益,画出未校正的系统的Bode图,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相稳定裕度。输入MATLAB程序如下: d1

8、=0.5 1; d2=0 8; num=conv(d1,d2); d3=1 1; d4=1 0; den1=conv(d3,d4); d5=0.2 1; d6=0.1 1; den2=conv(d5,d6); den=conv(den1,den2); bode(num,den); h,R,Wg,Wc=margin(num,den); margin(num,den);校正前的Bode图为: 幅值裕度:=8.34dB 相角裕度:=22.4deg 穿越频率:=5.98rad/sec 截止频率:=3.45rad/sec(3) 计算出滞后校正器的传递函数。由于,取,相角裕量,幅值裕量则取相角裕量,由MA

9、TLAB语言计算出串联滞后校正后的传递函数。输入MATLAB程序如下: d1=0.5 1; d2=0 8; num=conv(d1,d2); d3=1 1; d4=1 0; den1=conv(d3,d4); d5=0.2 1; d6=0.1 1; den2=conv(d5,d6); den=conv(den1,den2); v=40; b=0.5; phi=-180+v+b; mag,phase,w=bode(num,den); wc=spline(phase,w,phi); mag1=spline(w,mag,wc); magdB=20*log10(mag1); b=10(-magdB/2

10、0); T=1/(b*(wc/10);用MATLAB语言计算出T=14.139,b=0.38427。得到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4)校验系统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题目要求。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为用MATLAB语言校正如下: k=8; d1=0.5 1; d2=5.433 1; num1=conv(d1,d2); num=k*num1; d3=1 0; d4=1 1; d5=0.2 1; d6=0.1 1; d7=14.139 1; den1=conv(d3,d4); den2=conv(d5,d6); den3=conv(den1,den2); den=conv(den3,d7); margi

11、n(num,den);校正后BODE图为:幅值裕度:=16.2dB相角裕度:=36.9deg,满足题目要求 截止频率:rad/sec穿越频率:=5.84rad/sec四 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要求:利用MATLAB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4.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MATLAB程序如下:d1=0 8; d2=0.5 1; num=conv(d1,d2); d3=1 1; d4=1 1; den1=conv(d3,d4); d5=0.2 1; d6=0.1 1; den2=conv(d5,d6); den=conv(den1,

12、den2); g=tf(num,den); sys=feedback(g,1); pzmap(g); p,z=pzmap(g); den=sys.den1; r=roots(den); disp(r);运行后得特征根结果为: -12.2393 -1.3066 + 3.9260i -1.3066 - 3.9260i -2.1475 由于校正前系统单位负反馈的特征方程没有右半平面的根,故校正前的闭环系统稳定。4.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MATLAB程序如下: d1=0 8; d2=0.5 1; d3=5.433 1; d0=conv(d1,d2); num=conv(

13、d0,d3); d4=1 0; d5=1 1; d6=0.2 1; d7=0.1 1; d8=14.139 1; den1=conv(d4,d5); den2=conv(d6,d7); den3=conv(den1,den2); den=conv(den3,d8); g=tf(num,den); sys=feedback(g,1); pzmap(g); p,z=pzmap(g); den=sys.den1; r=roots(den); disp(r);运行后得特征根结果为: -11.0296 -3.1604 -0.8452 + 1.8842i -0.8452 - 1.8842i -0.1903 由于校正后系统单位负反馈的特征方程没有右半平面的根,故校正后的闭环系统稳定。五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要求:利用MATLAB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单位脉冲响应MATLAB程序为: d1=0 8; d2=0.5 1; num=conv(d1,d2);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