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5090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第二版课件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瑜 主编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作用,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明确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形式,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先导案例 案情介绍: 某年,某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分局接到举报,称该市某公司有偷税嫌疑。经税务局调查取证,发现该公司确实存在少缴税款的事实。税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责令该公司除补缴所偷税款外,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想一想: (1)结合本案分析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 (2)本案中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什么?,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概念,(一)法的概念和特征,1法的概

2、念,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二)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干预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2)经济法调整的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而是那些

3、需要由国家干预和协调的经济关系;,(3)经济法是由许多经济法律、法规构成的一个群体。,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几层含义:,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关系,但不是全部经济关系,而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在国家干预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三、经济法的法律体系,经济法的法律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四、经济法的地位,明确经济法的地位就是要解决经济法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定位问题。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一)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二)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4、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作用是指国家通过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发布和实施而对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功效或影响。我国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为(见图),五、经济法的作用,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经济法确认和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称经济法主体,是指依经济法规定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并能独立承担经济法

5、律责任的当事人。,经济法主体主要有调控管理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主体三大类。,1调控管理主体,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是其重要的职能。调控管理主体几乎涉及所有国家机关和一些由国家授权行使调控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1)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2)国家经济管理机关。,(3)国家授权行使一定经济调控职能的社会组织。,2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指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组织和个人。,(1)投资、经营者主体。,(2)消费者主体。,3社会中介主体,社会中介是介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社会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

6、认证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等。,(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1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自己能够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在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中,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不同的经济权利,主要有:,(1)经济职权,(2)财产所有权,(3)经营管理权,(4)请求权,2经济义务,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责任。,3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的关系,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相互依存。没有经济权利,就不会有经济义务。经济法主体不能只享有经济

7、权利而不承担经济义务,也不能只承担经济义务而不享有经济权利。,(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存在的形式可以是物,可以是行为,还可以是无形资产。,1物,2经济行为,3无形资产,三、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一)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权利与经 济义务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实现。它 包括经济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三种情 况。,经济法律关系的设立,也称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在经济法主体之间形成某种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

8、系的变更,是指在原有的经济法律关系中,部分或全部要素发生改变。 经济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经济法主体之间已有的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关系不再存在。,(二)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和直接原因,1经济法法律规范的存在是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2经济法律事实的出现是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直接原因,依照经济法律事实的发生与当事人的意志有无关系,可将经济法律事实分为法律行为与法律事件两类。,(1)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行为又可分为经济法律行为(经济合法行为)和经济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或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指不依当事人的

9、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包括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和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四、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一)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意义,1.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4.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二)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途径,1.民间措施,民间措施是指当事人之间协商或以仲裁的形式解决经济纠纷的措施。,2.行政手段,(1)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依据行政管理法规、规章、纪律等对其所属人员违规、违纪行为所作的处罚。,(2)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

10、律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给予的制裁。,(3)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有意见,向行政机关提出要求重新处理的一种制度。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3.司法途径,司法途径是指当经济法主体的自身合法权益遭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请求司法机关给以保护。,第三节 经济法律责任,一、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经济法律责任,亦即违反经济法的责任,是指由经济法规定,在经济法主体违反法定经济义务时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二、经济法律责任的形式,(一)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 民事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

11、律后果。最基本的民事责任有两种: 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2.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是指法律所确定的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 (1)过错责任原则。 (2)无过错责任原则。 (3)公平责任原则。,3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行为具有违法性。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有损害事实存在。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十种:支付违约金;修理、重作、更换;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二)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对违反经济法的单位和个

12、人依法追究的行政处罚和处分。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有关单位执行。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此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可根据法律、法规,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分。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三)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对违反经济法并违反刑法构成犯罪的经济法主体给予的刑罚处罚。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种类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

13、财产。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经济法律责任具有不可分割性,追究经济法律责任必须统一进行。在具体追究经济法律责任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既可以单独适用,又可以合并适用。,开篇案例解析,(1)本案所涉及的是税收法律关系,这一法律关系为宏观调控关系,属经济法律关系范畴。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经济法确认和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2)本案中经济法律关系的

14、主体分别是某公司和某市地方税务局。某公司是市场主体,直接参加市场经济活动;税收机关是经济管理主体,依法行使税收征管职能。对于该公司而言,因其负有无条件纳税的义务而成为税收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地税局则依法成为行使征税职能的权利主体。其客体包括税收机关的经济管理行为和某公司的给付行为,没有这两种行为,主体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就无法实现。其内容是税务局向某公司征税,某公司向税务局纳税。,1什么是法?什么是经济法?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 3试述经济法的作用。 4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5什么是经济法律事实?其怎样分类? 6什么是经济法律责任?包括哪些形式?,案例分析,案例(1)

15、案情介绍: 某电器公司销售的音箱十分畅销,供不应求,但其生产的变压器、耳机等小商品的销售量却很小。于是该公司将各小型收录机、变压器、耳机、音箱等组合在一起销售,规定凡购买音箱者,必须同时购买相应的整套设备。这种做法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告到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工商管理部门经查证属实,认定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关于“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的规定。所以,工商局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搭售行为,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问题: (1)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2)该案中工商局与某电器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3)经济法

16、调整该关系时所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参考答案,案例(1)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关系,但不是全部经济关系,而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在国家干预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2)工商局与某电器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管理关系,其中,工商局是管理者,某电器公司是被管理者。工商局与某电器公司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案例(2) 案情介绍: 某县培育鱼苗的专业户(卖方)于某年和邻县的某一养鱼专业队(买方)签订了一份鱼苗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供给买方鱼苗三万尾,交货日期为次年四月底,买方需支付定金5,000元。次年初,某县连降暴雨,河水猛涨,卖方的鱼田周围被水连成一片,鱼田里的几万尾鱼苗全部被洪水卷走,致使到期无法履行合同,卖方将情况及时通知了对方,称因短期内无法再培育鱼苗,要求解,案例分析,除合同。对方答复说,解除合同可以,但要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双方遂发生纠纷。 问题: (1)什么是经济法律事实?怎样分类? (2)引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鱼苗买卖这一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