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1362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重点实词益的解释y1. 增加:寿延年。增。损。2. 好处,有好处:利。处。公。权。受非浅。3. 更加:发。日壮大。4. 古同“溢”,水漫出来。当的解释dng1. 充任,担任:充。担(d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dng1. 合宜:恰。适。妥。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3. 姑且作为:

2、做。长歌哭。安步车。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6. 吃亏,受骗:上。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dang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坐的解释zu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待。垫。骨。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禅。功。骑。2. 乘,搭:车。船。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庄。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北朝南。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7. 介词,因,由

3、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8. 副词(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长十倍”;遂,即将,如“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深,如“感此伤妾心,愁红颜老”;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9. 定罪:连。反。赃(犯贪赃罪)。10. 瓜果等植物结实:瓜。果。11. 同“座”。治的解释zh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管理;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4、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分的解释fn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fn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所当然。身。内。恰如其。安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天(天资)。情(情谊)。3. 料想:“自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子。二、重点虚词:为的解释wi1. 做,行,

5、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wi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2. 表目的:了。何。3. 对,向:不足外人道。4. 帮助,卫护。以的解释y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

6、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乃的解释ni1. 才:今得之。“断其喉,尽其肉,去”。2. 是,为:大丈夫也。3. 竟:至如此。4.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5. 你,你的:父。兄。“家祭无忘告翁”。因的解释yn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2. 理由:为(wi )。而。3.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沿袭;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4、经由5、依靠,凭借

7、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 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文本重点句子翻译: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3、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4、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5、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6、律曰:苏君,

8、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7、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4、 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1、郎: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郎官在汉代可是很重要的职位,可以理解为皇帝的护卫。可却是汉代官员选拔的重要环节,汉代的郎官都是在贵

9、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说是在皇帝身边做侍卫,实际上是学习做官,增加阅历,一般经过一端时间的历练,都会被任命正式的行政职位。象曹操、袁绍都是做郎官出身。2、监的解释jin1. 督察:察。控。测。护。考。听。2. 牢,狱:狱。押。禁。坐。jin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宦官,阄人)。国子。钦天(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2. 古同“鉴”,镜。3. 古同“鉴”,借鉴,参考。4. 姓。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

10、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隋代御史台由御史大夫一人,治书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各十二人,录事二人等组成。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元代在御史台以外,尚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及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3、中郎将 东汉官职。秦

11、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中郎将属于东汉官职。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称号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位比二千石。后又置羽林中郎将,统羽林军,与虎贲中郎将同级,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诸将军。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4、假吏:临时代理职务的官吏假吏常惠。汉书李广苏建传5、奉车

12、都尉 奉车都尉,官职名,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置,秩比二千石,掌御乘舆车。霍光曾任此官,兼光禄大夫。东汉属光禄勋,奉朝请(奉朝会请召),无员额。晋以皇室外戚为之,其后或置或不置。唐奉车都尉掌驭副车,不常置。宋废。6、黄门驸马 【解释】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7、李陵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

13、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前99年10月(阴历9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阴历10月),率5000步兵为主将李广利分兵遇到匈奴单于8万骑兵作战,连战8天8夜,战败被围,投降匈奴。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汉朝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他的传奇经历使得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及原型。后来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做了匈奴右校王,掌管坚昆部落。前89年,与远征匈奴为主将李广利分兵的商秋成带领的三万汉军打过一仗。而主将李广利孤兵深入,导致7万人马有去无回,汉朝从此再无人马远征匈奴。汉武帝死后,汉匈和亲,李

14、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回大汉,遂于前74年老死匈奴。8、辇 (輦) nin 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辇车。帝辇。凤辇(皇后的车子)。 9、舆y车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轿子。晋书王导传:“乘肩舆,具威仪。”抬。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大地,常“方舆”连用。甘藷疏序:“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舆病】抱病登车。【舆梁】可以通车的桥梁。【舆论】公众的言论。【舆人】造车之人。众人。古代十等人中第六等,指职位低微的吏卒。【舆台】下等人。古代十等人中,舆为第六等,台为第十等。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