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1373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家具制 造工 艺学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填空题:1. 木家具涂饰的三个阶段:表面处理、涂料涂饰、漆膜修整。2实木零部件加工过程:干燥、配料、毛料加工、胶合(胶拼)、弯曲成型、净料加工、装饰(贴面与涂饰)、装配3.拼板防翘曲结构:穿带拼、吊带拼、嵌带拼、嵌条拼4.贴面的种类:木质:天然薄木、人造薄木、单板等 纸质:印刷装饰纸、合成树脂浸渍纸、装饰板 塑料:聚氯乙烯薄膜、奥克塞薄膜 其他:各种纺织物、合成革、金属箔等5.机械涂饰包括:喷涂、淋涂、辊涂、浸涂和抽涂。手工涂饰包括:刮涂、刷涂和擦涂。6薄木拼面胶拼方式:无纸带胶拼、有纸带胶拼、Z状胶线胶拼、点状胶滴胶拼。 薄木拼缝形式:胶缝胶拼、纸带胶拼、胶线胶拼、胶滴胶拼。7.实木配

2、料的两种方式:单一配料法、综合配料法8.板式零部件封边方式:(常采用胶接合,热熔胶)手工封边:就是在板件的侧边涂胶,把准备好的封边材料覆贴上去,然后用熨斗加压、加热等胶液固化后,再齐端、铣边、倒棱和砂光。机械封边:就是采用各种连续通过式封边机,将板件侧边用封边条快速封贴起来。一般包括:涂胶、封边、齐头、倒棱和磨光等工序。(直线封边机、曲直线封边机、软成型封边机)9.配料两大工序:选料、锯制加工10.实木零部件加工余量:一般可分为:工序余量和总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影响因素:尺寸误差、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误差、安装误差、最小材料层、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与干燥质量、加工表面质量要求、机床刀具工件夹具工艺

3、系统。11.薄木贴面的工艺:干贴和湿贴12.薄木胶合弯曲板坯配置:平行配置、交叉配置、混合配置13.木材干燥的方法:大气干燥和人工干燥14.圆榫含水率:应比被接合的零部件低2%3%,通常小于7%。圆榫直径:等于被接合零部件板厚的2/51/2。圆榫长度:一般为直径的34倍。圆榫配合:当圆榫用于固定接合时,采用有槽圆榫的过盈配合,其过盈量为0.10.2mm,并且一般应双端涂胶;当圆榫用于定位接合时,采用光面或直槽圆榫的间隙配合,其间隙量为0.10.2mm,并单端涂胶,通常与其他连接件一起使用。15.板式部件边部处理方法:封边法、镶边法、包边法(后成型)、涂饰法和V形槽折叠法16.方材胶合:方材长度

4、上胶接(短料接长)、宽度上胶拼(窄料拼宽)和厚度上胶厚(薄料层积)。2 名词解释:1. 随机性误差:当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值不固定或没有按一定的规律而变化,这种误差称为随机性误差或偶然性误差。2. 表面粗糙度:木材及木制人造板在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加工机床的状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加工表面上会留下各种各样或程度不同的微观加工痕迹或不平度,即木材加工表面粗糙度。常见形式:刀具痕迹、波纹、破坏性不平度、弹性恢复不平度、木毛或毛刺。3. 工艺过程:通过各种加工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或物理性质,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4. 配料

5、:按照产品零部件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锯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5. 工艺基准: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按用途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6. 工序:工件在一个工位上被加工或装配所连续完成所有工步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7. 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8. 加工余量:指讲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简单地说,加工余量就是毛料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若采用湿材配料,则加工余量中还应包括湿毛料的干缩量。9. 木制品:使用木材或木质材料经各种加工方式制成的产品。

6、10. 工序集中:使工件尽可能在一次安装后同时进行几个表面的加工,也就是把工序内容扩大,把一些独立的工序集中成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11. 集成材:是将木材纹理平行的实木板材或板条在长度或宽度上接长或拼宽胶合形成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的木质结构板材,又称胶合木或指接材。12. 表面砂光:又称磨光,是修正表面的主要方法,可以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缺陷,使板材平整光滑。13.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3 简答题:1. 工序分化的特点。所有机床设备与夹具的结构以及操作和调整工作都比较简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低便于适应产品的更换、生产比较灵活可以根

7、据各个工序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切削用量(缺点)需要设备数量多、操作人员多、生产占用面积大2. 直角榫接合的技术要求。(1) 榫头厚度:一般按零件尺寸而定,为保证接合强度,单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双榫或多榫的总厚度也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榫头厚度比榫眼宽度小0.10.2mm。(2)榫头宽度:一般比榫眼长度大0.51.0mm。(3)榫头长度:根据接合形式决定,采用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如为不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不应小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的1/2,并且榫眼深度应比榫头大23mm;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4)榫头数目:当榫接

8、合零件断面尺寸超过40mm*40mm时,应采用双榫或多榫接合,以便提高榫接合强度。 榫眼长对应榫头宽 榫眼宽对应榫头厚 榫眼深对应榫头长3. 说明木材加工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加工精度?(1) 家具机械或木工机床的结构、制造精度和几何精度;(2)刀具的结构、制造精度、安装精度及刀具的磨损;(3)夹具的精度及零件在夹具上的安装误差;(4)工艺系统弹性误差;(5)量具和测量误差;(6)机床调整误差;(7)工件加工基准的误差;(8)加工材料的树种、材性、含水率和干燥质量等。4. 说明方材零件毛料加工各工序的加工目的和加工设备。5. 说明板式部件连续后成型包边工艺的加工路线。(1) 饰面材料先成型后

9、包贴:预先辊压成型-硬模饰面包边-软模饰面包边(2) 先贴面后包边:尺寸修整-涂胶-饰面材料加热-胶黏剂加热-加压包边-修边6. 设计基准、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之间的区别?设计基准: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上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他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测量基准:用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的表面。7. 生产中,常用胶黏剂有哪些?有何不同?脲醛树脂胶UF,酚醛树脂胶PF,间苯二酚树脂胶RF,三聚氰胺树脂MF,聚

10、醋酸乙烯酯乳液胶PVAc,热熔树脂胶,橡胶类胶黏剂,聚氨酯树脂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E,蛋白质胶黏剂8. 简述椭圆榫接合时技术要求?椭圆榫是一种特殊的直角榫。只可设单榫,无双榫和多榫。两榫侧及两榫孔均为半圆柱面,榫宽通常与榫头零件宽度相同或略小。9. 表面修整和砂光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提高板式零部件表面装饰效果和改善表面加工质量。10. 实木零部件配料工艺(1)先横截后纵解的配料工艺。特点:方便于车间内运输;采用毛边板配料,可以充分利用木材尖削度,提高出材率;可长短毛料搭配据截,充分利用原料长度,做到长材不短用。但缺点是在截去缺陷部分时,往往同时截去一部分有用的锯材。(2)先纵解后横截。特点:生

11、产效率高;在截去缺陷部分时,有用木材据去较少。但长材在车间占地面积大,运输也不太方便。(3)先划线后据截。特点:可以使木材出材率提高9%,尤其对于曲线零件,预先划线,既保证了质量又可以提高出材率和生产率。但是需要增加了划线工序和场地。(4)先粗刨后据截。特点:对于一些加工要求不高的零件,在配料成毛料后,就只要加工其余两个面,减少了后期刨削加工工序,这样毛料出材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将显著提高。但是在刨削未经锯截的板材时,长板材在车间内运输不便,占地面积大;此外板材虽经压刨粗刨一遍,但不能使板面上的锯痕和翘曲全部清除,因此不能代替基准加工,尤其是尺寸精度要求高的,仍要经过平刨和压刨。(5)先粗刨、锯截

12、和胶合再锯截的配料工艺:特点:能充分利用材料,有效地提高毛料出材率和保证零件的质量。但缺点是增加了刨削、锯截、铣齿形榫和胶接等工序,生产效率度。11.弯曲零部件加工有哪些加工工艺(1)弯曲成型工艺加工方法分:实木方材弯曲、薄板弯曲胶合、锯口弯曲、人造板弯曲、V形槽折叠成型、碎料模压成型。(2)实木方材弯曲的工艺过程:毛料选择及加工、软化处理、加工弯曲、干燥定型、最后加工。(3)人造板弯曲:对于厚度大的人造板,如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和厚胶合板等,采用横向锯口弯曲或V形槽折叠成型的方法;厚度较小的,如硬质纤维板、薄胶合板等,两种方法,一是把若干张人造板涂胶并叠放在一起配成板坯再进行弯曲胶

13、合,另一种是用单张人造板弯曲,半径大部件用人工压弯后固定在相应的接合零部件上;半径小的部件,需要专门装置或加压方法。12.试述合理确定毛料加工余量的影响因素和意义影响因素:尺寸误差、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误差、安装误差、最小材料层、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与干燥质量、加工表面质量要求、机床刀具工件夹具工艺系统。意义:(1)加工余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加工零件的正品率、木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2)若加工余量过小,虽然消耗在切削加工上的木材损失较少,但因绝大多数零件经刨削加工后而达不到要求的端面尺寸和表面质量,会使加工出废品率增多而使总的木材损失增加;相反,过大,虽废品率可以显著降低,表面质量也能保证

14、,但木材损失将因切削过多而增大,同时因多次切削又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动能消耗,难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13. 简述对板式家具的边部处理方法有哪些?及适用的范围方法:封边法、镶边法、包边法、涂饰法和V形槽折叠法。根据板件侧边的形状来选用各种侧边处理方法。板件侧边形状封边机包边法镶边法涂饰法V形槽折叠法手工直线曲线软成型后成型包边机直线形板件平面边YYYYY型面边YYYYY曲线形板件平面边YYYY型面边YYY14. 锯截人造板时防止板材崩断的措施,刻痕锯图、文字说明(图P192)为了适应于齐边钜截已经贴面处理后的各种板式部件,大多数吹村精加工用地锯机均需在主锯片的底部都装有刻痕锯片,作用是在齐边

15、钜截前预先在板材的下面刻划出一道2-3mm的刻槽,切断下表面饰面材料,然后再由主锯片从板件下表面进行最后锯切,以保证锯口光滑平整和防止主锯片钜割时产生下表面撕裂、蹦茬。刻痕锯片与主锯片的锯口看到相等,并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两个锯片运转方向相反,而且都是有表层向里层切削。四论述题:1. 影响胶合质量的因素?(1)被胶合材料特性a、 树种与密度:木材胶合强度与其密度成直线正比关系b、 木材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胶合质量。木材胶合时,含水率控制在5%-10%时,胶合强度最高,通常木材含水率应为8%-10%c、 胶合面纹理(纤维方向):平面胶合(纤维方向与胶层平行)比端面胶合(纤维方向与胶层成角度)时的强度好,两块木材纤维方向平行时胶合强度最大,两块木材纤维方向垂直时胶合强度最低d、 胶合面粗糙度:胶合面越光滑越好,木材表面应去除木材缺陷e、 抽提物或特殊成分:这些会影响到胶黏剂的PH值,含有特殊成分的木材应进行抽提处理,或针对不同树种选择不同胶种(2) 胶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