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177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训练【例题精析】(一)“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汪金友“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2、。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

3、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

4、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破聘用。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

5、作者观点的句子。 2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作用是:(1) (2) 3你是如何理解“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这句话的? 4首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 )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C梁启超小时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D司马迁10岁

6、开始“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打下坚实基础。5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本文后,请结合文意,谈淡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母语之中。关爱母语,往小里说,有助于人们顺畅地交流和自由地表达;往大里说,则关系到民族认同和文化接续的大话题。 我们深情地凝望美丽的、充盈着浓浓人文气息的母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余光中的诗句为汉语蕴涵的人文精神做了生动的注解。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汉语认识世界,接纳客体,并不断丰富完善我们的精神世界。孔子的汉语,李白的汉语,苏东坡的汉语,鲁

7、迅的汉语,沈从文的汉语中华文字列队而来,曾经和正在给予我们多少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陶冶!我们也同样殷切地关注着母语表情达意的工具价值。专家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交流表达”能力是一个劳动者的核心技能之一。此方面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自身吸纳信息和沟通外界的成效。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冷落母语的情形。无论是汉语的( )性还是( )性,在目前的社会生活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切。可能我们习焉不察,可能我们顾此失彼,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汉语曾经的魅力正在逐渐消退。新八段文体的质木无文、套话连篇,部分网络语言的

8、粗俗失范等等,都在提醒人们要关爱母语。 我们不一定赞同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张,但我们同样不赞同对汉语的 、 甚至 。 由此我们郑重呼吁:要关爱、重视母语,要学好用好我们的母语。在社会层面,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管理层面,有关方面应该将汉语能力列为一种评价制度,实事求是,规范要求;在文字使用频繁的一些行业,比如新闻、司法、经济、教育等领域,提倡规范使用汉语。我们相信,越是在开放、发展的大语境下,母语的天空越是自由开阔。1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给本文拟一个醒目的标题: 2文中第一自然段给我们点示的是: 3根据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填入第四自然段括号中的两个词应分别是: 4要将“冲击”、“

9、践踏”、“冷落”三个词还原于第五自然段中的横线,其顺序是: 5阅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概括本文的要点: (三)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10、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甘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

11、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进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

12、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4分)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2分) 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

13、何不同?(4分)(1)“卸却”责任指_。(10字以内)。(2)“解除”责任指_。(10字以内)。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3分) 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2分)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3分)【实战演练】(一)给人生加个意义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从我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 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我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我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

14、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大家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那是我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我相信了。我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我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 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