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1973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苏通科技产业园企业简介苏通科技产业园是我省沿海开发和跨江联动开发的重点项目,是苏州、南通两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共同发展的合作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推广辐射的创新之区。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9.5平方公里。将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新加坡先进的规划开发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力争通过10-15年的开发建设,把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使其成为苏新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和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长三角经济圈一个体制创新的示范区、科技

2、发展的先导区、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 1、高起点规划-科学规划的新蓝图园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园区特点综合分析苏通科技产业园,可概括为“区位独特,规划一流,开发科学,产业先进,生态优先”五个特点。 区位独特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苏通大桥北翼,是江苏沿江、沿海发展的交汇点,地处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距上海、苏州一小时以内车程,是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桥头堡。园区交通十分便利。在轨道交通方面,在既有的“一纵、一横、三支线”的铁路网路规划上,新增一条线路,在园区内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装备制造园区的集疏运能力;利用城市轨道及常规公交,将园区与开发区站进行衔接,方便旅客换乘进入园区;南通市城

3、市轨道1号、2号线全部进入园区。在道路交通方面,具备“一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一纵是沿海高速,一横是宁启高速;具有“三纵四横两连”的快速路网结构;便捷通畅的主干路系统,与高速公路、快速路有效衔接。这一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使园区与上海和苏南以及南通的主城区的联系更为密切,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和长三角核心圈。 规划一流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规划由曾经成功完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新加坡邦城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邦城公司坚持区域协调、生态优先、以人为本、节约集约、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等原则,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创新“延续、整合、联动、覆盖”策略,聚

4、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整个园区规划结构为“一核、两带、三廊、四区”。一核,即中央绿核。二带,即贯通园区南北,以及斜向由区域绿心延伸而出的两条生态绿带。三廊,即依托现有河道,分别自西、南、北三个方向汇聚至区域绿核的中央绿荫廊道。四区,即区域中心、居住生活区、商务科技城、高科技产业区。 开发科学苏通科技产业园由中新股份(CSSD)、南通开发区、省农垦集团,按照51%、39%、10%的股权比例,组建中新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开发有限公司,遵循“一次规划、滚动开发,先规划

5、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远近结合、由西到东、由北向南,分三期对园区进行开发。一期开发苏通大桥两侧的用地,结合起步区布置西部科技综合发展区、商务园、教育园、高科技工业区等功能区,面积为9.5平方公里。二期开发主要开发东部工业区和北部居住区,以及苏通大桥以西滨江娱乐综合发展区等,结合新江海河布置重装备工业区、东部科技综合发展区、商务园、教育园、工业区和住宅区等,面积为29.68平方公里。三期以开发中心区和南部滨江娱乐综合发展区为主,结合中心区的建设开发高档次的住宅房地产业,全面提升园区的品质,面积为11.5平方公里。 产业先进苏通科技产业园将借助长三角丰富的科技、教育、信息等雄厚资源,发挥毗

6、邻上海、苏南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促进形成与长三角其他产业园区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并依托既有的产业基础,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配套率和较大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龙头,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园区综合实力提升,重点形成“两主三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两主”,一方面是海洋及港口工程装备制造,包括港口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勘探和油气开发技术装备,特种船舶及配套装备,深远海探测技术、救助、运载、作战技术装备,大型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等产业;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装备制造,包括风电、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一代储能电池等产业。“三辅”,一是高端电子信息业,包括高性能宽带信

7、息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二是新材料产业,包括激光显示、碳纤维、电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三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包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医疗装备等产业。 生态优先生态型是苏通科技产业园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土地利用方面,倡导“疏密有别”的建设布局,选择承载力较强的地块集中开发,反对蔓延式开发,留出更多自然生态用地,重视水域和滨水利用,开发中将保留80%左右的水体;在交通方面,将公交系统发展与城市开发相结合,开发强度越大的地方,离公交站点就往往越近。设计了完善的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要方式的慢行系统,可以分流相当一部分的短距离通勤交通;在景观系统

8、规划方面,注重促进生物的多样性,确保绿地的宽度和面积以保证大多数本地鸟类的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垂直绿化,保持绿化体系的延续;在能源利用方面,考虑开源节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在供水上,除了传统的水源,强调了对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包括雨水和再生水。在排污上,强调各类污水的分离,同时利用保持良好的湿地系统,提高水资源自净能力。 苏通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30万,根据中新双方专家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先进经验,将用10年的时间,开发建设成一个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 规划理念:2、园区概念规划园区总体规划图园区用地规划图 建立知识

9、经济时代以研发驱动产业、以软环境吸引人才的科技新城成长模式从国际经验看,大学研究机构中试、生产居住商业城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新城成长的基本模式,其发展成功的关键是通过良好生活环境和设施的营造来吸引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和大学科研机构入驻,以科研和创新驱动产业,实现城市、科研和产业的互相促进。 继承历史文脉,塑造十字空间轴线中国传统城市的设计原则体现在中心轴线,规划继承历史文脉,塑造南北和东西十字空间轴线,南北轴线依托团结河布局,没来将直通滨江地区,东西轴线依托沿海高等级公路布局。 合理利用滨江岸线,生产与生活相结合,打造滨江新城滨江岸线是基地的重要资源,应避免全部被工业和生产占据,未来应置换振兴华港

10、机项目,为南通城市保留部分生活岸线,发挥其塑造高品质生态型滨江休闲娱乐城市公共空间的巨大价值,创造出世界一流的滨江城市环境吸引全世界人才。 建立东西两条高科技混合发展带在东西两翼分别建立高科技发展带、强调大学、科研机构、公共设施和居住的混合,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建设水网生态城市立足基地水网密集的自然条件,水系整理与开发相结合,同时鼓励中水回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地源水源热泵技术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建设水网生态城市。 采用TOD模式,形成区域新镇邻里的中心结构体系规划应依托南通规划地铁线和站点,采用TOD模式,公共中心于地铁相结合,形成区域新镇邻里的三级中心结构体系。3、园区土地利用规

11、划园区用地结构图园区的自然条件优势一期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属于亚热带和温暖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其历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其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与江南古陆的交接部。紧靠长江,无暗沟暗塘。另外,一期地层以细砂、粉砂物质为主,夹有薄层粘土,强度较大。工程持力层在20米以下浅范围内,地基容许承载力一般为8-13吨每平方米,深层岩(55米以下)稳定。 园区内功能分区示意图功能分区在以上结构框架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形成区域中心、新镇中心、居住新镇、综合科技发展区、滨江娱乐综合发展区、工业园等功能区。工业用地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产业发展的特性,以

12、集聚布置产业用地于东西两侧,可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互动,保留振华港机已建工业用地。物流园布局在东部工业区中部道路通达,运输方便,实现铁路、公路和水运联运。综合科技发展区设置在居住和工业用地之间,由综合科技园、商务园及教育园组成,亦可视作为过度和衔接之用途。商业方面,区域中心设置在基地中央,团结河东西两岸,沿江高等级公路南侧,辐射整个规划区,并往北部与开发中心联动发展;两个水岸新镇中心分别处于团结河与规划整理的景观河河畔,与区域中心形成联动发展,服务于基地规划区,体现本地的生态休闲特色。区域中心的北部分布有行政办公用地。居住区,则充分考虑了人与居住、人与绿化、人与交通及人与设施的和谐与高校。新镇中心

13、、邻里中心,以及新镇公园、邻里公园大部分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均衡分布在生活区内,使绿化和商业近在咫尺。江畔的居住以低密度住宅为主,其他地块则为中密度多高层住宅。滨江娱乐综合发展区通过上述规划思路,进一步提升居住条件、优化城市环境、增强土地弹性、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使规划区更有活力。5、园区规划原则,目标,策略规划原则坚持区域协调,突出生态经济,发展与南通都市各功能区优势互补的特色产业,率先建设生态宜居的国际化科技生态新城;坚持生态优先,立足保障区域生态格局,注重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和谐共融,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构

14、建和谐社会;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注重统筹兼顾,形成以绿色交通为支撑的紧凑型城市布局模式;坚持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科技创新,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方式。苏通科技产业园首期规划示意图发展目标1、2015年近期目标 到2015年,发展重点在于构建基础设施建设框架,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基本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园区产值60%左右,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园区产值40%左右,园区RDP增长速度

15、年均在20%左右。 2、2030年远景目标 2015-2030年,基本建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型科技产业园,园区单位面积产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产比重控制在30%左右,三产比重控制在70%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达到70%以上,现代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达到80%以上。 发展战略苏通科技产业园是江苏、新加坡友好合作,苏州、南通跨江合作的成果,是我省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园区。通过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引进新加坡先进的规划开发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苏通科技产业园致力建成一座“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 “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成片开发、适度超前”“城市功能同步配套”,这是园区合作方的共识。园区规划体系完备,内容详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规划的科学引领下,园区全面开展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项目”的思路,8000多名建设者夜以继日奋战在9.5平方公里的 “战场”上。首批入驻苏通科技产业园的重大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 6、园区产业区规划产业区规划分布图产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