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51209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物理(天津卷)真题及详细答案(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 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答案】B【解析】半衰期是原子的物理属性,不能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高空遥感是用红外线的;由于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能量增加必然存在质量亏损;氢原子从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低能量的基态时放出

2、能量,所以放出光子。答案B。 MNB2. 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A棒中的电流变大,角变大B两悬线等长变短,角变小C金属棒质量变大,角变大D磁感应强度变大,角变小【答案】A【解析】水平的直线电流在竖直磁场中受到水平的安培力而偏转,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此时它受拉力、重力和安培力而达到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所以棒子中的电流增大角度变大;两悬线变短,不影响平衡状态,角度不变;金属质量变大角度变小;磁感应强度变大角度变大。答案A。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

3、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答案】C【解析】根据向心加速度表达式知在动能减小时势能增大,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则向心加速度之比大于4;根据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有化简为,知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则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4倍;同理有化简为,则周期的平方增大到8倍;根据角速度关系式,角速度减小为。答案C。4.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原线圈的电压U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当副线圈与

4、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胡电功率为P2, 则P1和分别为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有 , 线路的输送功率不变有 根据焦耳定律有 ,。答案D。+10V+5V-5V-10VvA0V5.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答案

5、】C【解析】两个固定的的等量异号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且沿电场线电势减小,所以等量异号点电荷和它们间直线电场线如图所示。当带负电的粒子进入电场受到与其速度垂直的电场力而偏转做曲线运动。电子在斜向左的电场力作用下向左偏转,电场力做正功粒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答案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ABabO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摄入玻璃砖, 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

6、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光的折射角大C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答案】ACD【解析】当光由光密介质玻璃进入光疏介质空气时发生折射或全反射,b发生全反射说明b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a发生折射说明a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比较可知在玻璃中a的临界角大于b的临界角;根据临界角定义有玻璃对a的折射率小;根据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大,A正确;通过色散现象分析比较a的折射率小,a光的频率小波长大;双缝干涉相邻亮条纹间距大小与波长成正比,a光的

7、相邻亮条纹间距大,D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频率小的a光能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大的b光一定能,C正确;根据折射定律,在入射角i相同时b的折射率大则折射角r小,B错误。答案ACD。x/my/cm123O4-22M7.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s 时A. 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B. 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C.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 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答案】C D【解析】由波的图像知波长是1m,所以波源

8、的振动周期是s,则;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可判断质点M在0时刻沿y轴正方向振动,t时刻在x轴上方向下运动位移为正,速度为负,加速度为负,A B错误,C D正确。答案C D。8.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F甲tFt1Ot2t3t4fm2fm乙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答案】BD【解析】由F与t的关系图像0t1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静止F的功率为0,A错误;在t1t2阶段拉力大于最大静

9、摩擦力物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在t2t3阶段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2时刻加速度最大,B正确,C错误;在t1t3物块一直做加速运动,在t3t4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开始减速,在时刻速度最大,动能最大,D正确。答案BD。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第II卷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4题,共72分。9.(18分) (1)质量为0.2k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 kgm/s。

10、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s,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N(g=10m/s2)。【答案】2 12【解析】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初动量为负末动量为正,动量变化为kgm/s, N(2)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答案】AC010012主尺 cm【解析】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增加了线与悬挂处的摩擦保证摆长不变;改变摆长时用力拉不会将摆线

11、拉断,方便调节摆长;AC正确。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mm,单摆摆长为 m。【答案】12.0 0.9930【解析】用10分度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尺读数为0,则摆球的直径为12mm+00.1mm=12.0mm。单摆摆长为mm下列摆动图像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12、)t/sO30-30tDDx/cmt/sO30-30tCCx/cmt/sO8-8tBBx/cmt/sO8-8tAAx/cm【答案】A【解析】单摆的振动在摆角小于5度才能看作简谐振动,在测量周期时计时起点应该选择在平衡位置(速度大误差小)。根据摆角估算振幅m=8.6cm,A B振幅合理。m=25cm,C D振幅不合理错误。A中振动图像的计时起点在平衡位置E rS2S1G1R2R1G2是合理的,B中振动图像的计时起点在正的最大位置是不合理的。答案A。(3)某同学在进行扩大电流表量程的实验时,需要知道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和内阻。他设计了一个用标准电流表G1来校对待测电流表G2的满偏电流和测定G2内阻的电

13、路,如图所示。已知G1的量程略大于G2的量程,图中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该同学顺利完成了这个实验。实验过程包含以下步骤,其合理的顺序依次为_(填步骤的字母代号)A. 合上开关S2B. 分别将R1和R2的阻值调至最大C. 记下R2的最终读数D. 反复调节R1和R2的阻值,使G1的示数仍为I1,使G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此时R2的最终读数为rE. 合上开关S1F. 调节R1使G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此时G1的示数为I1,记下此时G1的示数【答案】B、E、F、A、D、C【解析】在组装实验时正确操作是将所有开关断开,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电阻调到最大,然后闭合电源控制开关S1,就可以校

14、对待测表G2,由于标准表和待测表串联流过的电流相等,这时就可以调节R1由小到大改变电流对待测表的刻度逐个校对,直到待测表满偏。校对完成后闭合开关S2构成半偏法测量表头G2内阻的电路,在没有G1的情况下只调节R2使待测表半偏,则表头内阻等于R2此时的读数,这种做法会造成G1的示数增大(原理上是不变),误差大。由于有G1可以方便观察干路电流的变化,所以操作为闭合开关S2反复调节R1和R2使标准表达到待测表满偏时的电流值,同时使待测表半偏,则表头内阻等于R2此时的读数。正确顺序为B、E、F、A、D、C。仅从实验设计原理上看,用上述方法得到的G2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答案】相等【解析】由于G1测量了干路电流,G2测量了支路电流,另一直流电流是两表示数之差,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电阻成反比准确计算。答案:相等。若要将G2的量程扩大为I,并结合前述实验过程中测量得结果,写出须在G2上并联的分流电阻RS的表达式,RS=_。【答案】【解析】扩大电流表的量程需要并联一个电阻,根据并联关系有,则BAhh10、(1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高为h的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